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健 吴兴奇
2012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 中明确提出: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不久前,国务院又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社会各行各业的改造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趋势和政策的推动下,以电脑和投屏设备等为代表的信息媒体快速地走进了全国各大中小学课堂,部分地区开始出现电子课本、电子教室等更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对信息媒体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因而逐渐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一部分。然而,从信息技术的特性及其已表现出的发展趋势来看,其将给教学所带来的影响绝不会仅止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它与新的社会形态的构建息息相关,理应促使教学呼应社会的发展,创构出一种与迄今为止截然不同的全新教学时空。[1]信息化的本质是实现万物的智能化和互联互通,其能够通过设备实现信息在网络中的自由传递,这一实现对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将自现代学校教育体制建立以来就紧紧地捆缚在一起的“教学”与“学校教学”概念分离开来。在信息化背景之下,教育资源的云端化及其获取方式的便捷化使得教学活动不再一定与学校发生联系,教学成为一个更为自由和回归本质的情境,其既可以发生在学校中,也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教学的形式其实多种多样,当我们从“教”与“学”的视角对学校教学进行分析时,会发现传统的学校教学是以“教”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教”是“学”的前提,“学”必须顺应“教”,社会知识通过教师的“教”自上而下地向学生传递,具有鲜明的控制性、单向性的特点。这样的学校教学,我们可以称为“教学”。随着社会发展向信息化迈进,停滞于旧时代的教学正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在社会层面上,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机器正越来越广泛地取代人工作业,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发展趋势将推进到何种地步,我们仍不可知,但机械重复和缺乏创造性的简单劳动,在未来数十年内将全面被机器取代已确定无疑。在教学层面上,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学校授课,信息传输渠道的突破使得人机交互和云端教学的方式被广泛接受,云资源的聚合使得学习者可访问的教育资源趋向于无限丰富,学习者不再单纯依赖于教学的方式,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一方面,世界上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被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所束缚; 另一方面,‘无处不在的数字工具和数字资源让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习知识内容’。”[2]传统的学校教学正在受到挑战。对现有教学的合理性进行反思,打破其时代的局限性,建立信息化的教学生态,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学校教学从传统的“教”学走向“导”学,是我们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探讨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能仅被看作是一种新技术进入了教育领域,仅仅利用它来改善原有教育系统的运行,而应该更多地将其看作是一种改变教育领域背后的整个社会的新技术在催动整个教育领域的变革。因而,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包括教学领域,所带来的变革将是由内而外、全方面、系统性的变革。传统的以“教”为主导的学校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价值、教学方式和教学能力等方面都面临着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新的社会现实的挑战,学校教学的变革问题值得研究者们关注。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经济逐步取代了农业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工厂对产业工人的需要催生了近现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实际上,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教学体制依循着工业发展的逻辑,反映着工业社会的需求。学校教学的目的可被概括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3]工业社会的鲜明特征在于其经济增长取决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物质基础,学校教学的实质就是对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的培养,其使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能够参与到成熟的社会分工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取决于对这种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适应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不适应者则被淘汰。在这种教学中,教学知识的选择、学习者素质的培养都依循于外在的工业经济的需要,而非依据学习者自身的特征和需求,强迫学习者适应教学目的的要求,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这种以人的经济价值而非人的充分发展为教学目的的学校教学,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越发显得落后。现代社会逐渐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代替了人类在工业生产中简单重复的劳动,社会的物质生产越来越少依赖人的劳动,而人的创造性活动则成为社会赖以进步的要素和个人价值展现的方式。近年来,人的知识要素已取代其他要素成为社会增长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意味着社会经济已经由工业经济开始转向知识经济,知识的生产与使用成为社会的最大发展动力。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得到充分教育和完满发展的人,才能承担起推动知识经济进步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更多方面的知识也将展现其价值,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知识,还包括人文艺术情感等方面的知识;不仅仅是属于普罗大众的知识,还有属于小群体乃至个人的知识……知识经济相比工业经济,更多关注个体和个性的价值,关注人的多元化和独特性,对知识多样化的追求和对人全面充分的培养将会成为教学的主流。传统的“教”学以满足外在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终极目的,将学习者视作工业社会储备的“零件”,在教学中通过对学习者的“打造”使其与外在目的相契合,忽视学习者自身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将愈发显现出其落后,并逐渐为时代的发展所摒弃。
教学价值指的是教学活动的价值体现。自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以来,其教学活动的价值就一直体现在知识传授的功用上,即将社会所规定的知识通过学校教学的方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以完成学校教育的种种目的。知识传授是学校教学价值体现的基础,教学在能力培养、品格塑造和方法掌握等方面的价值,如果不是知识教学的附带,也至少都依附于知识的教学。因而,教师的“教”几乎就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然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意味着教师不需要再亲自去传授广泛的知识内容,学校也无须传授那些理论上学生以后生活所需的全部知识。[4]云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资源极方便地聚合在一起,信息终端的普及则让每个人都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间隔,随时随地地学习新知识,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有可能使得机器教学逐步代替人的教学……在这种背景下,慕课、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相继兴起,自主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并可能成为信息化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因为只有一个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社会,才能最终成为一个“终身学习型社会”。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以实现从教师向学生的知识传递为主要价值的教学,在信息化社会,其价值将受到严重挑战。信息技术的当前发展及其未来的可能样态,是教学论所要关注的重要方向,对教学活动在知识传授之外的价值进行挖掘,以及围绕着自主化学习而进行的教学价值创新,才是未来学校教学应该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从口耳相传到信息互联,每个时代的教学方式都基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拥有着属于当时时代的特征。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相互联系的方式,各种信息在网络间相互串联,将世界联结成了一个大舞台,使得世界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展示给每个个体,个体也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展示给世界。万物互联的世界具有鲜明的自由和个性的特征,由此可见,信息化社会的学校教学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时代特征。
首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个体的个性发展既是个体天性充分伸展的需要,也将是潜在的为社会所认可的名誉和财富。因而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其所需要的培养方式也因人而异。信息化社会的教学要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学习的需要,因人而异地根据每个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为他们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传统的学校教学以“教”为主导,崇尚“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彰显了教育崇高理想的同时,也无形中忽视了对知识的细分与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要,过于强调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共性发展,而缺少对学习者个性的关注,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其次,信息化时代的学校教学也应该能够实现学生的自由学习。在学习者和教育资源被信息技术链接起来的社会,学习者的学习不受时空和学习者自身身份和知识水平的束缚,任何人都应享有随时随地学习任何知识的自由。传统教学以“教”定“学”,使学习被限定在一定的教学场所、教学时间和年龄层次中,束缚了学习者的学习自由。最后,信息化社会的教学也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帮助学习者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增强行为意识,找到学习者自身在学习中难以发现的问题并解决,这要求教学充分关注学习者自身,通过共同探究参与到学习者的学习中来,这也是习惯关注知识本身的传统教学所难以做到的。
教学能力指的是教师能够成功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能力的高低是评判教师素质的根本指标。在传统的学校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制订教学计划的能力、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课堂管理的能力、知识传授的能力等。而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传统的教学发生了根本意义上的变化,也对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教师,一方面要能够满足信息化时代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来自智能机器的激烈竞争,教师要找到在教学能力上能够超越机器的方面。“要保障人类不会被人工智能超越,关键在于人类能否实现自我超越,在于人类能否将自身某些使人之为人的关键特质臻于完善,从而推动人类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5]所谓“使人之为人的关键特质”,即人类区别于造物所独有的道德与情感。如果将目光局限于知识的教学,人类教师可能会逐步被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和信息生态淘汰,但是人类的道德与人文情感是机器无法代替人类去进行培养熏陶的。因而,对未来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可能不再集中于知识领域,而是要求他们在道德和人文情感培育方面有所建树。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来看,技术的发展不仅仅会促进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也会给人类的道德与情感发展带来重大的风险。弗洛姆认为,在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完全机械化的新社会中,人本身被转变为整个机器的一部分,尽管他生活富裕,有诸多的娱乐,然而却是被动的,缺乏活力和感情。[6]可预见的是,信息化时代的信息洪流和普遍的人机交互将会使得人类面临更加复杂的成长和共生环境。因而,未来针对道德情感培养的教师工作同样也会是艰难而具有挑战性的。未来的社会环境决定了教师要帮助学生抵御信息时代的负面影响,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实现道德与情感的顺利生长。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帮助学生,这与关注知识的教学不同,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全新要求,也是未来教师发展的方向。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先有“学”,再有“教”。先有人类对“学”的需求,再有“教”的产生。因而,教学活动在根本上是服务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的,教学活动如何发展取决于其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者,正所谓“教是为了学,而不是学是为了教”。传统教学以“教”作为“学”的前提,一方面是对“最短时间内学习最多知识”的效率观的追求,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的单一和教学资源的局限,使得“教”对“学”的影响巨大。俗话说“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虽未必对,却也体现了人们观念中“教”对“学”的巨大影响,“教”因而主导了“学”,形成了传统教学中实质上以“教”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所谓“导学”,就是要复归教学的本义,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引导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的完满。“导”既有“引导”“辅导”之义,也有“指导”的含义,其关注学习者思维的发展,重视学习者的身心健康、道德成长和个性发展,具有以人为本、互动性、生成性、开放性的特点,未来的学校教学应以导学为其要旨,在教学目的、教学价值、教学方式和教学能力上,实现相比于传统教学的新突破。
杜威认为,教育是无目的的。他反对为儿童的发展设定一个外在的终极目的,认为这忽视了儿童的个体天赋和主观思考,主张“以受教育者本身的行为和需求(包括先天的本能与后天养成的习惯)为根据”“目标应要能转变为配合受教者行为的一套方法。目标必须指出能够释放并安排受教育者才能的必要环境”[7],即杜威认为,教育不应有一个终极的一般目标,而应该立足于受教育者的个人兴趣和天赋,因材施教。传统教学以“教”为主导,以外在社会所需要的劳动者的知识和素养为教学活动设置了种种外在目的,为迎合教学的目的而传授特定的知识和技能,显然不适合对学习者个体的充分开发。导学的本质是摒弃外在的社会性目的,视学习者为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立足于学习者个体的特殊情况,以促进学习者自身的充分发展为目的。导学关注于学习者的天赋与兴趣,重视学习者个人的主观认识和独立思考,尊重教学规律,通过为学习者创造适合其充分成长的环境,使其能够在适合自我发展的领域进行深度学习和自我创造,从而实现个人的充分发展和自由发展。
一方面,云技术和智能机器的发展为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和学习手段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学习者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充分的学习,从而使“学”摆脱“教”的桎梏,成为决定学习活动的根本因素,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不再取决于教学者“教”得如何,而是取决于学习者“学”得如何。另一方面,虽然自主学习以个体的主动学习为中心,个体可以自由地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完全否定了学习活动中外在的价值和作用。在导学中,“教”是“学”的辅助,其作用是帮助学习者克服自主学习的弊端,更好地进行学习。对于自主学习来说,导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明确的学习意识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而对于学习者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来说,自主建立起坚定的学习意识是一件困难的事,因而需要导学的介入。通过教学者的引导,帮助其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样,信息时代的信息纷乱而庞杂,学习者所能选择的学习手段和工具也会越来越多,对身心发展尚不完善的青少年儿童来说,如何根据自身情况找到合适的学习工具和学习内容,而不至于在纷乱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是一件重要的工作,也是导学所应该和能够提供的帮助。导学可以通过对学习者的引导,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必要准备。二是可以打破自主学习的封闭性。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需要常常与人沟通交流,才能拓展见识,发现自己的不足。信息化将世界连为一体,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但社会组织的消解和社会服务的便捷也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原子化问题,使得个体可能陷入更深的封闭当中,自主学习的学习者也有在发达的信息社会陷入独学困境的风险。导学则可以通过组织教师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进行交流,打破自主学习的封闭性,帮助学习者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不足,拓展学习面,并找到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以弥补自主学习的弊端。导学是以学习者的“学”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尊重“学”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通过对学习者需求的满足和对学习活动的支持引导作为价值实现的方式,是教学活动在新时代的价值突破。
导学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其实施必须抓住时代的特征,借助时代的便利,满足时代的需求。因而“导”学在实施中要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自由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需要。首先,要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的需要。传统教学除受限于观念之外,教学资源的限制和教学任务的压力也制约了教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能力。而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和智能机器的发展为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一方面,教师从简单重复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个体。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的辅助,通过数据分析精确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和表现的兴趣天赋,为其制订个性化的导学方案,实现每一个学生的最优化发展。同时,云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教学的时空樊笼,也为我们构建虚拟的教学生态圈提供了可能。教学的空间可以突破学校围墙的实体空间,并包括进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存储在云端,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持。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链接入虚拟化的教学空间,得到学习的帮助与支持,实现学习真正的自由化。最后,导学的实施要做到以学习者为主,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发现,教学可以借助虚拟现实完成情境的搭建,引导学习者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而,未来的学校教学,不应局限于围墙之内,要主动打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和传统施教的方式,构建完备的信息生态,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最佳环境。
身为人的教师,对智能机器的超越体现在人所独有的道德与人文情感之上。信息化社会复杂的信息环境增加了个体情感异化和道德失调的风险,因而更加需要关注对人的情感熏陶和道德培养,唯有以人性的美好才能克制住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这就要求教师愿意真正地关注并且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信息化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应该是学会关心,学会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愿意去帮助他、感染他。“当我真正关心一个人,我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8]在信息化时代,智能机器的功能足够完成教师大部分的工作,唯有关心的能力是珍贵的。真正的关心有着双向性、专注性和非功利性的鲜明特性,要求教师愿意尊重学生,建立与学生间的关心关系,全心全意地接纳学生,拥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使学生感受到关心,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发挥导学在人生引领上的意义,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品质与人文情感的正向发展,成为学生人生意义上的导师。
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演进正在进行中,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同样,实现学校教学从教学走向导学的变革也不会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其实现还要仰赖信息技术的继续进步、社会制度的配套变革和人们思想的逐渐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找准学校教学的发展方向,做好准备,少走弯路。
从“教学”走向“导学”,首先需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导学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为信息时代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而促进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先要转变我们的教学思维。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目前还处在一种尚不明朗的状态,我们如何看待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决定了一定时间内技术融合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我们要正视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改变。目前,既有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华而不实,缺乏使用价值而不愿意接受,也有教师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脱离教学的实际情况,反而招来种种问题。在现阶段,我们既不要高估短期内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影响,也不要低估长期信息技术给教学整体带来的变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改变会是逐渐进行、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是生产力的根本提升,会一步步将教师从繁重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并给教师所生存的整个教学环境带来颠覆。到那时,可能正如雷·克利福德所言,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
另一方面,我们要摆脱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传统教学质量的思维局限。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教学天然倾向于控制教学过程和压抑学生个性的特征,在技术理性的教学思维指引下,信息技术很容易用于进一步的精细教学,限制学生的自由空间,从而走向与时代要求相反的方向。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应该结合信息技术给整体社会带来的变革趋势,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跳出传统教学体系的局限,重构教学时空,在构建的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超越。
所谓教学惯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学工作而内化生成的关于教学的长期、稳定、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传统的教学环境形成了整体上教师在教学交往中权威化、片面化、单项化和异化的惯习表现。而导学的实施,则仰赖于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需要教师去服务于学生,在平等对话中发现需求和实现引导,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拥有事实上和意识上的平等,也就意味着要打破现有教学环境中教师队伍整体所普遍生成的教学惯习。因而,对这种教学惯习的打破,需要从外在环境和教师反思两个方面入手。
外在环境,包括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是形成教师惯习的外在因素。从制度环境来说,等级式、精英主义的教育制度,使得教育场域中教育权力无处不在,扭曲了师生交往的本来面貌。师生交往中,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只能屈从于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从文化环境来说,我们是一个讲究“身份”的社会,“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观念深入人心,教师对学生的权威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成为文化环境下的天经地义。要想促成师生间的事实平等,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消弭教育权力,加强文化宣传和普及教育,使师生平等和师生对话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一个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而长期奋斗的过程。
教师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审视反思的过程,是为了促进教师对自身惯习的打破,教师反思的主观能动性是打破教师教学惯习的内在力量。教师需要通过对社会现实和职业实践等方面的反思,真切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交往中的过失之处,达到对师生平等理念的真切认同,从而革新自身观念,破除对教师权威的迷信,建立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从而愿意真正去倾听学生的想法与需要,与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互动交流。从内在来看,这需要教师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外在来看,则有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教师教育的发展,这同样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与建设。
科技的发展必然会为社会带来各种各样前所未见的问题,其中尤以对人类道德文化的影响最值得教育关注。科学造物是人类的工具,其是好是坏取决于人类的使用方式。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延展了人类的力量,在提升人类生产力的同时也增加了人类相互分离与毁灭的风险。因而,只有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去挖掘人性的美好,提高整个社会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才能以人性克制科技所带来的危险,保证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从“教”学走向“导”学的过程,也是从知识走向生命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要改变对教学的关注重点,将目光从书本知识抽离出来,关注课堂上活生生的人。教学不能将人简化为知识的容器,而要视人为整体的生命,通过教学去调动每个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在教学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感受人类生命的活力和热情,把教学变成教师与学生生命迸发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要对教学的评价做出相应的改革,在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之维时,也要注重教学评价的人文之维。即在用技术和表格量化学生的行为表现时,也要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感受,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和情感表达,通过对话与交流的方式贴近学生,感知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灵世界,开发教学评价对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
终身学习是指个人要在一生中持续不断地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使学习贯穿人的一生,存在于人生全程的规划之中。要促进教学向导学的转变,必须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首先,终身学习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途径。信息时代的教师不再局限于向学生传授规定好的有限知识,而是指导学生的成长,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保持学习,增长见识,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走在知识与思维的最前沿,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合格导师。其次,信息时代也是知识飞速增长、观念快速更新的时代。导学的实施,要求教师倾听学生所说,了解学生所想,指引学生所行。而年轻的学生往往是社会上接触最新潮知识和思想的“潮人”,教师要想贴近学生心灵,建立与学生的流畅对话关系,做最了解学生的人,就要不断学习,打破自己的惯性和惰性,接受新的观念,走在社会变化的最前沿。最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作为信息时代的指导者,要不断学习新技术,使用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来发展教学,走在教学变革创新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