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的思考

2020-01-10 07:15潘晓瑜
科教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形势教学管理教学内容

潘晓瑜

(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结合国内外形势对大学生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针对大学生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最早在1986 年国家教委《关于高校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提出,2004 年中宣部发布《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促进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发展,但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发展水平与受到重视度相对不足,高校课程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有的高校开设课程教学管理存在弱化现象,未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教学体系不完善,将形势与政策课程安排在学生接受力较弱的时间点,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等,表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与教育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要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管理,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的研究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1 形势与政策课程简介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认识国家政治,改革发展所处国际环境,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形势与政策课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编入教材、进入学生头脑,有助于教育引导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经历了设立阶段及规范化建设阶段。最初课程以学习时政为主要教学内容,因文革影响使课程被迫中断,1986 年中宣部发布通知要求高校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2005 年教育部颁发《加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本专科院校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受到重视,但课程教学管理中仍存一些问题。[1]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实践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稳定与变动部分,是具有特色的内容,课程以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判断能力为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强的课程,非单纯理论讲授,课程主要目标是通过分析理论时政等,从中发现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对形势政策有关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帮助大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课程建设是对课程组成要素采取的优化措施,促进课程有序发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涉及到高校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包括制定教学大纲,组建教师团队等,规范教学秩序是普遍的准则要求,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要结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总结课程建设经验,健全教学管理体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提高素质的教育目标。

2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教育部对课程教学管理的要求,课程教学管理有利于提高课程教育价值,目前各高校课程教学中规范化相对薄弱,影响课程教学效果,迫切需要加强对课程的教学管理。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过去课程教学管理受到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影响,造成课程建设缺乏有力的物质和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课程教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教育需要长期的阶段,高校不能忽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要想发挥良好的教育功能,必须加强教学管理。

高校大学生入学到毕业都要接受思政教育,形势与政策是高校必修课,大学生在高校阶段处于思想萌芽期,其自身发展可塑性较强,面对不同思潮冲击,大学生成长中出现一些不协调现象,重视专业技术忽视思想教育,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针对不良社会风气步伐摒弃,由于大学生成长中存在不和谐因素,需要加强思政教育纠正大学生思想行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应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加强课程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部分高校该课程开设不符合标准,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学生不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课程逃课率较高,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十分必要。[2]

3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现代化建设发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中出现一些突出问题,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管理现状,总结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在不同学校加大了投资力度,课程教学管理成效显著,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高校对课程教学管理重视不足,部分高校对课程教学管理投入力度不足,没有对课程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措施。形势与政策是高校的必修课,应得到足够的教学资源,但很多学校课程硬件配套设施方面未达到课程开设标准,多数高校忽视了课程教学管理要求,图书资源匮乏,许多学校缺乏对教师培训经费资助,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教师大多为思想政治辅导员,授课经验不丰富,教学能力弱,同时高校中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的专任教师没有进入该课程的授课教师队伍,课程网络化建设中,未配备网络开发维护人员。

教学管理科学化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的必要保障,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管理体制,实现高效的管理,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块相互协同有助于课程教学科学化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现象比较普遍。教学目标是由抽象变成具体内容,是教育的轴心,高校制定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目标缺失表现为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目标无法解决大学生内心疑惑问题,高校制定教学目标难度等方面存在漏洞,教学目标难度过高脱离大学生实际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目标过于简单不利于激励学生成长。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信息方面,教学管理信息传达不到位,要针对课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其他院校加强沟通,借鉴其他院校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但在实际课程教学管理中,相关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4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对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应结合教育部,教师等各种教育力量,利用合理的教育资源,从不同维度开展课程教学管理,提高课程教学地位,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形势观,最终提高学生的思政理论素养,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3]

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的作用是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授课教师必须明确课程教学主要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国家政治形势,国家所处国际环境,全面认识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国内外形势,正确把握未来。高校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中应将其作为重要思政教育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可以建立在当下实效基础上,教师讲解主要内容是国内外热点。当下很多高校未认识到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重要性,部分高校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的作用,高校大学生大部分有笔记本电脑,有必要开设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名称不同于思想品德课程,但其实质是思政教育范畴,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形式多样,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涉及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具有时效性,很多学生喜欢学习课程内容。但由于受教育学生面大,教学内容变化快等原因,增加了课程教学难度。教学管理中,形势与政策课程涉及到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研室、教学管理部门等,各部门要明确分工,形成管理有效、充分合作的局面。各高校党委要树立重要的课程观念,建立有序的教学网络,教学管理部门应与其他部门积极协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管部门应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统一规划,定期举办有关讲座,充实课程教学内容,密切配合协作,确保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当下各大高校课堂教学具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时政视频,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直观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固定的教材,很多教师感到不易教学,对此要有效拓展教学内容。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与“概论”课、“史纲”课等理论知识结合,动态解读时事政治。要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联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要把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学好专业知识,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动力。

5 结语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增强课程教学实效性,必须规范课程教学建设,立足我国国情,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加强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改革发展政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形势教学管理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