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及应对策略

2020-01-09 14:26姜晓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复学师生防控

■姜晓静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广元 628017)

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经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浴血奋战,这场“战役”才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根据国内专家对于疫情的科学研判,很多中小学校、高校已经全面复学。由于高校特有的属性,具有流动频繁、人群集中、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在疫情防控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为守住校园净土,保护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文件要求部署,结合当前高校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总结高校开学后的组织管理困境,提出疫情防控的应对策略。

一、高校复学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高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周密部署,采取坚决有力举措,切实做好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把学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虽然当前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遏制,为高校复学赢得宝贵的时间,但是高校复学面对的疫情威胁依然存在。高校不同于中小学校,学生大多是本地人,学校可以根据本地疫情决定复学时间,高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甚至不同的国家,对于疫情的把控相对困难,只能根据全国疫情控制的大环境谨慎决定复学时间。高校在管理上并不像中小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复学后高校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统计数据显示[1],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其中高校(含大中专院校)共计1.286万所,在校生4386.29万人,在校教职工355.38万人,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97713.56万平方米[2]。我国高校面临着人口基数大、单位面积内人口聚集严重、牵扯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等困难。学校防控能否成功关乎疫情防控的全局,是下一步“战役”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做到“早部署、早排查、早引导”,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师生安全[3]。

高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在应对疫情时具有社会敏感性和主体活跃性等独特属性[3]。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始终受到政府、公众和媒体的重视与关注。在疫情防控中,高校不仅是全社会防控疫情的基础组成单位,还承担现场救护、疫情科研等重大攻关任务,需要付出百倍努力,确保防控和发展“两不误”,赢取防控疫情和办学强校“双胜利”。2020年1月22日,教育部和各级省委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引起高校管理层的极大重视,并且果断采取相应措施,为新学期高校复学做最大努力。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控制,由于高校复学学生在校期间不可控因素较多,使其成为最后复学的一批学校,体现了高校复学的困难程度。基于此,高校疫情防控至关重要。

二、高校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的困境

1.疫情影响广泛性

疫情的影响波及范围较广,传播迅速,传播过程不可控因素较多。另外,我国高校普遍实施学生集中住宿统一管理,在卫生疾病传播时容易形成聚集性暴发。一旦疫情在高校蔓延,不仅影响师生安危,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而且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和社会反响。如再与某些外在因素互动,更会产生“溢出效应”和“叠加效应”,扩大危害广度,提升危害强度,波及同城其他高校甚至全国高校,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

2.内部管理复杂性

高校组织结构具有高度异质性和“松散关联”的特点,表现为垂直分化程度低,各个院系相对独立,权利关系相对模糊,教学、科研、后勤等不同系统和部门既相互依存,又在功能、定位和工作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在高校日常管理中,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宏观上、整体上可持续发展,但在疫情暴发时,就可能导致部门责任划分不明、防控沟通联系不畅、时间节点把握不准、处理意见各执一词等问题出现,影响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同时,高校周边人员构成复杂,师生员工、家属商户混杂而居,也给各项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3.师生群体敏感性

高校是高知识群体集聚的场所,师生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快,思维活跃,嗅觉敏锐,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当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发生时,高校师生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如果因为某一高校在疫情防控工作没有做到位的情况下,出现群体事件就会引发本校师生极端的思想和行为波动,而由此引起的全国高校连锁反应将会不可控制,对于高校的声誉影响较大,这也是高校面临的困境之一。

4.工作部署细致性

高校打赢疫情防控战役必须要有自上而下的周密布置,工作更要做到细致周全。学校的部门很多,在具体任务分工上要明确。从学生、教师、教辅人员、领导到物业、校医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各自职责的划分要明确到位,任何一个工作“死角”的出现都有可能导致全线防控崩溃。尤其是对于学生外出的管理,高校学生不是封闭式管理,学生可以随意走出校门,甚至有些同学出省出国,部分高校留学生的返校更可能存在境外输入风险,这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困难和压力。

三、疫情防控工作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

1.树立指导思想,坚持工作原则

高度重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上来,周密部署,采取坚决有力举措,切实做好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工作原则上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巡查,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发现疑似症状迅速切断传播途径,严禁在学校传播和蔓延。由于高校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复学后高校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医院等相关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落实防控措施。如在学校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处理,追根溯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2.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内容

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总体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成员应由各二级学院(各系部)、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以保障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具体工作内容应涉及到几个方面,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新型冠状病毒的应对措施及应急预案,严密监控高校开学后师生员工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情况,并适时做出预警,指导全体师生和工作人员进行防控知识讲座,邀请心理方面专家对师生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意识形态的重视,学生返校前有关部门要督促落实各项应对疫情的具体措施,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策略,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等网络渠道进行安全提示,开展线上和线下的健康安全教育,宣传普及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积极引导师生做好日常防控工作、密切关注学校所在城市及国内外疫情发展趋势,必要时教务处根据假期网课进度对教学安排做出适当调整、做好每天学生身体监测、登记、报告、安全保卫、消毒、后勤保障等工作。

3.严格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职责

高校应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对在开学前期出省或者境外入学人员进行严密监控,在第一时间报送后勤保卫处,同时密切关注人员状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不得漏报、瞒报、误报。对于疫情严重的各省份区域师生,做到实时检查、实时关注、早发现、早处置、早报告,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师生及时通过各级传达报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进行备案。

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1)学校办公室:针对发现存在的师生异常情况立即报送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上级单位领导到校的接待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深入进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病毒防治知识,引导师生遵守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消除恐慌心理。做好校园网涉及此次事件的舆情、舆论的监控和管理工作;需要时做好媒体应对和网络辟谣的相关处置工作。(2)学生工作处:负责监督检查各二级学院(各系部)学生防控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督促整改落实。(3)教务处:根据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的进度,对于学期教学作出相应调整。对于每学期的学生补考及各种类型的考试,要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总部署,切实做好教学相关工作。(4)后勤保卫处:负责学校整体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负责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负责落实防疫物资的储备;加大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校内外隔离点;对自疫情较重区域返回的师生给出隔离和观察建议;加强对出入校门人员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坚持出入校门人员体温检测制度;校医务室负责转诊、消毒和隔离病人,按照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要求,储备一定数量的防护用品;与上级卫生防疫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在业务上获得更多的指导。(5)各二级学院(各系部):负责落实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各项工作的开展。通过多种形式,协助做好学生和家长疫情防治的宣传教育,帮助师生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范知识,引导师生科学做好防护,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学生每日监测、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工作;严格控制学生外出,做好学生外出返校后的跟踪监测,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

四、高校疫情防控的应对策略

1.加强人员培训,开展体温监测

学校要组织校医、教师、食堂、宿管人员及各处室负责人员学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疫情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和各项制度,增强法制观念,依法依规开展科学防控。与此同时,学校要密切监测师生员工的健康状态,落实晨晚检制度,每日早晚两次监测体温,并做好登记。体温超过37.3℃的发热者需到学校临时隔离观察场所进一步问诊,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置。校园医务力量薄弱的学校,有针对性地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要合理利用社会公共医疗资源,加强与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的联系沟通,及时指导学校的防控工作。

2.严格把控课堂,注重通风消毒

学校要严格把控课堂,以减少密切接触为目标,尽可能减少聚集活动规模、次数和时长。严格控制参加人数较多的会议、教学科研、文化体育、交流出访、竞赛、考试等聚集性活动。认真执行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每天安排时间将学生因病缺课信息上报并查明原因,预警信息要在24小时内完成。对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的学生,要及时到定点医院就诊,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新冠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隔离消毒工作,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向教育局和疾控部门汇报。学校除了要求学生坚持正确佩戴口罩外还要加强重点场所通风消毒,其中包括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教师办公区、洗手间等,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配合属地疾控中心规范开展隔离观察与追踪管理。

3.重视心理疏导,树立健康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的假期被不断延长,也使众多大学生待在家里终日与电脑、手机为伴,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的年龄阶段,长期被束缚在一个固定环境下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复学后学校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首先应该在学校成立心理辅导机构或者邀请心理专家对部分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其次开通线上心理辅导,对受到疫情影响的学生采取QQ语音或者文字在线心理服务形式。对于有心理专业的高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心理辅导选修课,让心理专业的同学积极去实践,合理分配资源,用所学知识帮助身边有需要的同学。

面对疫情,更多的是让学生理性认知,主动调整心态,有勇气共同抗击疫情攻克难关。返校后班主任、辅导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强健体魄,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整合学校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完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形式;统筹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营造健康教育的人文环境,形成学校健康教育文化;落实并开展学生健康促进专项运动,强化体育育人,深化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复学师生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探讨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问题的解决路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开心复学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全面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