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瑞,杜育红,许 磊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 100102)
当前,在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人才的培养自然是重中之重。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职院校当然肩负重任。然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却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随着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质量在不断下降。二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结构比较复杂。按照生源的毕业类别划分为普高生、职高生、中专生、技校生,按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水平划分为深造进取层、就业发展层、学业维持层。虽然都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学业水平却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文化基础好、高考成绩相对较高,动手能力却不强;有的文化基础不好、高考成绩差,但动手能力强。如何针对这些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进行差异化人才培养,便成为摆在高职院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近期,我们完成了《高职院校分层分类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这一课题,在进一步厘清理论逻辑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实践的启发。下面,就从素养的视角来浅析高职院校分层分类人才培养。
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是基于素质而超越素质的,更强调修炼、养成等动态结果。素养包含的内容很多,但也很难精炼地概括完全。这里主要是指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自身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把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归纳出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我们依据对部分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的调研,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建立素养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具备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仅是适应工作岗位的基础,而其具备的职业素养才是干好工作、干成工作的保障。俗话说:“素质有高低,能力各不同”,当今的高职院校生源构成复杂、层次各异,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模板,同样的要求,培养出相同规格的人。
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素质、能力、兴趣、追求的学生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关注发展,最终实现“人尽其才”。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层面发展的施教对象,素养教育的重点也应不尽相同。素养教育就如同计算机软件及系统的底层代码编程,所有后续的“应用”及“演变”,都是源自于基础。素养在高职院校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中的立足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在人类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过去的单一的专业化人才向如今的复合型人才转变,综合素质也就成为人才竞争的基本条件。不论研究型大学培养的理论研究型人才还是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要求来说,“立德树人”是根本、是核心,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看,我国人才培养肩负着共同的历史使命,培养方向事一致的。从素养的涵盖范围看,基础特征也是一致的。因此,分层分类与通用性人才培养并不矛盾,素养教育理应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正是在大的人才培养框架下给出了参考标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既适用于研究型大学,也适用于高职院校,甚至对于中、小学也同样适用。素养教育不是特定阶段的“功利主义教育”,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贯穿人的成长、发展全过程的,这些素养是人类自身和社会对于个人发展的共同追求。
高职院校实行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是基于现实中受教育者对于个性化培养的需求,经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逻辑走向。素养教育与知识、技能传授一样要服从、服务于个性化人才培养,正所谓,“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偏好、个性、适应性,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用“同一把尺子”丈量所有人。素养教育就是要针对“不同的病”开“不同的处方”,扬长避短,在人才培养总的基础要求下,划出重点而针对性施教。对于“学有余力”,喜欢研究,有进一步深造意愿的学生,就要在人文底蕴、理论基础、学科前沿、视野扩展等方面加强培养;对于“成绩一般”,喜欢“动手”,关注技术技能在行业应用的学生,则重点要在职业道德、流程规范、技能行为、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培养。这部分学生也是高职学生的主体。而对于“学习吃力”,不思进取,完成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当然要在价值追求、遵规守纪、时间管理、学习能力等方面强化塑造。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物质丰盈极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内部空间的挤压都迫使供给方不再只局限于已知需求的满足,而是要进一步拓展空间,进行具有前瞻性的需求挖掘和创造。过去以需求为导向即“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供给行为,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剧烈变化的时代。教育也是如此,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两各方面,一样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适应当下环境。教育从来都是服从于统治阶级的,当前的中国,教育就是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育供给侧改革所强调的是人才培养实施主体一方发挥作用,在知识和方法的给予同时,更要加强素养提升计划对于教育功能拓展、教育作用延伸的积极影响。受教育者因个体差异,对于自身认知存在偏差和不足,就需要用国家意志和目标来整合这种主动行为,在受教育者明确的需求基础上,综合基础素质、个人发展、社会要求三个维度考量,通过启发、教育、引导对学生进行再塑造。从这点上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浅层需求催生的满足手段,更重要的是开发与创造出指向性需求的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在分层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学生素养教育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与高职学生的类型特征相适应,二是要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相适应。
自古以来,“因材施教”一直是学校教育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以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一直是人才培养的指导原则。但个体成长成才从来都没有统一定义和规格,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是成才的体现,成功获得学业深造的机会也是成才的体现,为实现理想走出舒适区勇敢创业更是成长成才的最好证明。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复杂,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迥异,专业特点各有差别,如果采取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很显然不现实,也不符合人才培养的“百花齐放”、“不拘一格”。所以,素养是具有个性化属性的概念。
素养教育与高职学生类型特征相适应还要建立两个维度的联系:
一是,要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联系。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具体特点,联系其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有侧重的切实可行的素养提升计划。不同专业面向不同的职业岗位,岗位要求的不同,就需要分别制定不同的素养教育方案。
二是,要与学生的结构紧密联系。高职院校的生源差别较大,比如,普高学生与中职学生在行为养成、职业认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北京生源与京外生源在文化基础、思维模式等方面大不相同。在校期间,学生学业水平的高低导致生涯规划和目标取向各有不同。因此,实施素养教育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兴趣爱好等的不同。
在今天普通高校扩招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之所以还能求得一份生存空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虽然在理论基础方面比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有不足,但他们更精于具体工作岗位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实践中的应用。所以,在人才素养的提升方面,也应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相适应。不求“高大上”,但求“接地气”。
此外,高职院校还要根据专业的特点、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等情况,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素养培养目标和内容,并在具体的分类培养中一边实施一边改进。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发挥各部门的育人主体功能和课堂教学及各项教育活动的重要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素养教育全过程,打造“互联网+素养证书”的工作新业态。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生素养评价的智能化、数据化、可视化, 及时掌握学生素养整体趋势和状况。推进“供给侧”改革思路重新搭建并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架构,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改革,助力各部门、各育人方面形成合力,聚焦人才培养,最终保证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
素养是学生未来立足社会、成长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培养,使其能够较快适应社会,适应岗位,胜任岗位。建立素养指标体系,明确学生素养的核心指标,是实施素养证书的基础环节。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高职学生发展特点,将学生素养指标划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理想、道德、技能、行为。
根据前期调研和分析,根据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目标,从理想、道德、技能、行为四个方面提炼出学校学生教育培养的核心素养指标,进而建构学生素养指标体系。
围绕如何培养人,如何责任到人,从理想、道德、技能、行为的培育和养成导向出发,按照素养指标体系的分类,同时结合工作开展实际,将核心素养分配到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等实施主体,负责具体落实素养证书相关工作的工作设计、培养实施、考核评价等,推动学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改革,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根据学生素养指标结构划分和学校工作开展实际, 确定全年共开展活动数量,并建立素养证书实施主体及培养矩阵。
结合学生素养培养对应关系以及工作开展特点, 将学生素养具体培养路径划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课程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岗位模块、拓展模块。
1.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实现学生素养培养的课程、报告、讲座、培训等环节。
2.基础模块,主要包括日常教育活动、竞技比赛、志愿服务、社会工作、国际交流等方面。
3.专业模块,主要包括专业能力证书、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技术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等方面。
4.岗位模块,主要包括学生在企业实训和顶岗实习、实习实训与职业体验中表现出的职业素养及综合评价。
5.拓展模块,主要包括学生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和取得的成绩、资格资质等。
建立素养积分体系。将核心素养指标通过素养积分的方式进行转化,根据不同培养路径和实施过程进行项目化管理,将每个核心素养指标设定分值,并划分为不同积分档级, 从而初步建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积分规则。
1.成立学校学生素养证书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二级教学单位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学生处。
2.各教学单位成立学生素养证书工作认定小组。由教学单位党政负责人任组长、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为成员,具体负责本学院学生素养的认定工作。认定小组下设联络员,由年级辅导员担任。
3.素养证书实施比重。在实施素养证书实施的过程中,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单位分别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服务管理项目,职能部门承担的比重大一些。
4.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双线同步运行的闭环式评价体系。一是以情感的、艺术的、时尚的方式,构建以素养积分为核心、以证书、证明、证章等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二是以基础课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等课程为主渠道的学业成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5.分层分类认定赋分,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分层次、分类别、分年级、分主次的有序开展、有序认定,每个核心素养的培养实施按照“谁主办、谁组织、谁认定”的原则推进素养证书工作实施,并制定具体的赋分原则。
1.平台架构。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基于PC端和移动端,计划搭建“互联网+职业素养”的信息化平台和学生素养成长发展大数据系统。移动端主要是依托微信平台,设置学生、教师、企业和社会(家庭)四个入口,全面系统记录、呈现学生素养状况。(1)学生端:可以实现资料上传、领受任务、综合查询、数据分析、自我诊断、我的空间等功能;(2)教师端:可以实现任务发布、审核赋分、综合查询、数据分析等功能;(3)企业端:可以实现素养评价、综合查询、人员招聘等功能;(4)社会(家庭)端口:可以实现综合查询、风采展 示等功能。
素养证书实现了对学生素养评价的科学高效,也实现了素养培养和评价的可视化、网络化、数据化和科学化,为学生素养成长的自我诊断和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直观的依据,让家长、社会看到职业教育的作为和价值。
2.平台运行流程。(1)任务发布:项目实施主体发布任务,明确参加范围和相关要求;(2)查看任务: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平台接收查看任务,线上确认参加相关培养项目或活动,线下提交参与项目或活动的相关证明材料(证书、证章等);(3)审核确认:项目实施主体对学生提交相关证明进行单一审核或者批处理,平台会根据评价指标给予相应素养赋分;(4)数据汇总:素养证书平台将按照学生操作情况,完整记录学生素养培养提升轨迹、生成分析报告、呈现个人排名等;(5)分析运用:学校领导或相关部门可以随时调取学生素养整体统计分析数据,指导和改进教育教学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