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储呈进
在世界文化史乃至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列夫·托尔斯泰绝对称得上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人物。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巨大的文学成就,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托尔斯泰少年顽劣、青年轻浮,直至看到了当时俄国残酷的现实才愤然觉醒而成才成家。但是,成为大家的托尔斯泰思想波折不定,使自己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中 :他蔑视权贵,不盲从、不迷信,坚持真理,勇于批判;但他又对新科技、新思想予以打击,晚年又陷入了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的宗教主义迷局……在这位文学巨匠身上,我们看到了多重的思想与人格,可以说,他是这类人的代表。
无独有偶,近期人们对“中国文化巨匠”鲁迅的争论,也同对托翁的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人统计了鲁迅日记记载的收入,折合现在的人民币达千万元之多。于是,有人认为鲁迅是“富翁闲暇式的战斗”。一个勇敢的战斗者该不该有财产,这不是我们要论述的主题,但是,即使是巨富,这种为贫苦人而斗争的精神,值得人们尊崇。
两位文学巨匠的人生,每个语文教师都是熟悉的。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恰当地引导学生学习与把握他们的思想精髓,这就成了教师不得不直面的问题。由此,关联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问题。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与评价,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宗旨的教育,是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以学生需求为根本,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这是教师的自觉追求,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点学科,课时安排多,师生都比较重视。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主要是依靠通过讲解课文来教授各种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而每篇课文都有其主旨,都基本反映了文章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以讲授课文为主的语文课程来渗透培养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具有不可估量的实践价值。
人类的一切能力和素质,都是由自我思想作为指导而具备的,由此,我们可以确立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的可行性。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语文教学中兼行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可行性与具体做法。
众所周知,语文作为人类语言交流的承担者,除了其自然属性外,还具有社会属性,这就是陶冶人类情操、促进道德进步的特性。这种特性,是通过语言的表达者所表达的内容来体现的。通俗地说,每一句语言中都折射出表达者个人的品德与修养。这种品德与修养无论高尚还是卑微,都必然会影响到接受者。
现行的学校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学习文章来进行的。这些被学习的文章,都是被精心选择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尤其是那些名篇名作,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理性美,沉积着一个民族不灭的文化精魂。这些名作对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品质,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我们仅就语文教材中选授的古诗词来阐述一下这些作用。
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山川、草木、花鸟、鱼虫,这一切构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活在自然中,同自然接触,受自然影响,人类必定要有所感触,于是就产生了对自然吟咏品赞的作品,骆宾王的《鹅》,贺知章的《咏柳》,孟浩然的《春晓》,王维的《鹿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李白的《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刘禹锡的《望洞庭》,杜牧的《山行》,白居易的《忆江南》等,这些诗词,或描写四季的变化,或描写自然之美,或对祖国壮丽河山进行赞美,这些都反映了诗作者健康的自然观。学生在对这些诗词的阅读与学习中,可以认识自然,领略天成之美,同时又可以培养他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促进他们形成高瞻远瞩、勇于探索、勤于观察等优秀品质,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等意识。这其中的育成作用不可低估。
每个地域都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古人的诗词真实反映了这些现实,例如袁枚的《所见》、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高鼎的《村居》、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白居易的《池上》、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等,这些诗词,再现了当年人们生活的场景,描述了风土人情,使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开阔了视野,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的热情,使他们在对他人生活的品评中树立自己正确的人文观,从而形成尊重历史与风俗、遵循传统、乐观向上等品质。
在对自然与人生的思索中,人类必然要有所感悟。古人的诗词中,抒发情感、阐释哲理的佳作之多,不可胜数,如语文教材中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白的《赠汪伦》《静夜思》、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孟郊的《游子吟》、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李绅的《锄禾》《古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俞的《蚕妇》、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朱熹的《春日》、白居易的《草》、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陆游的《游山西村》等,这些古诗或抒发了在异族入侵、战争离乱中对故国的深深思念,表达收复失地、盼望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或抒发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或表达了朋友之间或亲人之间深厚、淳朴的感情。这些诗作,有的赞美劳动,有的吟唱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勇敢,有的揭露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遭受的剥削,还有的阐发了生活的哲理或自然发展的规律等。通过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陶冶学生的思想,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具备真挚的情感、辩证唯物的精神、完备的品质。这一切都必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实,无论是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还是其他文体的文章,都凝聚了编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苦用心。我们对教材作用的解读,就是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作用的认识。
或许会有人认为,我们所谈到的种种作用,都是在侧重讲对学生品质与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但全面素质应包括知识与技能。对这种观点,我们持辩证的态度,因为任何理论都不可否认人类的一切能力,都是以人类自身的品质为基础而建立的,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都离不开思想的指导,都与个人品质息息相关。
例如,我们通常所讲的人类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中的观察能力。观察仅靠眼睛这个自然的器官,如果没有意识的指导,观察什么对象、关注多久便都是盲目的。走马观花似的观察只能称之为“看”,这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不能叫能力。真正的观察能力至少包括持久的兴趣、专注的精神以及从表象中获取实质等方面,这些都不能脱离人类自身的品质而存在。试想,一个心浮气躁、马虎大意的人又怎能有观察能力呢?
再如,现在的社会倡行个人才艺,这有多大价值,不是我们探讨的范畴,但譬如才艺中的唱歌,如果天生具有优秀的发音器官的构造(这是自然属性),但不安静、不专注、不感兴趣于此,连一首完整的歌都唱不出来,还称什么才艺呢?
因此我们说,任何想回避以人类自身品质为基础而谈人类素质培养与评价的做法,都是荒谬可笑且脱离实际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生命力,必然走向灭亡。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只是贯彻全面素质教育的一种方法与探索,它有自己特定的价值,但不能推崇到至极的地步,更何况方法的研究只是为目的服务的。由此,有必要谈谈对实施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与评价的原则的认识。
毋庸置疑,实施任何举措,脱离了必要的原则,都将走向盲目与混乱,都将达不到实效。要准确有效地完成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评价,非有明确的指导原则不可。中国古人所遵循的“格物致知”的原则,不失为一种先进的理念,即使在人类思想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什么是“格物致知”呢?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大学》中说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知识,智慧)。致知在格物(格,推究,穷究;穷至事物之理)。这一段话是说,古人在认识事物时,没有钻形体实质这个牛角尖,而是从事物的成长、发育、环境等表象及对它的体验等多个方面,以求其内含之“理”。这就叫格物致知。
同理,一个学生自身素质的形成,同学生个人成长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人生经历、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密不可分,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评价时,决不能忽视对这些方面的考察,否则,一切考量结果都是片面而脱离实际的。运用“格物致知”原则,应该关照以下三点。
古人悟出了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紧密联系。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记载,古人看到草木生长在地表之上,得水而生长。于是,得出“水生木”的结论。同理,一个学生,他有属于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对他的素质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我们常说,江南女子绵柔、北方汉子粗犷,这特有的性格,同他们生活的环境确有关联。一个经常披风沥雨的人,他没有敢于顺应自然、战胜自然的性格,面对着狂风暴雨、风霜雪剑,怎么生存?他的性格是环境磨砺出来的,合乎自然。因此,遵循自然影响的现实,考量学生素质,是必须持有的理念。
古人把格物的方法,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格物的过程主要是察其象,悟其理。如 :阳性主动,阴性主静。而脚扑朔者是雄兔,眼迷离者是雌兔。雄性喜动,雌性喜静,这是符合动物界的一般规律的。
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考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表现,但这些表现,脱离不了一般的客观规律,脱离客观规律的表现往往是虚假的。例如,我们常常运用“科技创新大赛”之类的形式来考量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这种考量的初衷是好的,但也会有弊病。仅仅凭学生交上来的几件作品就断定他有创新能力,这不科学。万一有科技工作者替学生设计并制作了作品交上来呢?这是学生真实能力的考量吗?由此,我们主张要“查其表,辨其里”,才是科学而明智的做法。
从学生的表现考量学生的全面素质,除了刚刚讲到的注重遵循一般规律外,还不能忽视特殊规律。例如,一个学生有出众的表演能力,这个能力是如何具备的?我们不妨仔细分析一下。或许这个学生的家人或亲朋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或许学生生活的环境有相关的风俗(比如少数民族聚集区居民大多能歌善舞)等,我们弄清了这些,就会弄清这个学生“特殊性”的原因所在,才能客观有效地对学生做出准确评价。
综上所述,“格物致知”的方法,对考量学生的全面素质,确实具有积极的作用,我们不妨辩证而理性地借鉴实施。
或许有人要问 :这种格物致知的方法科学吗?由象察理的方法——格物,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叫作“黑箱”的方法,即事物是处在一个黑箱之中的,我们要认识这个事物,不必打开箱子而是通过间接的表征进行分析观察,就可以知道。或许有的人认为 :何不干脆将箱子打开呢?问题是,有些事情,即便努力也是无法做到的,譬如,我们无法还原学生生活的历史,哪里去寻找这样的“时空穿越”机器呢?即使是那些现实看得见的东西,我们也没有时间、精力和条件去完成,难道要求教师每天跟着学生回家生活来考量学生吗?
显然,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它自身的先进性与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它了。
每个人都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考评,不能有“求全责备”之心。一个学生正处在发展的阶段,他的思想不可能完善,考评者带着某种条条框框,不顾实际地要求学生做一个“完人”,那是痴人说梦。不要说学生,就是考评者自身,也不可能有完备的素质。
由此,我们期望考评者有一颗“仁者之心”,宽容地对待每一位被考评的学生,这就如一名豪迈的侠客,他天马行空、纵横驰骋的时候,不妨也略停下来,欣赏一下路边野花的娇艳。
教育的作用,在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这种育成作用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点学科自然要承担教育所要达到的一定使命。我们利用语文(或者说文学)的价值来实现这样的使命,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追求。
一曲云水能给我们带来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半池墨香能让我们体会智者的仁心。在对他人作品的品读中,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这或许是文学真正的价值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