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伏邪理论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2020-01-10 18:43韩延华孙美娜韩亚光韩亚鹏
河北中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伏邪正气脏腑

韩延华 孙美娜 韩亚光 韩亚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具有多种症状、体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为5%~10%[1]。其病理特征为卵巢长期持续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PCOS发病呈上升趋势,该病大多从青春期开始发病,可持续至绝经前后,并逐渐成为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3]。青春期患者作为PCOS发病人群中的特殊人群,除具有肥胖、多毛、痤疮、闭经等临床表现外,还会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障碍[4-5]。由于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的一些生理变化,青春期PCOS的诊断常会被延误,应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6]。中医学对于青春期PCOS也有一定的认识,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论述。我们基于伏邪理论探讨青春期PCOS的意义、致病特点及防治。

1 从伏邪理论探讨青春期PCOS的意义

伏邪的理论源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文中虽未直接提出“伏邪”二字,但已明确说明了四时所感六淫之邪,皆可藏匿于体内,感而不发,过季再发,这一论点为伏邪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过后世医家的归纳及深入研究,扩展到温病以外的外感疾病。清·叶子雨《伏气解》曰:“伏气之为病,六淫皆可,岂仅一端。”并重点强调了伏邪致病与人体阴阳及五脏的关系,详细论述了五脏伏邪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法。清·王燕昌《王氏医存》亦谓:“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现代医家认为,七情所伤、劳逸失常、饮食失宜引起痞积、痰湿、瘀血、郁气等内在的致病因素皆属于伏邪,亦包括伏气温病[7]。这些认识扩大了伏邪理论的临床范围,说明了伏邪不仅是由外而来,亦可因内而生,藏匿体内,成为潜在的致病因素。伏邪致病,一是人体感受外邪之后,机体正气不足,不能及时祛邪外出,使邪气稽留体内,感而不发;二是先天遗传之毒,深藏潜伏于肾,渐传于脏腑,当机体正气虚弱,遇到某种诱因,便伺机而发。

近年来,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诊疗技术及“治未病”理论在慢性病的防治中也体现出优势。随着历代医家对伏邪理论的深入研究,该理论已广泛用于临床[8]。PCOS是妇科常见疑难病,其发病与生殖内分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肾上腺内分泌异常及遗传基因等有关。中医学中并无此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可归属于月经后期、闭经、崩漏、不孕症范畴[9],其致病特点与伏邪的病理过程十分相似。因此,我们以伏邪理论为指导,根据伏邪病因、致病特点、变化规律探讨PCOS,这对于青春期PCOS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从伏邪探讨青春期PCOS致病特点

我们认为,本虚为PCOS致病根本,脏腑功能失调是主要病因,尤其与肾、肝、脾关系最为密切,若脏腑功能失调,机体气血津液代谢障碍,产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临床所见青春期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潜伏性、聚集性,病情缠绵难愈,与伏邪致病特点隐匿性、渐进性、复发性有着一致性。

2.1 遗传基因异常 《内经》有“肾为先天”的理论,《灵枢·决气》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中医学中常用“禀赋”一词形容来源于父母的先天遗传,体现了古代医家对遗传方面的认识。伏邪分为先天之毒和后天伏邪,先天之毒主要来源于父母,明·万全《幼科发挥》曰“子与父母,一体而分”“男女交媾,精气凝结,毒亦附焉”。清·沈源《奇症汇》描述胎瘤:“肾中伏火,精气必有红丝,以气相传,故生子有此疾。”说明了先天遗传因素的存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青春期PCOS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家族性排卵功能障碍[10]。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PCOS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存在着多基因遗传方式[11]。说明伏邪与青春期PCOS有着遗传方面的一致性。

2.2 生殖内分泌异常 PCOS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异常,可造成生殖内分泌紊乱、排卵功能障碍,导致月经稀发、闭经、崩漏等[12-14]。中医学认为,肾气—天癸—冲任—胞宫是维持女性经孕的生殖轴。肾藏精,主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圣济总录》曰:“妇人所以无子者,冲任不足,肾气虚寒也。”说明肾气的盛衰是决定女子月经和孕育的根本。肾主生发,为人体生长发育的原动力。若先天不足,或伏邪伤肾,致肾不藏精,肾阳虚损,不能化生精血为天癸,则诸经之血不能汇集冲任,下达胞宫,则会影响胞宫的行经及孕育。伏邪发病取决于机体的内在因素,当机体强壮,正气旺盛,邪便伏而不发,若机体虚弱,复遇新感,伏邪伺机而动引发疾病,说明正气是决定疾病发生的根本条件和内在因素。

2.3 代谢障碍 PCOS不仅是一种卵泡发育障碍性内分泌疾病,同时也涉及到代谢方面的问题,代谢异常是引起很多疾病的病理基础[15]。现代医学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疾病)共同的病理因素[16]。青春期PCOS患者大多数存在肥胖、痤疮、黑棘皮症等,这些临床症状均与代谢异常有关[17-18]。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代谢是各脏腑共同参与,相互协调而完成的,虽各有其所司,但肝、脾、肾三脏在整个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1 肾 “肾主水”理论源于《内经》,《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是指肾具有藏津液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肾在主宰水液代谢过程中对各脏腑之间起到促进和调节作用。另外,肾具有气化功能,在肾阳的作用下,蒸腾化气,升清降浊,浊中之清再通过脾、肺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其浊物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只有肾气旺盛,气化正常,脏腑间协调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体内的水液正常代谢。反之,肾气虚,肾阳不足,气化功能失调,不能主宰水液的代谢,各脏腑不尽其职,水湿不运,变为湿邪伏于体内而引发疾病。肾为先天之本,青春期女性也可见先天禀赋不足,肾精匮乏,则易引起青春期PCOS。

2.3.2 肝 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调节气、血、津液的功能。人的精神情志、气血津液的运行、脾的运化及气机升降均与肝的疏泄息息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升降出入功能正常,气血调和,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若肝失疏泄,或木不疏土,就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输布和气机的升降,导致机体代谢发生障碍,水谷不能化生为精微,反而聚湿成痰,膏脂痰浊内生,积久不去成为伏邪,伏邪阻于经脉,膏脂代谢异常,形成脂肪堆积,当过量脂肪堆积在肝脏,就会发生肥胖和脂肪肝。临床B超检查证实,青春期PCOS患者大多数存在脂肪肝[19]。由此可见,肝的疏泄功能与膏脂代谢有密切的关系。

2.3.3 脾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机体水谷精微及水湿代谢与脾密切相关。《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水液的代谢依赖于脾的运化散精。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曰:“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说明膏脂在脾胃及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化生、转运、输布,膏脂的代谢正常与否有赖于脾胃功能是否健旺。若脾胃虚弱,或过食膏粱厚味,脾胃受损,致运化失职,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脾虚不能化脂降浊,膏脂痰浊伏于体内,瘀阻经脉,溢于躯体而发生肥胖;湿毒蕴结,发于肌表则形成痤疮。故青春期PCOS患者多伴有肥胖、痤疮等。

总而言之,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正气虚弱,导致机体阴阳失衡,气血津液不能正常升降、输布,反而聚湿成痰,痰瘀胶结凝滞,藏匿于体内成为病理产物。伏痰、伏瘀力薄势轻之时,便伏而不发,而当机体正气不足,伏邪聚集亢盛时,即引起疾病。这一特点与PCOS的发生发展十分相似。

3 青春期PCOS的防治

基于伏邪理论,结合PCOS的致病特点及发展规律,做到见微知著,见病识源,抓住PCOS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临证采用病证结合、中西相参的诊治思路,根据患者复杂多样的异质性特征,结合性激素测定、盆腔超声检查、生化检查等,建立个体化治疗,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心身同治。

3.1 防微杜渐,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体现了中医学预防疾病的思想。对青春期PCOS患者而言,可能在青春前期即有一些异常表现,但由于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凡青春前期出现超体质量肥胖,月经初潮后1年尚不规律,或有面部痤疮等隐性症状时,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早期发现,积极防治。青春前期肥胖人群应加强体能锻炼、控制体质量,减少外周脂肪生成,不仅可以改善月经不调、多毛、痤疮等症状,亦可降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抑制卵巢雄激素的分泌[20],避免或降低青春期PCOS发生的风险。同时注意调节饮食,改变生活环境,释放精神压力。遵循《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指导原则,阻断伏邪潜在的致病因素,对预防青春期PCOS的发生亦十分重要[21]。

3.2 已病防变,扶正为要 青春期PCOS患者的治疗,主要为改善临床症状,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促排卵,控制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以顾护正气为主,肝肾同源,精血互化,肝肾并重,调补肝肾应贯穿始终,同时兼治他证,祛除病邪,以达到消除临床症状、恢复女性正常的性腺轴功能的目的。李积敏认为“百虚皆以脏腑之虚为要,脏腑之虚则以肾虚为本”“久病则虚,久病则瘀,虚可致瘀,瘀可致虚。虚则气血运行不畅,瘀滞即生;瘀则机体生新不顺,虚弱乃成。虚瘀相兼,病机错杂。所谓疑难病者……”[22],说明正气与伏邪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肾虚血瘀”病机论治妇科疑难病。针对青春期PCOS患者,采取积极规范的治疗方案,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扶正为要,佐以祛邪,邪去则病安。临床中常用益肾调肝法、补肾活血法、健脾除湿法、理气化痰法、活血化瘀法等,临证时需详辨脏腑虚实,根据机体正气盛衰、病邪的深浅,选择用药。

3.3 心身同治,因人而施 PCOS是影响生殖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的疑难病症,随着发病人数的增多及知识普及和网络平台的传播,更多的人群对PCOS有了一定的认识。青春期PCOS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缠绵难愈的痛苦,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心理压力,表现为严重的精神焦虑、情绪波动、抑郁等[23-24],不仅加重机体的代谢障碍,而且影响治疗效果。故采取“心身同治,因人而施”,提高机体自身抗病能力,祛除外邪,不仅要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同时也要进行心理疏导,减少或消除患者心理因素。并根据患者体质、生活、睡眠、饮食、环境等情况,给予合理的个体化建议,这对于青春期PCOS的治疗和预后都有很大的裨益[25]。

4 结 语

基于伏邪学说,探讨伏邪与青春期PCOS致病特点的关联性,从脏腑功能论治,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指导青春期PCOS的临床防治。在未病阶段通过调节情志、调理饮食、适当锻炼等措施积极预防本病的发生;在已病阶段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以扶正为主,肝肾同治,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猜你喜欢
伏邪正气脏腑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黄帝内经》伏邪理论探析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
任继学依据伏邪理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