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霞 郑红斌 张心平 曾慧莲
1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象山县中医医院 浙江 象山 315700
肠痹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语出《素问·痹论》:“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1]此后,后世医家鲜有对其展开详细论述者,直至刘完素所撰《黄帝素问宣明方论》首次将肠痹单独列为一篇。同时期整理汇编而成的《圣济总录》亦将肠痹单独列为一篇,对其证治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此后,针对肠痹的记载进一步丰富,尤以清代医家叶天士为代表,由其编撰的《临证指南医案》将肠痹单独列为一门,进行辨治,但其所指内涵则多指大便不爽而言,与《内经》所指略有出入[2]。为正本清源,今据《内经》原文旨意对其临证应用作一探讨。
1.1 肠痹的发病:关于肠痹的发生,《素问·痹论》载:“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1]可知,肠痹的发生包括内外双重病因,即饮食自倍,伤及肠胃在先,起居不时,风寒湿三气错杂相合,内传肠腑在后。诚如《景岳全书·杂证谟》中所载:“此外如五脏六腑之痹,则虽以饮食居处皆能致之,然必重感于邪而内连脏气,则合而为痹也。”[3]
为何“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肠痹发生的内因呢?《素问·六节藏象论》有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1]可见,肠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其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营卫之气的主要来源。若肠胃损伤,必致营卫生成不足。营卫生成不足则卫外御邪功能减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故《圣济总录·卷第二十·肠痹》有云:“今风寒湿三气乘虚客于肠间,则邪留而和气闭矣。”[4]明代医家董宿《奇效良方·卷三十八·五痹门》亦云:“肠痹者,三气乘虚,客于大肠。”[5]两位医家皆用“乘虚”二字,由此可见,正气不足是肠痹发生的决定性因素。笔者认为,“饮食自倍”除包括暴饮暴食外,还包括多食膏粱厚味、进餐不定时、饥饱无常、饮食偏嗜等诸多方面。而肠痹发病的外因则如前述,在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外中其俞,由外而入所致。
1.2 肠痹的症状:据《素问·痹论》记载,肠痹的主要症状包括数饮而小便不出,中气喘争,时发飧泄。因内外合邪,大肠气血痹阻不通,下焦之气闭而不行,出现水蓄于中不得出,与中气格争而喘息,争久则水暴泻而发飧泄。又因其重感风寒湿邪,合而为痹,还可伴见有腹痛及关节、肌肉疼痛等。
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结),多数学者认为是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从而启动肠道免疫,最终导致的一种免疫炎症反应。溃结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可伴发多种肠外表现,如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复发性口腔溃疡等。据其典型的肠道症状和肠外表现,笔者认为将其归属于“肠痹”的范畴较为恰当,依据肠痹病因病机、病症表现进行论治也颇为允当。
溃结的中医药治疗主要以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根据具体病情,大多采用清热解毒、调气和血、抑木扶土、健脾渗湿、升阳止泻、温脾暖肾等治疗方法[6],而从肠痹的角度出发则可为溃结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如《素问·痹论》载此病乃:“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肠痹发病,先有饮食自倍,损伤肠胃,再是风寒湿三气内传肠腑,终致内外合邪,肠痹发生,故肠痹的治疗应内外兼治,攻补兼施。《内经》所述带给我们的启示有:第一,肠痹多由复感风寒湿邪所诱发,故适时透邪实乃治疗的首要任务。第二,风寒湿三邪,以湿邪最为缠绵,若体内水湿停滞,外湿与内湿相合,脾虚为本,湿滞为标,故健运渗湿是其至关重要的治法。第三,寒湿久郁,气机不畅,日久必致瘀血内生,故治疗过程中当兼以活血化瘀。第四,风寒湿邪久踞体内,阳气受伤,肾阳必虚,故温补阳气也是本病的重要治法。
3.1 透散邪气:溃结起病隐匿,病程迁延,若药不对证,则邪无出路,病难痊愈,因此,透散邪气当是溃结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诚如《馤塘医话》所载:“凡属有病必有留邪,须放出路,方不成痼疾。”透邪的方法既包括散寒、祛风、除湿,又包含清热、解毒、清化等。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素体虚弱或病久伤正,阴阳气血亏虚,则应扶正以托邪外出。临证时,祛风散寒除湿的防风汤、蠲痹汤,解表祛邪的荆防败毒散等皆可作为治疗溃结的备选方药。
3.2 健脾化湿:风寒湿三邪,以湿邪最为缠绵,若体内原有水湿停滞,则外湿与内湿相合,脾虚湿滞而患肠痹。因脾主运化水液,是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若脾失健运,水液易聚而为湿,致水湿停滞,故健脾渗湿实乃本病治疗大法。脾胃健运则水液的升降布散正常,上行下达,畅通无阻,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自然无以为生,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临证可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健脾的基础上,配伍芳香燥湿、淡渗利湿之品,使体内停滞的水湿也能彻底清除,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3.3 活血化瘀:寒湿久郁,气行不畅,日久则瘀血内生,《内经》论肠痹病日久致生瘀血也多有论述,如《灵枢·寿夭刚柔》云:“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枢·终始》载:“久病者邪气入深……去其血脉,刺道毕矣。”[7]因而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法。根据本病的发病机制,同时结合病情的轻重缓急,具体可采用辛温通络和血、搜络逐瘀活血等不同治法。若病程相对较短,瘀血为患较轻者,多采用辛温通络和血法,常选用桂枝、当归、小茴香、赤芍等;若病程迁延,瘀血积久者,则采用搜络逐瘀活血法,常用莪术、三棱、全蝎、水蛭、地龙、穿山甲等,乃取虫类药走窜善行的特点以搜逐络脉之瘀血,诚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积聚》所载:“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2]临证运用时,因辛温走窜之品易耗血伤阴,也可适当配伍生地、桃仁、杏仁、柏子仁等以制其温燥之性。
3.4 温补阳气:风寒湿邪病久伤阳,所谓“阴盛则阳病”“湿盛则阳微”,病程愈久,阳气损伤愈重。溃结为病,以腹泻、腹痛为主要见症,皆是阳气无所温煦之故,如《景岳全书·泄泻》云:“久泻无火,多因脾肾之虚寒也。”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久泻伤脾及肾,脾肾阳气必虚,法当治以温补脾肾,临证时可选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之类加减运用,方中附子既可补肾阳,又能温脾阳,配干姜同用,温阳尤效,参以人参、白术、甘草健脾温中以复脾运。应用时,同时还可配伍淫羊藿、巴戟天、仙茅、补骨脂、五味子之属以加强温补脾肾之功。
袁某,女,38岁。2018年12月20日就诊。患者10余年前出现腹痛,伴腹泻,黏液脓血便,遂至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此后服用美沙拉嗪等药物治疗。近来,腹痛加重,伴腹部畏寒,腹胀,黏液便,每日3~4次,胃纳不佳,口淡,舌淡黯、苔白腻,脉沉细。处方:黄芪、炒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5g,薏苡仁、炒白芍各30g,当归、地龙、木香、炒枳壳、石榴皮各10g,三七粉3g,防风、炙甘草、荆芥、炮姜各6g,吴茱萸5g。7剂。水煎,口服,每日2次。上方加减服用2月余,患者腹痛已瘥,大便成形,每日1~2次,黏液减少,胃纳转佳,余症状基本缓解。
按:患者病程日久,素有泄泻,所谓“久泻无火”,故阳气不足,卫外不固,又值寒冬之际,则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故以炮姜、吴茱萸温阳散寒,防风、荆芥祛风散寒兼能胜湿。泄泻伤脾,又外湿阻脾,则脾失健运,湿邪内生,故以黄芪、炒党参、炒白术、薏苡仁、茯苓益气健脾利湿。病程日久,病邪容易“久病入络”,故以地龙、三七粉、当归、炒白芍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木香、炒枳壳味辛行气以除胀,石榴皮止泻痢去黏液,炙甘草益气兼调和诸药。药证对应,故疗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