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模式下医学高职院校成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1-10 14:48韩冰代爱英韦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务学籍学分制

韩冰,代爱英,韦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与传统的学年制相比,打破了专业设置和修业年限的限制,要求学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自主选择课程,完成模块化学习任务并取得相应学分,极大推动了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和差异化发展。而成绩管理是教务工作的最后环节,尤其在实行完全学分制后,其在评价学习效果、学分认定、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而与学分制有关的选课制、学籍异动、课程免修重修等,使成绩管理变得错综复杂,对于成绩管理工作的冲击较大,因此成绩管理如何更好的适应学分制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本校自2019年开始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亦发现了一些不足。现结合我校学分制成绩管理的开展情况,将学分制下成绩管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对策浅谈如下。

1 完全学分制下成绩管理的特点

1.1 成绩管理呈现个性化和差异化,复杂程度较高推行完全学分制,势必涉及到选课环节,各专业学生教学计划不同、所选课程不同均会增加后期成绩管理的难度。同时医学类院校开设课程较多、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多、学籍异动数增加、免修重修等制度的推行、课程学分的互认和替代等,都会增加成绩管理的复杂程度。在这种情况下,行政班不再等同于教学班,学生成绩呈现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成绩管理也不再以传统的班级为单位,而是以单个学生做为管理对象,也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务的理念。

1.2 成绩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实行完全学分制后,对成绩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学期的课程考试结束后,因涉及到补考和重修的筛选,相关课程教师要及时进行试卷的批阅和成绩的录入,保证学生能够及时查询,教务部门能够及时筛选。此外,还涉及到学生的综合测评、评先树优、留降级等。这些要求决定了成绩管理的准确性必须要高、时效性必须要强,从成绩批阅、登分、录入,到成绩公布、复核、筛选,各个环节都要准确、及时,这样才能保证后续工作不受影响。

1.3 成绩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制度是工作的指挥棒,成绩管理也是一样。随着我校完全学分制的推行,成绩管理制度也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创新。学校和部门领导均高度重视,从政策上给予指导和扶持,组织人员对学分制成绩管理制度进行数次修订和完善,内容涉及到不同招生类别及不同课程类型的考试方式、多元化考核;涉及到监考、阅卷、成绩录入、成绩复核;涉及到正常考、缓考、补考、重修、免修、免听、免考、违纪等的处理;涉及到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和替代、综合素质评定、学业预警等。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成绩规范化管理的有力保障。

1.4 对前期教学环节及学籍管理的依赖性 成绩管理做为整个教学管理的最后一环,对前期各个教学环节的依赖性均较大,任何环节的改变均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成绩。而学分制下的成绩管理更是如此,如选课、排课、开课等,如果出现数据错误或处理不当,最终会将问题传递给成绩管理环节,造成成绩管理的被动状态。另外,学籍管理也会直接影响成绩管理,如果休学、留级、转专业等学籍异动不能及时处理,成绩总库的数据势必受到影响。

2 完全学分制下成绩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教学系部从事教学管理的人员队伍不稳定 我校教学系部的教学管理人员基本从事课表编排、开课管理等前端教学环节的工作,面临的班级多、专业多、课程多,工作复杂性较高。而多方面原因导致一些系部教学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新的工作人员很难在短期内熟悉复杂的教务工作,导致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下降,如果出现差错并传递至成绩环节,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严重后果。

2.2 个别课程的成绩录入相对滞后 考试结束后有个别课程不能按时批改或录入成绩,导致学生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也大大影响了后期的成绩复核、补考、重修的筛选效率。另外,个别情况下也出现成绩的错录、漏录等问题,如果学生不去复核或复核时不能发现,可能会对其后期的学业产生不良影响。

2.3 学生选课不规范或不及时 学生一般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来进行学分制选课,前期由相关专业的学业导师进行选课指导。但由于多种原因,如学生对选课系统不熟悉、自身重视度不够导致错选漏选;学生未在规定时间内选课或未及时确认选课信息;学业导师指导不力或自身业务不熟;学生选课成功但种种原因未去上课导致成绩标识为缺考等,这些都有可能给成绩的规范化管理带来影响。

2.4 学籍异动的学生未能及时处理 学分制下必然存在大量学籍异动,学生由于转专业、休学、留级、退学等原因出现学籍异动,而学籍管理人员未能及时将这部分学生在教务系统中进行处理,导致系统生成的成绩录入名单与学生的实考名单有差异,从而出现学生成绩为零的现象。这部分学生进行成绩复核,往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给成绩管理带来很大影响。

2.5 教学计划的不规范变动 个别院系在进行前期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订时缺乏周全的考虑,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等设置不够规范,教学运行过程中发现不合理的漏洞往往临时修改,导致执行计划相关内容的变动,末端的成绩管理环节自然会受到影响。

3 完善学分制成绩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稳定管理人员队伍,提高其管理水平 教务和成绩管理都具有周期性长、连贯性强、信息量大、内容复杂、耗时耗力等特点,熟练掌握其工作内容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现实是目前管理人员队伍不太稳定,一些教学系部甚至接连更换管理人员,导致无法及时掌握相关工作内容,致使工作进度滞后、质量不高。因此,各部门均应重视教务和成绩管理人员队伍的选拔和培养,让有上进心、工作踏实的人员来承担该项任务,并积极出台激励政策,令其安心工作。

3.2 进一步建立健全学分制成绩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成绩管理制度是学分制下成绩管理的重要一环,是成绩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2]。我校推行学分制改革一年多来,积极制订了多个关于教务、考试和成绩管理的规章制度,涉及到学分制管理规定、学分制选课办法、学业导师选聘办法、综合素质测评方案、过程性考核实施办法、巡考监考规范、试卷批阅及成绩录入规范、学业预警管理办法、学生考核管理规定、学业成绩管理规定、网络选修课考核办法等。这些规章制度将在我校今后完全学分制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完善,也必将为成绩管理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应不断完善校系二级管理,明确各部门在成绩管理中的具体职责。

3.3 规范教务管理系统基础信息建设 不断完善教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信息建设,例如规范课程的名称、代码、开课学期、学时、学分;正确录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执行计划;执行计划不应随便变更,如必须变更则应规范其流程;休学、转专业等学籍异动的学生应及时处理以免后期成绩数据紊乱等等。只有教务系统的基础数据正确规范,才能给最终的成绩管理环节带来保障。

3.4 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完善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 完全学分制对教务系统的要求很高,应针对实际需求进行系统功能调整和完善。以我校为例,为适应学分制改革,升级了现有的教务系统,增加或改善了部分适应学分制的功能模块,如学生选课、课程替代、学分认定、学分筛选、执行计划变更审核、学业预警、辅修管理等;增设重修、免修、免听、免考等成绩标记;增设了成绩总库课程比对培养方案课程的功能来校正学籍异动带来的成绩混乱;增设了成绩一键导入功能,以更好的进行与其他平台的对接;增设了等级考试、证书考试、第二课堂等的学分替代功能;研究课程绩点、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并升级了相应模块的功能等。教务系统的这些改变,为学分制下成绩管理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另外,为满足学分制下复杂的考试需求,应在提升教务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部署一些相关的配套系统。以我校为例,目前部署安装了在线考试系统、在线阅卷系统、支持课堂练习和过程性考核的视听学习系统、第二课堂学分系统、学业预警系统、自助打印系统等,这些系统相互对接,使成绩实现信息化管理,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3.5 规范学生选课 学分制下选课制的推行,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使考试和成绩管理的复杂程度增高。因此应制定规范的选课流程,如出台相关选课流程操作指南,正确设置教务系统的选课模块,建立选课监管和复核机制等;还要拓宽选课通知下达的渠道,使学生及时接收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选课;另外还要加强学业导师培训,使其做到自身熟悉选课过程,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选课。

综上所述,完全学分制下的成绩管理是复杂的,也是整个教务管理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形成自身管理特色,持续提高成绩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猜你喜欢
教务学籍学分制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现状初探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教育部要求小学须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为其注册学籍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