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钢 曹姬倩蕊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1)
2019 年10 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高校要提升学业挑战度,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严把毕业出口关。这对于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来说,无疑更是增添了心理负担。“学困生”的教育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已成为普通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学困生”的心理成因入手构建符合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的帮扶路径。
为深化对高校“学困生”心理现状的认识,我们以陕西某省属高校全校学分绩点2.0 以下(该校本科生毕业要求学分绩点达到2.0)的学生为样本,设计并发放《高校“学困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调研。最终,发放和回收有效问卷963 份,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个层面调研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着重关注学生在大学期间心理变化的历程和原因,从主、客观两个视角呈现心理现状和意识归属。
(1)高校“学困生”的心理现状。调查显示,高校“学困生”个体层面存在几个方面的心理特点:一是对于学习的认知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有83.0%的“学困生”存在“60 分万岁”的思想;有37.0%的“学困生”存在“读书无用论”的极端认识。可见,社会思潮多样化严重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二是情绪问题突出,自我评价较低。高达85.4%的“学困生”表示上课难以静心听讲,经常出现无思维状态;56.0%的学习困难学生表示面对考试感到焦虑,没有信心。表明大学生在情绪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的引导。三是意志力薄弱,缺乏自律能力。44.2%的“学困生”表示经受不住网络的诱惑,每天玩手机时间高达3-4 小时,10.6%的“学困生”甚至达到5-6 小时。可见,网络环境“双刃剑”的效应失去平衡。四是学习行为怠慢,没有良好学习习惯。82.0%的“学困生”表示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93.4%的“学困生”存在“平时懒懒散散,考前紧抱佛脚”的行为。
(2)高校“学困生”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的综合影响造成了大学生不良心理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业。家庭方面,家庭氛围、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水平和教育方式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人格塑造和行为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及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达72.2%的“学困生”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知之甚少,62.3%的“学困生”家长因自身文化层次缺乏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社会方面,拜金和享乐主义、互相攀比的不正之风以及不正当的网络使用导致当今大学生整体浮躁、面临诱惑较多,难以集中心思于学习,88.8%的“学困生”承认网络上的负面内容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心态有影响;“佛系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方面产生巨大影响,75.3%的“学困生”表现出物质丰富年代“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开心就好”的人生态度。学校层面,高校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让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呈上升趋势;国家倡导的立德树人缺乏专业培训以及难以量化考核等实际情况,都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更是无从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8.6%的“学困生”表示在大学里存在学习难以适应的情况,76.1%的“学困生”表示高中会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但是在大学不会选择这种方式,与教师有距离感。
认知、情感与意志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也是构成人高级行为的三个基本要素,“行”是在“知”“情”“意”基础上的实践逻辑或自然状态,是主观意识的客观表象。要想实现“学困生”帮扶的应然属性,就需要遵循人思想变化的心理历程,把握知行合一的辩证关系,才能建构帮扶的基本路径。
“知”,即认识、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定的功能系统,从而实现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用。认知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认知是情感、意志和行为产生的前提要素,改变学生对学习的错误认知是心理帮扶的首要环节。
“情”,即情感、情绪,是人类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不同的认知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反映,不同的情绪体验又会反作用于认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感知和态度。因此“学困生”心理帮扶要在转变错误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正确认识,达到情感认同,这就需要帮扶者以同理心“注入情感”,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学生内心,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意”,即意志、意志力,心理学将意志定义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力表现了人在活动中所特有的自觉目的性与选择性,表现了人的价值定向判断,体现了基于人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而产生的自觉性。积极的情感激发和鼓舞人的意志,消极的情感阻碍人的意志,意志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也能对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意志力的培养是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主观上产生内在动力并自愿定制目标和实施办法,由被动接受变主动思考,这在“学困生”心理帮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行”,即行动、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知”“情”“意”的外在综合表现。宋代儒学大师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在于行,行动是情感形成和意识转变的基础,也是主观能动性的保障。所以“学困生”的行为帮扶在心理帮扶中也不可或缺。锤炼意志也要从行动开始,在行动中以行育情,越行动情感就越深,意志就越坚定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高校“学困生”的心理帮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扶困先扶志”的核心理念,准确把握高校“学困生”心理轨迹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而针对心理问题症结,运用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教育和实践环节,从遵循个体的心理变化规律入手对“学困生”的心理认知和外在行为的形成过程进行分解,让“学困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于学业和责任担当的认识,进而实现思想和行为的重塑,最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1)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矫正错误认知。高校“学困生”常常存在一些错误认知,例如,他们将失败归因于没有天分或是能力不足,把成功归因于运气,他们常常伴有负向思维,内心持续否定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优点。因此,高校教育者可以运用心理学中的认知疗法,通过谈心谈话、心理团体辅导等活动形式,逐步引导“学困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知,并鼓励其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学会用积极的表述来代替消极表述,逐步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铸就正确的认知。除此之外,结合“学困生”实际,举办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班会、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正确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有效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内化于心,构建正向的学习认识和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困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正确的观念,培养其积极的态度。
(2)赏识教育和科学指导相结合,增强情感认同。教育者首先要调节和和控制好自身的情感,针对“学困生”个人开展一对一深入谈心谈话,结合“学困生”个人实际给予充分的学业指导意见,同时积极联系学生家长,从家庭的层面给予“学困生”关怀以及鼓励,构筑教育合力。针对“学困生”群体,要科学设计和搭建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涵盖理想信念、感恩德育、责任担当、学业指导、兴趣提升等多个方面,引导体验人生和学习的价值、意义,帮助他们感受当前的美好生活,并及时肯定“学困生”的优点以及为此付出的努力,激发出他们自身的情感,并通过系列活动不断正向强化,增强情感厚度,使他们逐步树立积极向上的求知心态,让情感成为磨砺学生品格和意志的驱动力。
(3)惩戒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锤炼意志韧度。在“学困生”的心理帮扶过程中,意志力培养是核心。要让学生情感升华并及时借助意识增强表现出来,进而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和感受,形成长期、稳固的良性闭环。高校教育者要将惩戒教育融入意志力培养这一关键环节当中,用实践实现学生意志与行动的统一,帮助“学困生”实现自我转变。既要安排早读、晚自习、集中辅导等“学困生”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任务,也要科学设计和开展一些磨炼意志的文体活动和实践环节,促使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力量。同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通过实践行为带来的快乐,激起再实践的兴趣。对于必选项目不能够按时完成的学生,要建立惩戒机制,从心理上和思想上引导学生认识问题,使其产生敬畏感。适度的惩戒也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让“学困生”从他律逐步转向自律,不断锤炼意志的韧度。
(4)“知”“情”“意”和谐统一,铸就良好行为习惯。是否付诸行为是“学困生”能否真正实现转化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决定着心理帮扶的效果。因此,高校教育者要运用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和管理举措,例如兴趣探索、学习打卡、定期读书分享、导师沙龙等形式丰富的活动,增加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环节促进高校“学困生”养成热爱阅读、勤于思考、虚心请教等良好行为习惯,通过行为的不断强化,反作用于“知、情、意”,形成良性循环。同时通过“学困生”转化前后的心理测评和行为变化测评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的自我接纳和主观认同,进而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并外化为自觉行动,最终实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