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凤琴 谢翌
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各级各类学校响应教育部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利用网络平台,实行停课不停学举措。停课不停学是特殊时期的应急之举。2015年北京市因为严重的雾霾天气曾采取过停课不停学的措施,但今年全国范围且长时间的停课不停学是前所未有的,不仅老师、学生和家长是第一次经历,对教育和学习活动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理解停课不停学?本次疫情下,现实的教学样态值得我们反思。不停学是广义的学习,教学应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教。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AI时代的教学形态应是怎样的?
“停课不停学”作为一种教育口号,表达了政府的一种特殊的期待。然而,因为受文化惯性的影响,人们可能对其理解存在偏差,有必要澄清。
停课在中国语境下有着特殊的意义。传统意义上,我们把上课、听讲等同于学习。因而,停课意味着学习停了。实质上,停课只是停止课堂教学,而不是停止课程学习。课程不等于课堂,课程无处不在,因而课程学习也不应该停止。在这样的语境下,教师不仅是教学者,更应该是课程的领导者,教师的角色不只是课堂讲授者,还需要承担课程研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活动。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工作的全部,教师同时是课程的研制者,以及课程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同时,除教材之外,生活同样是重要的课程。在此意义上,停课当然不等于停学。在新的情境下,学习有许多新的形式。上学不只是在学校学教材,也不只是课堂教学。学习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而且远程学习、在家上学、生活教育、自然交往等都是重要的学习形态。所以,停课不停学应是广义的学习,不应只要求以网上教学代替课堂教学;而是在不到学校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仍然要继续,教育仍然要继续,并需要探索新的情境下的家庭、学校、社会协作,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关注孩子全面而个性化的成长。
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行网上开学,纷纷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广大教师、学生包括家长纷纷参与其中。然而,这种大规模的在线教学现实境况如何?
首先,把信息技术当作网络教学的关键是对教学的误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为了完成网上教学的任务,很多网络平台是紧急应对的。从网上教学平台使用情况看,支持线上教学的网络平台似乎不少,如腾讯课堂、学习通、雨课堂、QQ群、钉钉课堂、精品课程平台等。还有一些线上培训机构,如与支付宝紧急联动整合的学而思、有道精品课、新东方在线等,都能提供线上免费课程。虽然网上教学平台众多,且部分平台已相对成熟,但网络教学的“一刀切”模式,造成庞大的师生总量涌入,给这些平台带来了压力,在使用中出现卡顿、掉线等不稳定现象,使得实际的网上教学并不顺畅。
同时,依赖网上教学开展的停课不停学,使得一种新的学习不平等被制造和衍化。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了影响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各省市提供或能开放的在线学习资源是不均衡的,尽管城市学生的线上教学活动能顺利开展,但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孩子,因为网络条件限制却不能实现线上学习。
其次,用一种统一的方式“赶鸭子上架”,迫使教师化身为网络“主播”。习惯课堂教学的教师显然对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模式感到陌生,多数教师缺乏在线教学的经验积累,临时担起“主播”的任务,无疑增加了压力。教师一方面要熟悉如何进行线上教学,另一方面还要在线管理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的教师,各种打卡小程序、微信群、QQ群等提醒学生提交作业,还要与焦虑的家长沟通如何督促学生的学习,这些都给教师增加了不少的负担。
最后,仍然迷信“教了等于学了”。在新的情境下,除了应重视线上教学,更应关注学习化课程的设计,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在网络教学中却是被动的,仍然是教师教什么,学生便学什么。没有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索性更是不足。
疫情下,停课不停学的重点应在保障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上,但从以上现实的教学样态看,广泛开展的线上教学活动仍然是一种模仿学校课堂形式的教学。在2020年2月12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强调,“高等学校的在线教学不仅是在疫情期间可以起到救急的作用,而且是中国高等学校这几年来一直致力推动的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学习革命”。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应进行一系列反思。学生应该怎么学习?学习什么?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学应如何有效开展?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发展带来了学习方式的革命,延伸了学习的时间,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丰富了学习的形式,增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习不应只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不应只在学校里、课堂上,也不应局限于固定的形式。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泛在学习形态中,学习化的课程应具有新的形态,并由此带来新的教学形态。
泛在学习是近些年随着泛在计算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目前对泛在学习尚未有公认的定义,一般指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能够根据需要获得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1]学习的本质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方法获取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人的自我改造、发展、提高和完善的过程,是使人成为主体并不断增强主体性的过程。[2]广义上的泛在学习是一种学习理念,也是一种大学习观。大学习观具有学习时间的延续性、学习空间的广阔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等特征。[3]信息技术的变革已从Web1.0的信息简单检索到Web3.0的人机交互、深度参与,信息技术对教学理念、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4]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学习形态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更灵活而不受限制。学习不仅是不受年龄限制的终身学习,在技术的支持下,学习时间可以更灵活,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设备的支持下,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空间会更具有灵活性、开放性、交互性、人性化、智能化等特点。如智慧教室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先进的教学设备更方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等。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学校,也可以在家庭、自然环境、网上的“空中课堂”进行学习。全球课堂将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普及化的、随时随地可以访问的、学习者深度参与的学习环境。[5]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空间,还将凸显包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协同性的新特征。[6]这些都可以更好地服务学习者,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学习方式由学习者自由选择,学习者按需求进行学习。狭义的泛在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数字学习的高级阶段,比移动学习更有交互性和嵌入性。[7]因为这种交互性和嵌入性,会支持更多的学习类型和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学习的成效如何。学习科学研究发现,互联网在支持基于项目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以及基于设计的学习方面是最有效的。[8]因此,未来的泛在学习将更凸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习者的需求,这将更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学习潜能,更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
泛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学习方式上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但当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自由的同时,学习内容的选择更值得重视。本次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把学校的课堂教学变成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而实际上,课程应先于教学,课程内容的研制才是关键。
课程可以作为泛在的学习资源,需建设优质的课程资源库。对课程的不同理解影响着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研制。早期人们曾把课程理解为教科书、教材。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提出课程的实质是“经验”。有学者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认为,课程是一种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9]对学习者来说,课程是人的学习过程,课程的来源、要素和设计要满足育人的目标要求,未来的课程将从单一线性发展为网状链接并走向自由链接。[10]这与泛在学习强调的理念是一致的,课程可以作为一种泛在的学习资源。未来的泛在学习资源具有生成性、进化性的特点,必然从目前的单向、静态和固化的模式走向内容开放、协作共创的模式。[11]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在数量上不成问题,但课程资源的质量需要加强。2019年9月,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将“建设一批高质量在线课程,培育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建立优质的、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且能有效促进学习效果的资源库,应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点。
课程研制应从静态的设计走向动态的生成,将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进行联结。生活即课程,新冠肺炎疫情可以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有一些事迹和正能量感动着我们,但也出现了一些防疫抗疫的“乱象”值得反思。如恶意造谣、故意隐瞒病例、制造和贩卖假口罩、盲目抢购物资等问题,反映了部分人科学素养和公民素养的缺失。因此,新冠肺炎疫情也提供了不少鲜活的教育素材,可以整合成学习课程资源,结合学科知识开展以生命健康、社会责任、科学精神等为主题的教育和学习活动。信息技术是为教育和学习者服务的,在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进程中,技术越是先进,越要重视教育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智能教育”理念,提倡构建包括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人工智能在技术上已逐步发展到认知智能阶段,使教育呈现出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开放生态、尊重个性、服务职能、自治演进等特征。[12]为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未来的教学将更智能化。教师与人工智能系统协同教学,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成为教学常态。
基于AI的教学过程不再只是“讲课的过程”,而是一个超课堂时空的课程实施过程。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需要较高的信息素养,需要做信息化学习环境中的探究者和终身学习者,信息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也要做学生数字化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引导者和评价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情感激励者和心理辅导者。[13]在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中,教师是课程的创新者,并担任设计者、组织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在应对人工智能下的智能教学情景时,需要建立教师协作教学团队,协同开发课程资源,完成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这不仅要求教师协同,也要求教师与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协同,以更好地实施教学。借此,使学生的学成为课程中心,使服务学习、促进学习成为课程的主旨。
有效教学应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为了学而教。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典型特征包括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多元化、协同化。[14]智能化是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首要特征。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提供智能化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未来还将会有更多智能化的教学设备,这些可为智能化的教学提供有效的硬件支持。智能教学系统则可以为智能化的教学提供软件方面的支持。智能教学系统的核心组件包括领域知识模型、学习者模型、教学模型等,[15]基于大数据关注学生的问题与需求分析,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过程设计。知识模型和学习者模型的构建,能更好地分析学习者的需求,提供适切的学习内容,也可更有效地促进教学。
AI时代的教学常态应是线上和线下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下开展的线上教学是应急之举,但实质上也开启了新时代的教学形态的变革。从一定意义上来看,线上与线下教学本身都是教学整体的一部分,也必然成为常态化。信息技术最终须转化为我们“吃饭的筷子”一样,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进入了AI时代。新时代的学生有了这个技术基础,也必将成为新时代教学的主导者。他们习惯了这种数字化的生活,也将成为新时代教学的创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