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晨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体育产业是指一切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体育生产经营活动[1],包括体育用品生产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咨询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等[2]。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丰富化,同时也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不断增加,促进体育产业不断发展,规模日益扩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在促进城市发展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以马拉松赛事为例,研究体育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同时提出促进体育产业良性发展和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未来的体育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在当前体育产业的众多业态中,与城市发展最为密切的就是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而其中尤以马拉松赛事以其大众化、参与度广等特点,成为众多城市发展体育产业的首选。马拉松赛事是一项历史悠久、参与度极广、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田径运动项目之一[3],在全世界的影响力都很大。该项运动所需的专业设备少,对项目运动场地的要求不高,对参与者的要求也较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各个城市逐渐兴起了举办马拉松赛事的热潮,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展示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名片。据中国田径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马拉松规模赛事已达到1581场,参与人数583万人次,覆盖范围包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0多个城市。
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的一部分,能够极大地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能够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马拉松运动的参与者大部分也兼有旅游目的,而马拉松赛事的宣传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举办地旅游,带动餐饮、购物、景区消费等的发展。另一方面,马拉松赛事也能够促进马拉松赛事相关产业的发展,虽然马拉松赛事专业要求较低,但是参与者也会以马拉松赛事为引导,激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从而拉动体育消费,成为体育培训、体育产品的实际消费者[4]。与此同时,马拉松赛事还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吸引广告商、赞助商等,并适时地将马拉松赛事与招商引资、商贸交流等相结合增加对当地的投资,从而多方面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以无锡马拉松为例,作为国内金牌级马拉松赛事,吸引了比佛利、怡宝、京东体育、亚瑟士等各类企业进行合作,同时与多家酒店合作推出锡马商旅服务,覆盖临近锡马起终点、商圈及交通枢纽的,不同档次的酒店,为马拉松选手提供量身定制包括专享早餐、大巴送赛等的专属服务,带动酒店、餐饮等的发展,在赛前备战阶段,推出各类抽奖活动,激发大众以参加马拉松为目的进行体育训练,从而带动体育消费增加。
通过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能够很好地激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培育群众体育兴趣爱好,进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大量参赛者涌入举办地,能够激发居民的城市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自觉地提升自身素质,展示良好的市民形象,通过马拉松赛事串联城市文化景观,展示城市文化底蕴,能够提升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增强与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以郑开马拉松为例,自2007年创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3年,该赛事以打造国际一流的马拉松赛事为目标,结合中原城市特色,展示了河南神秘的东方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郑开两城的城市精神[5]。同时,在活动中以传播爱心为理念,每年在赛事中都会邀请感动中国人物、马拉松爱心大使、慈善组织、全国劳动模范等,参加赛事点火、送爱心等活动,并招募大量志愿者进行路线指引、休息区发放物资等,激发广大参与者及人民群众关注慈善事业,培养贡献社会爱心意识。郑开国际马拉松赛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先后与新加坡、台北马拉松组委会,就赛事推广、互派优秀运动员等项目达成合作,组织跑友团跑出国门,通过与世界诸多城市马拉松赛开展合作与交流,建立长期、有效和多方位的合作模式,扩大郑开马拉松的影响力和辐射效应,不断丰富马拉松赛事的精神文化内涵。
在全球经济日益联系紧密的今天,良好的城市形象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是良好的展现城市风貌的机会,通过线路设计,将城市中的旅游景点、标志性建筑、大型活动中心等串联起来,展现城市的景观及文化底蕴,通过参与者、网络平台、赛事转播等方式将城市的风貌展示给大众,提升城市形象。通过马拉松赛事举办,吸引参赛者和马拉松爱好者以及游客观光等,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重庆马拉松赛事为例,在线路设计上,选择紧邻长江的南滨路和巴滨路一线,沿途经过朝天门大桥、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菜园坝大桥、鹅公岩大桥,沿线可见重庆江南体育中心、重庆大剧院、长江索道、喜来登大酒店等标志性建筑,距离主要景点一棵树观景台、重庆游乐园、鹅岭公园、南滨公园等距离较近。通过马拉松赛道设计,完美地展现了重庆市的山城、桥都的特色,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展示重庆良好城市风貌的一张名片。
体育产业,特别是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较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如果在赛前准备、场地设置、安全保障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举办大型赛事反而会适得其反,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对城市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以马拉松赛事为例,主要体现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对组织者管理能力的负评、对城市的负面宣传等。
马拉松赛事以其较长的线路、参与者众多等特点,可以成为展示城市良好风貌的重要活动,但是多数专家则认为马拉松赛事会影响到城市环境。在马拉松比赛期间,不可避免地要封闭场地所在的城市主干道,加之交通分流,会造成城市多处发生交通拥堵,增加居民出行压力。同时在比赛时,包括市民观众、参赛者、志愿者及裁判员等数万甚至数十万的人口同时集聚,会对场地附近的垃圾清运、公共设施使用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如厕难、垃圾遍地等问题频出,影响市容市貌及群众观感。
马拉松赛事虽然对参与者的专业性要求较低,但是由于参与者众多、路程较长、行业规范不健全等,对于组织者的组织管理能力形成了巨大的考验。目前,放眼全国的马拉松赛事,竞赛组织风险存在着普遍性、多元性、客观性的特点[6]。由于赛前对赛事规模、选手筛选、组织运筹等方面缺乏把握,应急管理及应急防范能力不足,医疗救助不到位,以及人群聚集时容易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交通事件、治安事件等[7]。据新京报报道,2014-2016三年间就有14人在马拉松赛期间猝死,固然有参赛者自身对自己运动能力的错误估判,也显示出了组织者在赛前对于选手的筛选、体检项目筛查等方面没有组织到位,且现场救援迟缓。又如2018年举办的首届菏泽马拉松比赛,虽然成功,但是“一场马拉松瘫痪一座城”,市民却怨声不断,事先没有做好市民协调工作,比赛当天路线设计不合理,且恰逢清明假期,道路拥挤,交通瘫痪,市民出行严重困难,显示出了组织者办大赛经验不足的缺陷。这些都可以通过赛前的良好筹备得到避免,但是目前国内的马拉松比赛处于井喷式发展状态,各地只看到马拉松比赛带来的城市影响力、城市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优点,却没有评估自身举办大型群众性赛事的能力,组织不到位,应急跟不上,忽略市民感受,导致一系列负面事件,将马拉松赛办成了群众怨声载道的恶性事件。
马拉松赛事对举办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可以起到独特的促进作用[8],目前多数举办地城市在举办赛事过程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忽略市民主体感受、意外事件时有发生、环境污染严重、交通运行压力突增等。在举办大型赛事时,必须重视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组织与人员管理方面,对参赛者资格及身体状况严格审查程序,参赛者提交体检报告,提高组织者与志愿者整体素质,提高专业化程度;积极发展与当地特色结合的体育赛事,创建体育文化与品牌,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宣传城市品牌形象。
组建高度专业化运行团队或组委会,利用官方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公众号、权威媒体等多途径宣传赛事,使市民能够全面了解体育赛事,提高影响力,扩大参与度,吸引更多的赞助商参与热情,促进赛事的营销与推广程度进一步扩大,充分挖掘市场潜力。
结合城市自身特点,通过控制赛事规模、丰富赛事形式、提升赛事规格、优化比赛线路等途径打造适合自身的赛事品牌,并结合市民、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需求,提高各方面的参与热情,为举办好赛事形成合力,逐步打造品牌赛事,提升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