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舒志定
马克思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视角探讨教育问题,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等教育基本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为破解当前教育难题、建构教育理论提供思想资源。正如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Jacques Derrida)在《马克思的幽灵》著作中宣称“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本期刊发的《马克思的社会阶级论对教育公平研究的影响》和《“教育”如何让“生活”更美好?——重思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两篇论文是对当代社会需要解决的教育难题的主动回应。论文指出马克思教育思想是致力于教育公平和人的美好生活彻底实现的思想与实践,其意义超越了任何一种“国家教育”和个体“成才教育”的教育立场,彰显出当前推进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迫切性和当代价值。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马克思的社会阶级论对教育公平研究的影响》肯定马克思是把社会阶级理论作为探讨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框架,探究了教育公平问题的阶级根源,建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独特路径,是马克思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贡献,成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公平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论文指出当代社会的劳动力结构出现新变化,社会阶级分类也不同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但是马克思研究教育公平问题的思想路线和方法论则得到了传承,形成了诸如惯习理论、编码理论、批判教育学等经典教育公平理论。论文对这些经典教育公平理论异同作了评析,指出惯习论与编码理论侧重对课程知识结构属性的剖析,批判教育学则关注课程内容的意识形态,但是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是阐述教育、社会阶级、权力结构与社会控制的关联性,拓展教育研究的社会视域,而不是纯粹抽象的观念思辨,从而使这些理论对政府制定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产生影响,比如政府采取扩张教育规模的手段,带动向上流动比率,进而达到改善社会公平的目标,这足以反映马克思教育公平理论的影响力。
受“现代科学”“现代职业分工”的制约,教育工具主义和教育功利主义是当代社会出现的又一教育难题。论文《“教育”如何让“生活”更美好?——重思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指出马克思教育思想的贡献在于超越“环境决定论”和“观念决定论”的狭隘教育逻辑,将“教育”视为反映和改变“社会存在”的一种重要关系、机制,以及“人”为实现自身使命的一种“社会行动”。不可否认,现代教育致力于“个体成才”目标的实现,问题是“个体成才”目标受到职业分工、阶层变化(即阶层流动、社会分化)的制约,自然地把“名利地位”等同于“个人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与“人是教育目的”的教育主旨相背离的。梳理考察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马克思“社会教育”的对象,不是“市民社会”中的自私自利的“个人”及其相互关系,而是真正意义的“人类社会”或者“社会的人类”。为此,论文断言马克思非常鲜明的“社会教育”特征的是“重建社会”,而不是为了改变个体的命运,或者仅仅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复制社会。甚至可以将马克思的“社会教育”思想概括为是一种致力于“重建社会”的教育理论,一种已经超越了任何意义的“批判”,一种极力促使现实世界“革命化”的教育理论。也就是说,马克思意义的“社会革命”是为了实现人的本质,促使“人的社会关系”更丰富的实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现实革命”是其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