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台县罗城镇中心小学 陈增海
从内涵上来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进步和成长。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倦怠的思想,教学氛围比较凝重,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新课程改革提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第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使用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以放松的身心状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第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消除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第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始终充满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教学模式,通过游戏教学拉近学生和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和测量》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邮寄信件的活动,在黑板上画上五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并明确所画长方体的各个尺寸大小,将这几个长方体当作邮箱。每个邮箱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都是不同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分别计算出两个长方体的体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学习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基本思想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数学学习不能够局限于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应用数学观点和数学方式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布置内容,应用新教学大纲的教学理念创新使用教材。比如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内容的时候,在计算图形表面积的时候没有要求学生按照生硬的模板要求进行计算,而是在教学的时候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校庆的时候学校准备让各个班级开展粉刷墙壁的操作,那么在开展这项操作的时候有哪些地方的面积是需要计算的?又是应用怎样的数学公式进行计算的呢?”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开始思考怎样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经过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得出最终的结论:需要对教室中的五个墙面开展粉刷操作,特别是要将上下左右的几个部分刷满。另外,在刷墙的过程中还需要去掉教室门窗表面积。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数学教学成效。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智力活动主要是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一个动手操作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主独立学习和观察,将课本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学生认识加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他们身边的物品提出可以应用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主张。在学习“位置和顺序”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并应用前后、上下、左右的词语来说一说景物的位置。
教学前教师要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产生想要了解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心理,由此为这节课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分数》时,教师通过拍掌的方式表示苹果的划分数量,将两个苹果分给两个学生的时候,每个学生能分到几个?将一个苹果分给两名学生的时候,每名学生能分到几个苹果?教师利用学生以往的认知特点,先按照整数的个数平分苹果,之后以分数的方式平分苹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这节课所学的分数知识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呈现给学生,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各个数学知识的关联,另一方面还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数学课堂实践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数学具备抽象性的特点,数学原理往往需要教师理论讲解和渗透,但是这种讲解方式往往很难被学生理解。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比如在讲分数一课时,很多学生对分数这一陌生的概念难以有效理解,由此会严重降低学习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第二节课程开展的时候为学生准备许多画有圆形的卡片,让学生借助尺子对这些卡片进行平分处理。教师让学生将圆看成一个整体分母,让学生以彩色笔涂格子的方式将分数表示出来,经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对分数的学习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要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在遵循学生个体学习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管齐下,从而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