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佳怡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精神积淀,也是中国立足新时代不可或缺的文化之本。但自晚清以来,西学强势涌入中华大地,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冲击;直至20 世纪70 年代,随着亚洲经济的再度腾飞,才又掀起了一阵东方文化研究热潮。如今,世界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让世界文化更加趋同,但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学仍然占据强势地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高校陆续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如今,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不仅是一门提升学生素质的文化类课程,更成为传承和创新我国文化的重要一环。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开展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串联,具有很强的整体性[1]。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需
在“互联网+”时代,宽带网络、移动技术已经成熟且被广泛应用,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热门课程,电子史料丰富且更新迅速。热搜榜实时刷新,热点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相较于每周一次的传统课堂,从网络中获取信息显然更加便捷。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这种环境里面临着新的挑战。
第一,教学设计缺乏整体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各种思想观念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总体上,中华文化的各组成部分相互要在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深入研究,更要求教师广泛涉猎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在文化广度和深度上的双重要求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很多教师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将传统文化分割为不同的模块,只谈文化的表现形式,忽略了各种形式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内容更多偏向于精神层面。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侧重教学内容的标准性,重视列举史料,但其过程冗长乏味,不易被学生接受。近年来,教师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时多采用电化教学方式,将课本中的内容通过图像、视频等手段呈现出来,但对于学生来说,这也仅是转换了呈现传统文化知识的方式,课程依然乏味,缺乏吸引力。
第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偏重于理论讲解,教学模式多为以教师为主体,弱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课程的实践属性弱,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关注不多,授课内容难以被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学习缺乏足够的动力。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高校应建立课程信息资源库,便于教师获取全面的教学信息并进行整体性教学设计。
互联网作为新的文化载体,其广域性和开放性使得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突破了时空局限,传统文化史料被大量快速上传至互联网,各种文献以编年地图等形式被记录到各大数字典藏平台[2]。高校利用并优化互联网中的传统文化史料大数据,建立适合教学的课程信息资源库,可以帮助教师对网络史料进行筛选,为教师的授课选材提供便利。同时,考虑到互联网史料的碎片化特征,为避免割裂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在构建课程信息资源库时,教师应设计具有整体性和适用性的教学框架,利用已建立的国家数字典藏数据库,对海量的电子史料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其内在时空联系。在此基础上,串联碎片化的文献内容,梳理并整合传统文化的知识脉络,将课程信息从碎片化转化为模块化,再将各模块知识整合为相互渗透的整体性教学内容。在利用课程信息资源库时,教师应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人才培养方向制订合理的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有针对、有侧重地选用教学内容。高校学生也可以利用这种教学信息资源库进行更全面、系统的自主学习。
首先,可以引入体验式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中国传统文化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戏曲、书画、服饰、武术等,教师可以通过传统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方式将其引入体验式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还可以依靠科技手段,转换文字史料的呈现方式[3],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例如:通过VR、AR 等虚拟技术再现历史原貌,将文献记载转化为可听、可视、可参与的真实场景。区别于简单的音视频资料,现代技术已经能根据史料信息构建3D 模型和实境空间博物馆,可还原文物古迹与历史场景。同时,通过移动通信设备,能让人远程体验文化遗迹,与历史人物同观共感。在课堂中引入多样的体验式教学,能够改变课本知识的呈现方式,实现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连接,将枯燥的史料信息直观展现出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知传统文化 知识。
其次,整合史料信息,学习网络精品课程的讲授形式和优秀新媒体推文的表达方式,将课程内容作通俗化处理,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解读孔子思想时,可以从人性化角度出发,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孔圣人请下神坛,还原其诲人不倦的师者和智者形象,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文化的距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化时代,将课程内容进行通俗化而不是庸俗化解读。一方面,要求教师应真正理解和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保证课程内容阐述的准确性[4];另一方面,还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用浅近易懂、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表达原本深奥枯燥的理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展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增加对实践环节的投入,并将课程内容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
第一,需要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翻转课堂,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5]。例如:在课前,由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后,学生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库、史料典藏数据库等平台,通过教学短视频、线上讨论、在线自测等形式,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在课中,师生分享学习感悟,解答困惑,澄清相关概念,完成课堂练习,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在课后,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作业,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第二,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拓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弥补第一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线下文化实地考察,结合线上资料,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历史与现实的异同,讨论古代智慧的现代应用。
第三,强化校、企、社三方合作,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文创产业相结合,激发文化活力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化为项目主导者,将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相融合,提高其创新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创业项目中将历史与现实相连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表现力,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