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慧娟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新密45237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患儿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黄染。黄疸的发生与发展与肝肠循环及胆红素水平变化相关,部分新生儿因胆红素升高转入儿科治疗[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常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疗效较佳,但治疗过程中仅对皮肤进行光照治疗,无法确定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是否降低[2]。我院采用中药汤剂药浴、腹部穴位按摩联合传统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男38例,女43例;日龄5~18 d,平均(11.56±1.23)d;致病原因:溶血因素16例,母乳因素25例,感染31例,其他9例。对照组男39例,女42 例;日龄 6~19 d,平均(11.57±1.25)d;致病原因:溶血因素17例,母乳因素23例,感染30例,其他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诊断标准[3];(2)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临床症状退而复现。排除标准:(1)合并胆管闭锁;(2)合并肝炎综合征;(3)家属不同意参与研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光照治疗。采用北京三优巨龙科技公司提供的婴儿培养箱(B-1000G)进行光照治疗,光疗强度设定为 10~12 μW(cm2/nm),波长设定为 425~475 nm,在光照期间,采用眼罩遮住眼睛,纸尿裤挡住生殖器官,密切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胆红素水平。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药浴、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药浴汤方采用茵栀参黄汤,方剂组成:茵陈30 g,丹参、栀子各20 g,柴胡15 g,大黄10 g,生甘草6 g。将以上药物放置药桶中,加水浸泡后采用大火煮沸,文火煎煮30 min,双层纱布过滤去渣,留滤液备用。采用新生儿专用盆,进奶后1 h进行药浴,在肚脐处贴专用防水贴,将头颈部露出水面,药液量以可浸没躯干为宜,15~30 min/次,2次/d。在药浴结束后选取患儿天枢、中脘、外陵、关元、滑肉门等穴位,给予环形有节律的揉按,各个穴位按摩100次。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痊愈,黄疸症状明显消失,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显效,黄疸症状明显改善,胆红素水平趋近正常水平;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4]。(2)抽取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清晨空腹血,经离心后取上清液保存待检,采用改良J-G法测定两组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采用WTS-1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使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治疗前后丙二醛(MDA)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8%(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间接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间接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μmol/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间接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μmol/L,±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间接胆红素治疗前 治疗后81 81 tP 302.31±31.25 301.25±30.26 0.219 0.827 182.64±12.25*214.36±21.31*11.614 0.000 315.26±21.34 314.26±32.25 0.233 0.816 176.54±12.56*210.36±23.25*11.518 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U/m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U/ml,±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SOD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MDA治疗前 治疗后81 81 tP 5.05±1.21 5.07±1.23 0.104 0.917 6.42±0.25*6.13±0.22*7.837 0.000 22.61±2.35 22.62±2.41 0.027 0.979 15.23±1.41*17.69±1.25*11.750 0.00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也称为黄疸,当体内的胆红色素高达一定程度则会诱发胆红素脑病,造成永久性神经损害。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干预是临床研究的重点[5]。蓝光照射是常用的治疗手段,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黄疸症状,但其治疗作用单一。蓝光照射治疗作用部位在皮肤表层,皮肤表层的胆红素降低后光疗作用减弱,但并不代表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降低,因此寻找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十分关键[6~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归属于中医学“胎疸、胎黄”范畴,《诸病源候论四十六》记载:“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认为新生儿黄疸与胎禀有关,胎黄的病变位置在脾胃、肝胆,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脾胃湿热、寒湿内蕴,导致肝脏失去疏泄,胆汁外溢引发黄疸[9~10]。本研究中采用茵栀参黄汤对患儿进行药浴治疗,主要是通过多种中药的配伍作用,将药物中的药用成分复杂化,起到疏肝利胆、活血化滞、清热消积作用。新生儿毛细血管丰富,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药效,在热浴下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加速体内胆红素的排泄[11~13]。有研究[14]指出,新生儿胎便延迟排除可能会影响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进一步加重黄疸,而对患儿给予按摩治疗可促进胎便的排泄,减轻胆红素的重吸收,进一步缓解患儿黄疸症状。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8%(P<0.05),这与陈宗礼等[15]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中药汤剂药浴、腹部穴位按摩联合传统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治疗后两组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汤剂药浴、腹部穴位按摩联合传统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显著改善患者胆红素水平,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综上所述,中药汤剂药浴、腹部穴位按摩联合传统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胆红素水平,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