吴小云 陈锦红 吴涢婷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妇科 厦门361001)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现代女性饮食多不规律,经常进食生冷食品,长期熬夜,受到寒气、湿气的入侵,造成寒气下结,湿气不能顺畅排泄,形成血瘀的症状,引发寒湿凝滞型痛经[1]。目前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的治疗临床常采用穴位贴敷,虽然也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单一使用穴位贴敷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吴萸四逆汤有着温肝通郁、畅达经气和温经通气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寒湿凝滞型痛经的症状。本研究采用吴萸四逆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寒湿凝滞型痛经的诊断标准。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 22~34 岁,平均(15.0±2.5)岁;观察组年龄 23~36岁,平均(16.0±2.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穴位贴敷治疗:将丁香、肉桂、细辛、玄胡、川芎、红花各等分,研磨醋调贴敷于腹部关元、神阙等穴,贴敷膏药每日更换,于晚上休息时用热水袋放置膏贴外进行热敷,从经前一周开始,至月经干净后止,共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观察组在穴位贴敷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吴萸四逆汤治疗,穴位贴敷方法同对照组。吴萸四逆汤:生附子15 g,干姜20 g,炙甘草30 g,吴茱萸15 g。于经前1 d开始服用,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两组停药后连续观察3个月经周期后判断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期间均避免饮用咖啡因、茶、可乐,保持饮食均衡,少食生冷食物,可每天适当摄取维他命,注意保暖。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痊愈,治疗后疼痛消失,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显效,治疗后疼痛有明显好转但未完全消失,3个月经周期内有复发现象;有效,治疗后有一定好转,3个月经周期内复发;无效,症状无任何好转。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痛经症状评分及疼痛(VAS)评分。(3)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疼痛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和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和痛经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分,±s)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痛经症状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50 50 tP 15.89±3.12 15.74±3.16 0.239 0.812 12.89±3.19 7.34±2.05 15.845 0.001 7.85±2.68 7.81±2.45 0.078 0.938 5.03±1.15 4.01±1.01 4.712 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疼痛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时间比较(h/次,±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时间比较(h/次,±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50 tP 50 9.24±3.789.15±3.56 0.123 0.903 5.67±1.98 3.21±1.04 7.778 0.001
痛经主要分为气滞血瘀、气血虚弱、湿热瘀阻等证型,原发性痛经的病因复杂多样,多是因肾气欠盛、素体薄弱,或宫颈管狭窄,导致经血排出困难腹痛[2]。其中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经期或者经前小腹冷痛,经量少,色不鲜或夹污黑瘀块,四肢寒冷,恶心呕吐,白带增多,并且舌苔白腻、脉沉紧[3]。主要是由于女子受到寒气入侵,贪凉饮冷、久处湿地所致。痛经患者血管加压素浓度高于无痛经者,同时催产素水平较高,容易导致子宫内肌肉收缩,呈缺血、疼痛状态[4]。目前,对于原发性痛经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严重者则采用强效镇痛药物。对患者而言,每次经期依赖药物治疗副作用大,会间接影响肾脏和消化系统功能,且经常服用会形成抗药性,难以从根源上缓解疼痛,复发性强。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由气血不调所致,而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为主要的病机[5]。《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记载:“经前腹痛,无非是厥阴气滞、经脉不疏。”痛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
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对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使用穴位贴敷治疗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养血调经功能,但却治标不治本[6]。但是通过采用吴萸四逆汤与穴位贴敷,能够更为有效地达到止痛效果,内服和外敷联用更能发挥驱寒作用。《伤寒论》曰:“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临床使用吴萸四逆汤治疗女子痛经症状,能够有效地驱散患者体内寒气,达到较好的效果。若是患者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可加用小茴香。药方中的药材成分多种,对患者具有舒张血管,减轻血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疼痛。
痛经属于“痛证”的范畴中,特点主要是患者在月经周期小腹疼痛。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部位,结合月经的颜色进行全面分析,了解痛经的根源。原则上主要是以调理患者的气血为主,但是又要根据不同的症状类别,或活血、或散寒、或清热、或补虚。因此,在配药时,还需注意患者服用的药量,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中是否存在复发现象。口服吴萸四逆汤治疗,对患者无副作用,避免了常用的口服西药对肾脏的损伤,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期,女子大多保健意识不够,生活调适能力不足,加上本身的肾气衰弱,感受风寒或食用寒冷冰凉食物,血被凝滞,气失温运,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方中加入的散寒药材,对患者的血瘀寒气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起到从根源上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观察组治疗后的痛经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疼痛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吴萸四逆汤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明显,缩短了患者的疼痛时间,改善了痛经症状,且无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