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雪,何菊英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广元 628000)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中曾指出高等学校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辅导员。辅导员应该是学生管理工作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2]。辅导员多重的身份及角色的定位使其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在大学的立德树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仲提出:“德以合人,量能、谋德而举之”。老子提出:“重积德则无不克”。《左传》亦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即立德、立公、立言为之三不朽。可见,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德行”。外国文学家但丁曾说过,道德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可见立德是人类的共识。“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什么比教育人、塑造人更值得思考。“树人”是一个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过程。“立德”强调的注重道德修养的养成是前提,“树人”强调的是全面能力的提升是目标。因此立德树人是衡量人才、培养人才的标准和关键。于高校而言,“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就是关注学生道德修养,注重综合素质提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
辅导员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践行者,大学生是其培养的对象,辅导员的言行举止、学校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对学生品行道德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观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外部因素的干扰、多元文化的冲击,当学生遇到感情、学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的时候,容易迷茫、目标模糊甚至走向极端。辅导员作为“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是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信任的人,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和有效处理遇到的问题。通过宣讲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性,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达到树人的目的。
辅导员角色的定位确定了其工作的繁杂性,比如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班团建设、班风舍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处理、安全禁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等,通过辅导员全程参与式的管理来得以实现。而高校德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在理论层面的宣讲,而是要让道德之花落地生根,让学生真正掌握与道德相关的判断标准,发现世界的真善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而这仅依靠学生自身是难以达成的,所以需要辅导员深入学生之中,通过持续不断的参与式管理,及时地发现与调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熏陶、强化,使大学生逐渐规范自身道德行为,提升道德修养。
立德树人的过程对教师而言,就是言传身教、行为示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的精神财富,还要对其良好品格重塑。“向师性”是学生的特性,所以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工作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具有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的辅导员要注重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好示范作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去感化学生、影响学生,进一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获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当遇到困难时,学生才会主动向辅导员倾吐、向辅导员寻求帮助与支援,辅导员才能更好地捕捉引导学生思想意识的锲机,进一步进行思想引领,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学生行为的管理者、学生心理的辅导者、学生道德的影响者,所以辅导员要保证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过硬。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同时,更要不断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这根准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自身的政治意识,提升政治素养,做一名有信念、有理想、讲大局、能作为的学生工作者。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和升华理论,让我们对理论的理解达到应有的深度,使我们所学的理论真正用到实处,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大学生。
“立德树人”是教之本,师之范。历代以来,所有受人敬仰的教育工作者都有很高的德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会通过其言行体现,高校辅导员由于其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与学生的接触非常密切,其言行将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辅导员应注重自身师德修养,端正品德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崇尚道德高尚的人、向往道德高尚的人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共性,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新进辅导员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一大助力。辅导员工作繁杂而艰辛,班级日常管理、学生奖勤助贷评比考核、心理健康、就业创业指导、学生党建团建等,“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还需提高警惕”,这就是辅导员工作的真实写照。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这就是辅导员的责任。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责任和热情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正确面对学生工作,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真心地关爱自己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只有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获得学生的尊重,将学生工作真正做实、做好,获得职业自信心和归属感[4]。
辅导员的工作千头万绪,杂乱无章,要将这些工作条理化,做到有头有绪,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研读思想政治教育论著,关心时政新闻,学习现代管理学知识,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培养人文科学素养,合理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根据现实情况,研究学生工作,善于反思,实时总结,掌握新规律,解决新问题。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拓展学习途径、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个性张扬、思想独立、对逆境心理承受能力差是95后、00后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特征。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部分学生患上抑郁症,时常焦虑、烦躁不安、缺乏安全感、依赖性强,这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焦虑。加之互联网迅速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深刻地改变着当今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因此,辅导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创新,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工作方式,充分借助新媒体手段,拓展教育渠道,以“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让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接收辅导员的思想引领,让德育理念走入学生的心里,让立德树人的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