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 韩龙堂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高中地理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地理一直是处于边缘化的学科,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地理课程的重视程度都不高,认为地理这门学科不如其他学科重要,对地理学习的认知依旧停留在考前复习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理教学的良性发展,也束缚了学生在地理学科上的发展潜力,打消了学生学习地理、认知人地观念、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的兴趣。因此,在教育实施全面改革的大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紧跟新课改政策,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单一的讲授理念,逐步建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地和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让学生充分感觉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从而有效缓解高中地理课堂紧张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放松心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敢于提问,敢于交流。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完成课堂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秉承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形式。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教师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并能够理解地球自转带来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换算方法,能够判断出晨昏线。教师可以通过地球仪来展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现象,引导学生正确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演示图,完成课堂内容教授之后。教师选出听课效率较高的学生上台演讲,依据教师提供的教材内容,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给同学们从头到尾重新梳理一遍课堂知识,有效巩固了学生对于本堂地理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帮助部分没有掌握的同学进行二次学习,这样的教学思路,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在增强课堂活力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进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理解的能力,但是高中地理知识相对复杂,理解难度较大,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堂中。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应当依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加强提问环节,增加提问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活力,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活跃性,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地理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课时,本文主要讲述了全球气候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等内容。教师在讲授课堂内容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出气候变暖,如北方冬天下雪的次数和雪量明显减少,而夏天的温度却常常突破40 度,和过去的温度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然后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课堂提问:“同学们,依据你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一说气候变暖的现象有哪些?你觉得人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呢?”通过一连两个问题,迅速引发了学生的激烈讨论,调动了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浓烈兴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并给出指导意见,然后将学生的见解结合课堂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在总结和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地球的人文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辨证能力,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
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具备了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但是有很多地理教师对计算机存在抵触心理,认为使用计算机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觉得没必要使用计算机。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守旧思想,积极克服内心障碍,认真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增强自身多种技能,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给学生营造视觉上的冲击感。教师通过展示地理知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展现了大千世界的美好,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地理世界,培养了学生爱上地理、爱上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人地理念。例如,在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把世界洋流分布图利用多媒体动态地展示出来,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再播放视频短片,一个在美国西部海岸游泳的人,捡到了一个漂流瓶,里面装的是来自马来西亚女孩的信。通过这个短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世界表层洋流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准确认读世界洋流分布图,观察不同海区洋流运动的特点。通过对比和解析,找出共同点和差异,整理归纳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建构洋流分布的理想模式图,探索洋流运动的成因,鼓励学生用风向、地转偏向力等知识对洋流模式图进行印证。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同样的教师带出来的学生,其成绩大相径庭,我们不能忽略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动机、学习风格和理解能力的差距,造成了学习结果的差异。在传统的赶进度式教学中,学习能力强、接受知识快的学生,常常因为教师还在重复之前的知识,处于一种消极等待的状态,而接受知识能力较慢的学生就会吃力地追赶,造成这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和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一视同仁,转变以往的教学进度,依据新课改的大纲内容,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动和学生交流,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学习《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课时,本节课程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解析,要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河流地貌是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掌握流水侵蚀地貌的类型,并能读图分析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进而了解河谷的演变过程,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先进行课堂内容讲解,完成之后,鼓励学生自行分组、自主学习讨论,引导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鼓励优等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同学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辅导角色,给学生讨论的结果润色添彩。在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建立了学生对地理课堂的自信,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体会到了地理学科带来的生活意义,感知到了地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也具备了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摒弃教学旧观念,培养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兴趣,积极设置提问环节,以点燃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适时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一视同仁,要博爱,不要偏爱,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促使学生高效发挥自身潜力,提高学习地理的效率,进而完成高中地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