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丽晶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突发来袭,给所有人带来一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也给人以警示和反思。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应对这样一次重大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如果把当下的疫情理解为一个“可教的时机”,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怎样将当前的疫情防控情况结合学生的需求以课程的方式注入学校教育中,进而把一些个人的、感性的、碎片化的认识转化成一种集体的、理性的、系统的公共素养。当人们将目光转移到学校教育时,立即会面临一些问题:如何将我国的抗疫历程体现在学校的课程内容中,我们期望达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谁来开发设计这样的课程,有没有一些可供参考的技术策略来支持学校开发“抗疫”课程。在这样的“时机”和期望下,学校应该建立一种人们所期望的社会所需的公共教育经验,这种教育经验可以作为一种课程在学校中开展。基于此,本文认为学校应该抓住这一重大的“可教时机”开发“抗疫”校本课程,由课程专家与学校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以学校为主体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层次和相关策略,将抗疫的中国能量和倡导健康生活的素养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进而产生深远的教育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不仅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也影响学校教育的正常开展。目前,学生停课在家,每天的线上教育和学习内容并没有停止,但了解疫情、理解疫情、关注疫情却是零散的,甚至是只言片语的。杜威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学校教育面对如此特殊并丰富的抗疫经历和教育素材,非常有必要结合疫情防控的情况和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将一些碎片化的个体感性认识转化成一种课程资源,并且要基于公共卫生、健康教育、英雄教育、生命教育、环保教育、爱国教育、公民教育等视角,开发适合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年龄特点的校本课程,使学生对于公共卫生安全与个人安全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中国独有的生命关怀产生认同,进而发展出对民族和民众的敬意。
我国自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来,校本课程的使命有两点。一是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有效地实施国家课程,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是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发多样灵活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进而发挥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校本课程是学校主持的具体课程,是学校行政部门组织本校教师进行的、基于学校的实际且适用于本校课程开发的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倡导的是一种主动发展、自主发展的文化。校本课程既需要实现公共教育经验的有效实施,又要兼顾学校的特色以及学生的需要,具有校本性、发展性、灵活性、保障性的特点。与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灵活性强,可以及时关注社会生活事件并能将其纳入课程,可以发挥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功能。
开发“抗疫”校本课程,首先是现实的需要。学生作为防疫的主体,要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防疫知识和健康知识,学校有责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将疫情防控的情况系统地传递给学生。其次是学校常规的需要。防疫防灾以及突发紧急情况教育,应该作为学校主题教育,在每学期或者每学年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相关的行动课程,提升学生的行动力。最后是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从本次疫情防控中体现出来的环保健康、公民责任、爱国情怀、使命担当、信息素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获得的重要素养。
课程是一组人应某些情境的要求建构的。人们对于教育的使命,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学校里应该学会什么,总是有着不同的主张,所以需要持续地进行对话和交流,而课程就是这种对话的重要成果。[1]关于谁是课程的建筑师、谁来设计实施课程,施瓦布在1971年提出,五类人应参与课程开发的讨论。具体来说,学习者、教师、学科领域和环境每一个领域,最少要有一名代表参与课程开发。此外,还应该有一名课程专家来协调以上成员的意见。这些主张让我们看到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的必要性。结合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抗疫”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的成员至少需要由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校长、教师、家长和社区人士、学生组成,他们将起到决策、支持、咨询、讨论和实施的作用。
教育行政人员可以推动和协调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推动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估。课程专家是掌握校本课程理论和技能的专门人才,能够在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向学校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校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在本次课程开发共同体中起到核心作用。一个校本课程的启动、实施、评估都离不开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也离不开校长的谋划和推动。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负责设计课程、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家长和社区人士发挥助手和实施的作用。家长要以教师助理、家庭教师的身份帮助教师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使用者,也可以成为课程开发共同体的成员,表达自己的期望、兴趣和需求,参与学习计划的制订和开展,参与校本课程的评价,提供有关课程开发前期、中期、后期的反馈信息。[2]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担负“抗疫”课程开发的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可以保障课程的最终落实。
学校课程开发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事情,需要一些课程理论结构的分析,确定正在做的事情是要实现学生的最大利益。我们需要求助于理论线索,将最终决定与学校的教育经验结合起来。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至少要设计两种水平的教育活动。结合这些教育活动,“抗疫”校本课程可以聚焦以下三个层次。
在课程开发中,至少要认识到需有两种水平的教育活动。[3]第一种水平的教育活动是整体学校经验的设计,即作为学校课程的整体组织框架,属于宏观方面。学校课程的整体框架要服务于两种目的。一是学校所有学生所应该共有的教育经验,这一部分要注重学生共同的认识和理解。学校经验的整体包括不同年级间和年级内共同的课程组织以及活动组织。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可以参考的共同经验是“认识病毒”“个人防疫与集体防疫”“健康卫生习惯的养成”“我们为抗击疫情做出的努力” 等。二是学校中个别化的教育经验,也就是个别化的专业教育。传统意义上的探究性教育(指反映和丰富学生个人兴趣水平的课程)、拓展教育(反映较高能力和兴趣水平的课程)和生涯教育(职业教育,指设计用力实现职业需要的教育经验)等属于个别化的教育。第二种水平的教育活动是课堂活动的设计,包括课堂判断、教学方式和评价决策,属于微观层面的设计。学校里学生所遇到的任何事情绝大部分都是教师行为的结果。艾斯纳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人们所指的课程只有在儿童经验过之后才能被称之为课程。”第二种水平的课堂活动受第一种水平学校整体课程的影响,也是致力于实现学校整体课程的重要载体。在微观层面,要考虑不同教育方法的效果、教学活动的教育性以及和课堂评价有关的问题。
“抗疫”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聚焦三个层次的课程。一是开发“抗疫情”微型课程,以专题方式呈现。这类课程具有规模小、容量少、易转换、主题明确集中、目标具体清晰的特点。微型课程不受时间、地点、学科体系、教材等的限制,内容、形式与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可在任意时间段里灵活地实施与完成。卫星课程的主题可以涉及病毒研究、抗疫情的人、疫病与生命、疫情与卫生习惯养成等。二是开发疫情与“学科”相关联的课程内容,如疫情与科学、疫情与品德、疫情与体育健康、疫情与生物、疫情与语文等,将疫情的相关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关联《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病毒”和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这两部分学习内容,既与疫情相关,又可以加强学习的统整性和连贯性。三是开发“防疫抗疫”综合性主题学习活动。综合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开发防疫、抗疫、自护系列主题校本课程,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有梯度和难度的主题设计,以保证防疫教育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综合性主题学习可以按不同学段,结合医学、教育、宣传、传统文化、道德、国家力量等内容做具体设计。此外,主题设计要与社会现实、学生真实生活相关联,以增进课程内容的亲和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
通过分析问题来确定任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环节。分析问题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生,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需求。二是基于社会问题,明晰我们面临的问题,从中选取课程主题。三是基于知识,需要提供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知识脉络供学生学习。在此次课程开发中,学校师生的知识需求、技能需求和心理需求就是这一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分析问题是为了确定课程任务和主题。
课程开发的第二步是制定目标。课程目标表达的是教育者想让学生学会何种经验,而不是教师想要教的内容,因为教师教的内容不一定会成为学生的经验。课程目标是某一具体课程的预期学习结果,它可以包括知识的扩展、态度的转变以及技能的提升等方面。课程开发者必须确定和区分一门具体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结构即课程的组织结构,微观上是指一门课程的组织结构,就是在某门课程中如何组织主题或概念、知识、通则、技能、价值。[4]香港学者林智中教授将其总结为范畴、顺序性、继续性、统整性、均衡性、衔接性以及学习脉络。[5]总的来说, 课程组织结构的搭建需要考虑四个方面。一要考虑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能力等素养结构;二要考虑通过媒介结构,即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三要考虑时间结构,即学校可能拥有的时间资源;四要考虑某一门课程与学校其他课程的相关性。
学习方法的选取,可以从目标类型着手。针对知识的目标,可以设计讲座、讨论、视听、独立研究等方法;针对能力目标,可以选择视听、探索、演练、角色扮演、模拟等方法;针对参与社会活动的目标,可以选择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社区活动、小组调查等方法;针对满足需求和兴趣的目标,可以考虑角色扮演、独立研究、微型主题、“头脑风暴”等方法。
首先,设计评价方案需考虑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教学过程产生的行为变化,包括技能、思维、感受等方面的变化,均可以作为评价的依据。其次,评价要涉及课内、课外、个人和集体的活动与体验。最后,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如通过文字材料、实物作品、音像资料、电脑制作材料进行评价等。
课程是学生学习的“跑道”,是教师作为教育判断和教育理解的框架。可以说,课程是一种教育机会。今日的课程,是塑造学生心智模式的重要工具,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个人素养,会为学生的未来带来无数种可能。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跟随时代的变化,担当教育的使命,承担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责任,用系统、生动、活化的课程,以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