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曼萍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邵阳 422000)
高职教育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习内容,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提出严格要求,以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现阶段,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较为灵活,但教育观念却较为滞后,主要表现为:普遍将重心放置在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在日常教育中加大专业课比例,忽视人文素质培养[1]。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观念较为落后,部分学生对专业外内容知之甚少,综合素质自然难以得到显著提升。
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说,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始终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两方面。除教育文件上规定的思政、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之外,能够自主开发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院校少之又少,即便部分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学时也很难保证。部分院校以专家讲座、大班课形式召开,因受到教师能力与学生数量等因素影响,很难实现因人设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难以满足高职生人文素质发展需求。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受到主客观因素制约,一些院校的人文教师队伍建设缺失,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等方面。一方面,职业院校的人文教师通常为兼职,由辅导员、学生管理副书记、学工团骨干等担任,专职教师极度短缺;另一方面,院校部分专业教师的人文教育内涵不足,对素质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单纯注重专业知识讲解,忽视立德树人思想的融入。一些兼职教师、新任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完善,学校师德教育系统缺失,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当前高职生的人文教育要求。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人文素质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应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促进教育理念与方法的优化创新,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师德素养,在浓郁的文化熏陶与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下,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极大提升。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制定教育目标时应从教学理念、课堂体系与校园文化三方面出发,以应用型人才为主,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2]。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更新教育理念,扭转当前单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片面认识;要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将人文素养融入教育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感;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两手抓,逐渐形成带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学生综合教育合力,进而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开展立德教育。以坚定信念为着力点,促进学生思政素质提升,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生活美德。通过人文教育的开展,培养出更多忠于党、忠于人民、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知恩图报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实施树人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院校应重视学生行为方面的约束与管理,还要通过开展德育、素质培训等方式,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有阳光健康的心理品质与较强的社会适应力、沟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教师还应将立德树人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岗位环境,使其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现实工作中,更好更快地适应岗位环境与工作。
在人文素养教育中,可通过“三个结合”的方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使高职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1.选修与必修课程结合
此种方式有助于完善课程结构与体系,将人文教育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充分突显,促进人文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高职校园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学生特点,设置科学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学校可采用选修与必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思政课程、就业创业课程等必修课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的现实需求,将伦理道德、文学名著鉴赏、区域优秀文化品鉴、人生哲学等人文类选修课融入其中,使学生知识结构得到优化,视野得到拓展,最终实现高职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
2.显性与隐性课程结合
隐性课程的育人作用可以从人文环境和专业课程上体现出来[3]。院校应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兴建实验场地、体育馆、图书馆等场所,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等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可将立德树人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与行为规范等;还可以渗透到实践活动环境等,如企业文化、社会环境中;还可通过开展新生军训、开学典礼、升国旗仪式等方式,在浓郁的文化氛围内开展隐性教育。只有将显性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才可激发学生兴趣,实现人文素养全面发展。
3.线上与线下课程结合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发挥网络优势,促进教育延伸。院校应鼓励教师编制更多线上精品课程,丰富课程内容,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学到更多知识;还应利用网络与学生沟通,增强人文教育实效性,借助微信、QQ、微博等平台拉近师生距离,师生可在线上畅所欲言,这不但增加了师生间的信任,还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人文知识,促进自身人文素养提升。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重视教师素质,打造一支数量充足、底蕴深厚、业务高强、具有光辉人格的师资队伍,对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有决定性作用[4]。
首先,教师招聘方面应朝着人文素质学科倾斜,适当提高此类学科的薪资待遇,并为人文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针对优秀教师重点培养,使其成为具有校园影响力的人物,以此稳定教师队伍。其次,提高从业教师人文素质,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书籍,积极参与院校开展的专题讲座,以良好的师德感染学生。再次,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教师应具备开阔的思维,能够脱离教材大胆创新,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做到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将地域特色文化作为教学资源。此类文化带有地方性特点,可使教学活动更具感染力,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还应重视人文素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面向社会引进人文领域专业人才,借助网络渠道整合校内资源,成立学生素质教育专门机构,并配备专任教师开展人文类课程,确保此类课程教师数量充足,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应积极构建大学生素养评价体系,对素质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对此,可依靠校园网创设项目,构建科学、系统化的学生人文素养系统,记录学生学习、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表现,并从频率、内容、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根据学生的人文素养表现,为其评定等级,如优秀、良好、及格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养习惯,实现修身立德、和谐发展的目标。此外,还可颁发素质证书,与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相结合。素质证书采用学分制,包含学生人文素养与实践两项内容,是学生评先评优、综合测评的主要依据。对于修满“素质分”的学生,可在毕业时予以颁发素质证书。为了更加全面掌握学生素质教育情况,应构建多层次的管理体系与认证体系,包含班级、学院与学校三大等级。在班级内部成立班级素质委员会,由班长担任主任,团支书担任副主任,本班学生负责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组织与记录工作。各学院构建院级素质认证委员会,由院领导担任主任,负责本院学生参与活动的记录、认证与审核等工作,受理各种投诉情况。学校构建校级素质认证委员会,主要职责在于促进素质证书在全校范围内的实施,借助网络渠道打印、发放证书。在“素质分”制度实施中,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大学生修满规定的“素质分”后便可获得相应的素质证书。
在现代化高职教育中,教师应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导下,通过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教学队伍等方式,使教育观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结合人文素质教育的特征和规律,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路径,为教育改革贡献更多力量,从而培养出更多知识渊博、情趣高雅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