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学体系构建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2020-01-10 20:52:22闫嘉晴鄂长勇吴晓冬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远程教学医学教育远程

蔡 研,闫嘉晴,鄂长勇,吴晓冬

(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学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远程医学通过远程通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获取和传输医学相关信息,将各个区域的医护人员与医学生方便快捷的联络到一起,为其创造更加自由、灵活的学习条件[1]。同时,远程医学教育也打破了地域教学的局限性,通过更广范围的知识获取,使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全面,促进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提升[2]。在今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疫情席卷全国期间,远程医学教育更是成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主要形式,钉钉、QQ群、微信群、腾讯会议、Zoom等在线教学平台全方位开展[3]。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远程医学教育是否就此偃旗息鼓,还是应该利用已建立好的教学平台进一步拓展构建体系,在将来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1 远程医学教育的优势

1.1 优化时间和空间

传统教育是通过书本阅读以及教师在课堂授课来进行知识传播。网络远程教育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学生不必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教室,可以更自由的选择学习地点和时间。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脑甚至随身携带的手机就可以作为接收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同时,网络课程的灵活性和可重复性,使学生对于已掌握的知识可以快速跳过,而针对难掌握的知识点反复学习,直到掌握为止。通过远程教育,学生可以优化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教育。

1.2 5G网络辅助虚拟现实

医学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仅仅要求对疾病进行理论分析,更强调在临床中实际操作。现行医疗法律和环境的影响,不允许未获得医师资格证的医学生对病人进行医疗操作,即使具有医师资格,也无法在有限的患者资源上获取更多机会。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由计算机人工创造出多维空间,高度逼真的模拟使用者在自然环境中的多种特性。VR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利用模拟的三维环境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习过程更直观化,更贴近临床教学。通过5G网络的构建,使远程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医学教育中变为可能。教师可以通过5G网络寻找合适的病例作为授课案例,学生可以通过专业设备借助5G网络在特定的情境下去体验、去接触、去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式学习,由此提高了学习效果[4]。

1.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网络远程教学突破了原有刻板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地点和时间,更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学习计划。网络远程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个性化学习,提倡弹性学习时间,对已掌握的知识减少学习时间,对难掌握的知识增加学习时间。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面对大量学生,互动时间有限,学生也会因为性格、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不敢参与互动。但是网络远程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无需面对老师和周围同学面对面的紧张感,通过平台的各种互动方式积极参与课程互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建立,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网络课堂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2 远程医学教育的不足

2.1 学生的自制力不足

远程教育将课堂不局限于固定的空间与时间,缺乏传统课堂对学生的有效管控,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自制力不足,出现偷懒、缺课情况。即使各网络平台设置了签到模式,仍然会有一部分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利用移动设备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大大影响了学习效率。

2.2 教师网络教学能力不足

许多高校教师有着丰富的课堂授课经验,如手绘解剖图谱、活用教具、课堂互动性强等,但对网络教学经验不足。很多教师网络授课仍然沿用以往课堂常用课件,在网络授课过程中无法互动,显得单调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部分教师因为不需直接面对学生,备课不充分,授课过程中直接复述教材,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疫情期间,各种网络平台软件层出不穷,每个软件都有各自独特的操作系统,授课教师需要每天适应不同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密集时甚至需要1天操作多个教学平台软件教学,熟练程度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教学过程的连续性。

2.3 监督机制建立不全

远程网络授课的自由性也决定了它监督机制的困难。学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进行学习,使教师失去了在固定教室的约束力,无法对学员进行监督。尽管大部分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签到功能,但是仅能代表学员在课程开始进入课堂,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无法掌控。部分教学平台针对这一情况做了更严格的设置,包括每隔5 min签到,网络课件禁止快进等时间调整,这些操作可以限制学员的学习时间,但是仍然不能保证学习质量,更是违背了网络授课的灵活性这一特点,甚至很多学员因频繁签到打卡对课程本身产生了抵触情绪。

2.4 缺乏临床沟通与临床实践

医学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关键就是临床实践。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切实解决患者痛苦、治疗患者疾病的医学人才,这就要求医学生必须接触临床,向病人学习,倾听病人的诉求,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出判断和调整治疗方案。而目前所有的网络课程只是通过录制或直播的形式展示诊疗流程和技能操作,使学员仅熟悉相应的临床技能,具体如何判断、如何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这些临床思维得不到训练,使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

3 建立远程医学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虽然远程网络教育已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开展,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有效利用远程教育成为摆在医学高校面前的难题。此次疫情期间远程教育的普遍开展,为网络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

3.1 利用5G网络,构建远程教学体系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流[5]。随着5G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VR技术、4K/8K视频编码技术都将助力远程教学,成为新型的医学教育有效助力。远程医学教育,不应该再局限于个别教师和几个班级的学员,应该走出框架,面向更多的医学高校需求。网络教学应该逐渐摒除将原有课堂上的课件放到网络平台播放这种简单的平移教学模式,应该更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VR、4K/8K超高清视频,制作出一批包含视觉、听觉、感觉等高质量的精良课件。这就需要站在更高层面上,联合多个大学主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适应远程教学的教学体系。

3.2 构建以疾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学生对医学的理解从疾病开始。理论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每种疾病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疾病预后有充分的认识,这需要庞大的信息量,涉及病理生理、检验、影像、临床、护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单凭几个教师无法对其讲解透彻,学生也会一知半解。疾病的发病特点还包括地域性和多变性,并且与年龄因素、性别、发病部位等因素相关。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的患者可以有不同表现,也可以在同一患者不同部位表现不同。如扁平苔藓在皮肤主要表现为Wickham纹,在口腔黏膜主要表现为斑块,条纹样病损,在指甲表现为细鳞、纵沟。同一种疾病,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各个时期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如糖尿病的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包括眼底、血管、肾脏、手足皮肤等。如果能以疾病为中心建立教学体系,将不同地域、不同发病时期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汇总,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一疾病有最全面、最权威的认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3.3 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模式

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临床。学生所学习的一切理论知识,最终都将服务于临床,应用于病人。一方面,病人表现出来的是症状和体征,需要医生自己去问病史、查体,自己去分析、判断;另一方面,病人可能同时合并多种疾病,且相互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需要医生去挖掘,寻找蛛丝马迹,加速病人恢复,因此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然而,现行医疗体制及法律、法规的限制,使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机会接触临床诊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钩。因此,急需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学生的理论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4 构建远程教学体系的实施及评估

4.1 建立网络教师体系

远程教学中,教学资源是核心问题[6]。网络教师不应该只限于参与课堂授课的教师,凡熟悉网络教育,真心热爱教学的教师都可参与选拔,筛选出一批有精力、有能力的合格教师,专注于网络教育。筛选后,对这批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在精通专业课程的同时,更学会注重远程教学模式,包括通过网络平台引导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寻找国际最新的诊疗方案等,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教师还应该对所应用的网络平台进行评估,结合应用情况提出反馈,促进网络平台的改进和完善。通过稳定的网络教师体系的建立,实现远程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4.2 建立精品课件体系

网络教学课程的课件绝不应该是传统课堂课件的平移,应该注重结合网络元素和科技元素,用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枯燥的大段文字描述,引入大量动画模型,更生动形象。如建立3D人体模型库或3D器官模型库,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旋转、观察人体器官的比邻,血管、神经走行,更直观的获得理论知识。所以,精品课件体系的建立单凭几个教师是无法完成的,应该组织专业的动画设计人员、医疗影像研发人员与授课教师一起编写课件的主体。这些课件体系应适当开放,授课教师应该利用这些精品课件适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4.3 建立精品教学视频体系

教学视频是目前网络教学的主体,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视频的可重复性的特点,拍摄一批高质量的教学视频。视频形式应简短,内容应明确,解决学生在临床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腹部查体的过程、切口换药的步骤等,详细分析讲解,视频最后提出重点供学生思考。更应该以疾病为主题建立相应视频库,让学生通过疾病可寻找相关的全部视频,对疾病有更系统的认识。

4.4 建立远程医疗教学体系

建立独立的远程教学病房,可以将临床医生实际诊疗过程全程展现。选择合适的病人,向病人解释沟通并经病人同意后,将接诊、问诊、查体等过程清晰、实时的展示给网络远端的医学学生。同时开放部分HIS系统,使学生能在移动终端远程观察到病人的诊疗过程。也可让沟通好、愿意配合的病人参与到远程医疗教学中,为病人提供移动终端,可通过网络与医学生进行交流,回答医学生问题,描述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和感受,使医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参与到临床工作,也能让病人借助网络与医生、医学生更多的互动交流。

4.5 完善网络评估体系

建立完善的远程教学评估体系,即使远程教学,仍然要规律、有序。首先,远程教学不代表无限制的自由,一部分课程仍然要限制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便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课程;建立多媒体教室,应用特定的电脑平台参与远程查房、与患者沟通交流。其次,课程相对自由的视频教学,应设立线上考核制度,由教师针对视频学习情况进行提问,学生可以录制视频汇报学习情况。利用网络平台获得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针对其不足有针对性的推送适合的课程并进行考核。

5 总结

远程教学模式就是把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调整为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意识,把传统的群体性教学转变为个性化教学,真正做到合理引导,因材施教[7]。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医学教育也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变化。医学教育应该与时俱进,更应该主动适应技术带来的改变,这样才能使得医学教育培养与时代发展相接轨,培养出不受环境局限、走向世界顶点的医学精英。

猜你喜欢
远程教学医学教育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军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10 07:18:38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英语文摘(2021年11期)2021-12-31 03:25:18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远程教学督导的思考与启示
“对截止日期更通融些”:教师们从上轮远程教学中学到了什么
英语文摘(2021年5期)2021-07-22 08:46:14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远程诈骗
学生天地(2018年19期)2018-09-07 07:06:30
“2+1”人才培养模式中网络远程教学方式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4
面向云计算改进的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