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观” 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取向

2020-01-09 18:41李淑英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学作品文学

李淑英

(山西省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7)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人文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文化自信的形成与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大文学观” 主张摆脱 “纯文学观” 的桎梏,将文学当作一种 “文化存在”,在宏观的大文化视域下对文学进行分析、研究。鉴于此,应积极运用 “大文学观” 的思维,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说,我国大多数高校并不重视大学语文这一课程,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学语文并非专业课,表面上来看不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及未来就业提供帮助;另一方面,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学中普遍缺乏趣味性、缺乏新意,延续了传统教学模式,将重点放在对文章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以及文章中的字词、语法、修辞手法的分析上,将具有丰富内涵、寓意的文学作品分解成了大量的知识碎片,导致大学语文这一人文课程丧失了文化品味,变成了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的鸡肋[1]。面对这样的现象,应借助 “大文学观” 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使 “大学语文” 课程变成富有趣味性和文化品味的课程。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 “大文学观” 的作用

运用 “大文学观” 的思维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对 “大文学观” 的作用进行仔细分析。“大文学观” 主张,在文化背景下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考察,同时要以独特文化视点、博大文化胸襟来研究文学。对大学语文教学来说,“大文学观” 的思维及其观点有诸多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提出了新的文学研究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中,以往所崇倡的“纯文学观”,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看作 “小文学观”,其主张纯而不杂,使得文学阐述时方法过于单一、视野过于狭小[2]。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大学语文教学中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时候侧重于思想内容、时代背景、艺术特色、作家生平及后世影响,没有从文学发展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层意义、多维形态的深度阐释,缩小了文学的丰富内涵。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 “大文学观” 在文化背景下对文学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摆脱 “纯文学观” 所采取的文学内部研究方法,实现文学研究内容的丰富、边界的扩大,能够使学生在阅读、阐述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文化知识的丰富、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可更全面地阐释文学作品

“大文学观” 继承了文史哲不分家这一 “杂文学观” 中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即将研究的视角拓展到三者之外的其他学科领域[3]。同时,相比文学史综合研究方法,“大文学观” 所提倡的文学研究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其并非是对政治、社会风潮、制度、经济、哲学思潮等关系到文学发生、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罗列,而是将这些文化因素与文学有机融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体,并探寻它们之间的深层联系,从而将各种文化因素、思维当作文学研究的一种手段、方法或者视角,把文学放到文化的整体存在、深刻层面上进行深入、广泛挖掘,从而可以将文学作品阐释得更加深刻、更加全面[4]。

三、“大文学观” 视野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取向

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 “大文学观” 的思维进行改革与创新,应正确认识 “大文学观” 所提倡的文化研究方法,来对大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正确解读。“大文学观” 主张在宏观的大文化视域下对文学进行分析、研究[5]。鉴于此,政治、制度、语言、民俗、哲学、艺术、历史、宗教以及衣食住行等生活文化均能当作文学研究的切入点。下文笔者以语言、民俗、哲学、宗教为例,将其作为文学研究的切入点,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一)语言

以《红楼梦》第三回为例,其讲述的是黛玉初进贾府。站在语言文化视角,可以通过王熙凤的语言来对她的性格进行分析。第三回中是这样写的:“(王熙凤)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单看语言内容本身,这些问语显得王熙凤非常细心、仔细、周到,对黛玉充满关怀、爱护之意。但从语言文化学上看,询问有真性、假性之分。其中,真性询问往往指向明确、目标单一,且语速适中、平缓,并要有适当的停顿,以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被询问者给出反馈;假性询问与真性询问是相反的[6]。从这一角度考虑,王熙凤虽然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但却指向不明、目标杂芜,且语速非常快、毫无间顿,没有给对方留出任何思考、回答的机会,是典型的假性询问,并不是真正地关心林黛玉,可见王熙凤的虚伪性。

(二)民俗

以贺知章(唐)的《咏柳》为例,从民俗文化视角对其中的修辞进行分析。诗中,“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一句,将 “春风” 比喻成 “剪刀”,富有新意及趣味性,从古至今广受好评。但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便会发现,这一比喻实际上是以当时的流行习俗,即 “裁剪迎春花树” 为背景而创作出来的。“裁剪迎春花树” 这一习俗指的是,用彩绢来制作被称为 “宜春花” 或 “彩花树” 的迎春花树,是立春日来临之时的常见迎春活动。唐代很多诗人的诗词中都提到了这一活动,如宋之问的《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刘宪的《奉和立春日内出彩花树应制》等。由此可见,在唐代的时候,可能存在用碧绿的彩绢制作而成、用剪刀裁制而成的 “万条垂下绿丝绦” 的柳树,而贺知章可能是用当时人们常见的 “彩花树” 来比喻真的柳树。当今社会,立春日“裁剪迎春花树”的习俗已经消失,因此会认为《咏柳》中的用词、修辞特别新奇。

(三)哲学

以曹操(东汉)的《短歌行》为例,从哲学角度,具体来说是儒家文化视角,对其中的 “求才” 思想进行分析。诗词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用“乌鸦” 来代指人才。当今社会中,乌鸦在人们的眼中是不祥之兆,因此学生很难理解;但在汉代,乌鸦通常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传说乌鸦有反哺之性,因此其成为儒家孝道的象征,而汉朝是以孝治天下,因此乌鸦有着神圣的地位。山东嘉祥武氏祠东汉画像石中,便有很多画像是宣扬孝子行孝的事迹,其中一幅中孝子便被画成了乌鸦的样貌。从这一角度考虑,就不难理解曹操在《短歌行》中所表达的意愿便是求 “儒” 若渴。

(四)宗教

以韩愈(唐)的《师说》为例,从宗教角度,具体来说是佛教文化视角,对其中 “解惑” 一词的含义进行解读。《师说》中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教师职能给出了经典论断。其中,“传道受业”与“教书育人”的意义大致相同,很多人对“解惑”提出了疑问。显然,“解惑”中的“惑”并非“道”“业” 之中的内容,“道”“业”之“惑”可在“传道”“受业” 时解决。同时,韩愈接下来对“惑”进行了反复强调,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等等。实际上,“解惑” 与佛教有关。“惑” 在佛教文化中指的是,由于俗世的诱惑而使人产生的一切烦恼,如“惑得”“修惑”“理惑”“思惑”“见惑”“惑障”等。从这一角度考虑,有的研究学者认为,《师说》中的“解惑”与禅宗的“迷惑”相同,与之相反的便是“悟解”。由此可见,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教师除了“传道受业”,即“教书育人”之外,还要承担“解惑” 的职责,即引导学生开释由于受到世俗欲望、名利、贪念等而出现的心性、心智上的迷惑。

结语

“大文学观” 主张在宏观的大文化背景下对文学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提出了新的文学研究方法,还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阐释文学作品,为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思维与支持。基于此,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运用 “大文学观” 的思维,在语言、民俗、哲学、宗教等文化视角来开展文学研究,从而推动大学语文教学趣味性及文化品位的提升。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