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垚,肖红旗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陇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甘肃 成县 7425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传承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凝心聚力的重大政治工程,事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事关党的执政合法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事关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建构。位于陕甘川毗邻区域的陇东南地区,是一片红色土地,在甘肃乃至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洗礼,积淀了内涵丰富而又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传承着陇东南人民追求梦想、奋发图强的红色基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赋予新的内涵,使之转化为激励人民群众进行伟大斗争的强大动力。”[2]新时代,大力弘扬陇东南红色文化,挖掘阐释其内在基因,深入探究其传承路径,对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924年,在京求学的天水籍学生葛霁云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天水最早的共产党员。1925年初,葛霁云召集在京求学的天水同学20多人,成立“天水学会”,创办《新时代》季刊,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在天水、兰州各地散发后,影响甚大,甘肃早期参加革命的青年多受它的影响。[3]1926年,葛霁云召集在西安的天水籍进步人士,成立了“同乡会”,并选派王承舜到天水新阳、三阳川等地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开展农民运动,点燃了天水革命运动的星星之火。[4]
1926年秋,冯玉祥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部长刘伯坚和吴天长、冀明信等共产党员,在平凉创办《新陇民报》,宣传民主进步思想;组建工人总工会、青年学生联合会,领导工人罢工和学生运动;成立“新文化剧社”,在街头演出反帝反封建剧本。1927年,平凉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平凉特别支部成立,同时建立了共青团平凉特别支部。[5]
大革命失败后,曾任中共兰州特别支部组织委员的王孝锡,回到家乡庆阳坚持革命斗争,在宁县创建了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彬宁支部。不久,又成立了中共太昌区委,下辖宁县、泾川、长武三个支部。八七会议以后,王孝锡以行医为名作掩护,深入陕甘交界一带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当地农村的阶级状况、农民的政治地位及其革命态度,并开始秘密组织农民,进行武装暴动与建立政权的斗争。[6]
1929年至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员,到陕甘边一带宣传党的革命理论,领导开展武装斗争,先后组建红军陕甘游击队、红二十六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辟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国西北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粉碎了敌人多次进攻和“围剿”,使根据地由华池扩展到陕甘交界一带的18个县数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南梁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的落脚点,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出发点。[8]365-368
1935年8月至9月,为配合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红二十五军从陕南西进甘肃,奇袭两当,威逼天水;攻占秦安,切断西兰公路;进军平凉,激战四坡村;转战庆阳,与陕甘红军先期会师。从1935年4月至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从川西北进甘肃,组织了腊子口战役、成徽两康战役、摩天岭战役、岷洮西固战役、通庄静会战役等重大战役,在俄界、哈达铺、榜罗镇、岷县三十里铺等地召开了重要会议。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大会师,宣告了伟大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在陇东南期间,大力宣传党北上抗日的主张,开辟临时革命根据地,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发展地方革命武装,培养革命中坚力量,点燃了陇东南乃至甘肃革命的燎原烈火。[9]1
抗日战争时期,陇东南地下党组织主要有3个,即在庆阳、天水成立的陇东特委和甘宁工委以及陇南临时工委。其主要任务是协助国民党各级政府,调动一切力量,推动国统区和统战区的抗日救亡运动,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1年成立的重庆至延安的地下交通线陇南联络站和第三国际交通线设在平凉的联络站,是抗战时期由中央农委领导的陇东南地下党组织。另外,西北局、陇东地委还派出个别同志到清水、张家川一带开展工作,但因环境恶劣,抗战时期基本处于长期埋伏状态。[10]
1938年初,日本占领开封后,河南及邻省学生纷纷西撤至西安。国民党害怕学生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一部分学生被胡宗南堵截遣往天水,成立了“甘肃省救济灾区学生委员会”,不久更名为“陇豫公学”,迁到清水后改名为“甘肃省第二中学”,后又更名为国立第十中学。1940年5月,因发生伙食费被扣押挨饿致死50多名学生事件,清水国立十中宣布实行总罢课,组织游行队伍赴天水请愿,并拍发电报揭露校方罪行,但这次游行很快被反动当局残酷镇压下去了。1940年底,周震中受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委派,以英文教员的身份到国立十中继续领导学生运动,通过组织读书会、办刊物、出墙报、教唱革命歌曲、编演抗日节目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的革命斗志和信心。同时,组织师生到农村宣传抗日,组织群众募捐支前,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1941年12月,陇东分区特委派沈遐熙到张家川一带领导抗日救亡运动。沈遐熙坚持“钻进去、扎住脚、往上爬、展开来”的工作方针,向群众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秘密发展中共地下党员,组建了陇东南地区第一个秘密党支部,建立了陇东南地区第一个民族新政权,为张家川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1]抗战时期的陇东南地下党,斗争态势十分错综复杂,革命道路异常艰难曲折,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解放战争时期党组织的空前发展及迎接甘肃人民的彻底解放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为了配合中原解放军359旅从陕南、陇南北上,并借此实现西北局会议关于建立陇南根据地以打开甘肃新局面的任务,于1946年8月至9月间,甘工委和陇东地委共同组织领导了一次大规模的武装南下行动。参加这次行动的是由陇南特委、平西工委、化平工委领导下的三支武装部队,虽然没有达到目的,被迫撤回陕甘边区,但打击了敌人,鼓舞了人民,锻炼了干部和战士,更为重要的是它为陇东南地下党以后的工作找到了一条正确途径。1946年11月至1948年11月,甘工委恢复了陇南的地下党组织,建立了徽县工委,在陇右地区新成立了平东、宁县工委等地下党领导机构,同时接通了清水、武山一带的党组织关系。[12]2-5
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挺进陇东南后,地下党的各级组织按照甘工委配合解放甘肃的指示精神,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积极瓦解敌军,组织接管和支前。1949年8月,天水、兰州先后解放。甘肃省委建立后,陇东南一部分尚未解放的地、县,地下党组织继续坚持战斗,如陇南的徽县、成县、康县、两当、武都迟至12月才全部解放。这一时期,地下党斗争的形式完全由地下转到地上,他们领导群众开展武装斗争,袭击敌人,收缴战利品,破坏敌人的交通设施,策动敌军起义,为本地区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支前、接管、清匪、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12]12
我故技重演,将11册课文《山雨》内容编成联句,晒在微信群,并说明创作方法:“先拓展句子创作上联,而后按对联格式套对下联,声音对声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去,以形成和谐对称美。”
在陇东南这片红色土地上,孕育、传承着两当兵变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会师精神、南梁精神、地下党人精神等革命精神。陇东南红色文化的基因内核,实质上就是这些伟大革命精神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基于此,可以将陇东南红色文化的基因内核概括为:理想信念坚定,一切听党指挥,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13]各路长征红军挺进并会师陇东南,是伟大长征史上的重要篇章,是理想信念力量的伟大胜利。俄界会议是党中央从四川进入甘肃后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讲:“从表面看,我们的人数少了,但从质量上看,我们锻炼得更坚强。同志们,让我们紧紧地团结起来,向种种困难作斗争,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党领导的英勇红军!我们有信心取得北上抗日的胜利!”[9]9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长征时任红一团团长的杨得志,在为庆祝建党六十周年而作的短文《信念的力量》中写道,“话说起来很简单:红军是靠着对党和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9]332在泾川四坡村战斗中牺牲的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烈士,天水娘娘坝袭击中牺牲的红十六师师长张辉烈士,礼县龙池湾战役中成为“独臂将军”的红十六师政委晏福生等在长征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勇于挑战一切困难,屡遭挫折而不动摇,与敌人血战到底,用生命和汗水诠释了伟大长征精神。长眠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阎家乡巍巍青山中的红军女诗人廖佳慧,以革命乐观主义的诗歌与快板鼓舞着红军将士在漫漫征途中,战胜重重困难,奋力携手前行。她曾写道:“堪媲当年花木兰,雪山草地一肩担。”“歌声响彻摩天岭,笑言传语胜敌人。”“劫匪纵有覆灭日,天亮红军将出头。”“打竹板,响连天,红军走在云里边。一口吹开黑云雾,柳暗花明笑开颜。”[14]203-207正如《长征组歌》所唱:“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一切听党指挥,是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天水最早的共产党员葛霁云,在北京求学期间因传播民主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被迫离京离校,1927年反革命政变发生后被捕,经邓宝珊营救出狱后,秘密辗转宁夏、天津、新疆等地从事地下革命斗争。1941年葛霁云在新疆遇害,年仅45岁。创建了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及第一个革命青年组织的王孝锡烈士(年仅25岁),时任西北前进同盟策动委员会书记的文县籍程海寰烈士(年仅41岁),两当最早的共产党员及两当抗日救亡剧团的组织者苏河烈士(年仅30岁),成县地下党组织的奠基者茹素烈士(年仅25岁)等陇东南地下党员崇高、悲壮的一生,革命脚步坚定有力、从未停歇,面对酷刑拷打、生命危险,不怕牺牲、从不屈服,只因那份入党的初心和使命,对党忠诚、永不叛党。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初创陕甘边根据地之时,习仲勋同志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各个阶层的民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疾苦放在心头,竭尽全力为群众谋利益,巩固了根据地的群众基础,被毛泽东赞誉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人心向背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做好长征途中的群众工作直接关系到红军能否克服重重困难,摆脱围追堵截,完成战略转移的任务。红四方面军发动岷洮西固战役后,红三十一军由岷县经漳县进入武山县,驻扎时间长达40余天。红军每到一地就到处张贴抗日救国的标语,向群众宣传党和红军的宗旨及政策,热情地帮助群众收割庄稼、砍柴、挑水,使当地群众很受感动,群众也经常带上各种食品慰问红军。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红军还组织当地人民开展打土豪、地主、土匪运动,保护老百姓的平安,深得老百姓的爱戴。杨方云、王双虎、包子平、杨万万等群众救治红军指战员卓大才,群众自发拿出桌子、面柜、门板等为红军强渡渭河撤离搭架便桥、抢背伤员、挥泪告别等的红色故事,[14]12-14尽显军民鱼水情深,长期传颂在天水大地上。
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从时时处处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才能把握科学规律,找到正确应对之策。南梁革命根据地之所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与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求真、求实、求是的崇高品质是分不开的。[8]389中央红军进入甘肃后,客观地分析了必经之地——甘南、陇南的民族实情及风俗习惯,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发布藏民地区工作禁令,制定《回民地区守则》,[15]解除了民族地区群众的疑虑,也赢得了民族地区群众的有力支持。与甘工委失去联系后,徽县县委领导下的陇南地下党在近五年时间里,能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出发,独立自主、机动灵活地开展各项地下工作,继续领导群众进行生产自救,不仅组织未遭受任何破坏,还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建立了一批可靠的统战关系,至解放前发展为甘肃地下党最大的一支。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传家宝。1943年春,抗大七分校迁往陇东合水县东华池一带。陇东一带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物资极其短缺,口粮难继,然而困难并没有吓倒这些有理想的年轻人,学员们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携带镢头、枪杆、笔杆“三件宝”,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开展大生产。学员们自己动手搭建临时帐篷,开山凿石挖窑洞850余孔,解决住宿和校舍问题。为了解决粮运问题,大家把被单、裤子束扎起来当口袋,徒步跋山涉水往返90公里。为了开荒种粮,不少学员夜卧山头,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时常挖野菜充饥,至1944年春,校部和一、二大队在大凤川和豹子川共开荒一万余亩。[16]大生产运动使陇东抗日根据地战胜了严重的物质困难,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由陇东民歌改编而成的《军民大生产》,是陇东乃至甘肃、全国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真实写照。
革命文物、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生动记录着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的故事,是党和人民红色基因的物质载体。根据《甘肃省革命遗址通览》(2012年),初步查明甘肃省有革命遗址682处,其中天水市30处,平凉市48处,庆阳市217处,陇南市75处。[17]《甘肃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2019年)记载,全省有483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其中天水市19处,平凉市29处,庆阳市116处,陇南市45处。[18]《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6年)中,甘肃有红军长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等10处景区、景点入选,其中陇东南地区入选5处。[19]保护好陇东南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建好用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革命历史纪念场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的基础工程。
建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根据中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年~2022年)的意见》及甘肃省《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意见》等要求,加强红色教育基地内容建设,改进红色主题场馆展陈方式,系统推进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工程、革命文化研究发掘工程、红色景区环境配套工程、红色旅游文旅融合工程和历史场景数字再现工程等关键基础工程,着力打造一批“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的红色教育基地,不断推出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导向鲜明的系列精品陈列,增强红色基因传承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实施方案》(2019年),将“实施红色文化工程”[20]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实施方案,陇东南要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和展示项目,全面改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存状况,改善长征遗址遗迹、纪念设施等的环境风貌,丰富长征精神的展示主题和手段。同时,按照《长征国家文化建设方案》要求,重点推出“重走胜利会师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响“南梁精神红色记忆之旅”“长征会师胜利之旅”等红色旅游品牌,打造长征文化线路保护利用陇东南示范段,推进陇东南长征文化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夯实红色旅游助推红色基因传承的基础工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红色基因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党的历史的产物,是革命文化的结晶。只有重温党的伟大历史,讲好党的革命故事,才能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以“两当兵变”为代表的甘肃系列武装起义,以甘肃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及其发展,各路红军长征齐进陇东南地区及三军大会师,陇东南地下党活动及其领导的解放运动,是谱写在陇东南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红色篇章。陇东南红色基因传承的核心内容,在于讲好党的伟大历史和红色革命故事。
讲好党的革命故事,就要学习好党史、理解好党史。第一,通过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准确理解党史的主题和主线,准确理解党史的主流和本质,准确理解党史的脉络和线索,深刻理解党史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第二,研究制订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重大节日、重要仪式及“两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实施方案,打造一套特色明、接地气、感染强的主题教育范式和红色文化“三全育人”机制,创新红色旅游、助推红色基因传承。第三,利用“七一”、国庆节、长征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讲好党史,讲好新中国史,讲好改革开放史,讲好社会主义发展史。
有了顶层设计和组织架构,就要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落细落小落实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管用的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监督机制,力戒“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式红色旅游,力戒“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式红色主题教育,力戒“拉横幅、拍照片”式主题党日活动,力戒“现场冷冷清清、网上热火朝天”式红色研习活动,认真细致开展好每一次红色教育活动,认认真真讲好党的伟大历史,讲好红色革命故事,扎实有效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工程。
在“无人不网,无时不网”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至关紧要,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任重道远。红色文化,因其革命性、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等优秀基因,是在网络空间引领舆论方向、回应各种错误思潮、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资源。抓好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是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路径。
抓好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应按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的“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2]的总要求,加强红色文化网络内容建设,制作推介体现红色文化内容、适合网络传播的网络文章、音频、短视频、微电影、纪录片等,让红色文化充盈网络空间。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载体手段,积极运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等传播平台,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新技术新产品,生动开展网上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陇东南红色文化数字建设工程,运用“互联网+”创新革命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有机结合。同时,应加强网上舆论引导,依法依规进行综合治理。针对网络空间存在的否定英雄人物、诋毁革命领袖、造谣时代楷模的错误言论,应及时发声、有力回击,还原革命历史本来面目,使针对革命英雄与时代楷模的错误言论止于智者。
目前,陇东南红色文化网络传播,主要是通过红色纪念馆、党史研究室、红色文化研究机构等的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地推送一些红色革命史料、红色主题教育等信息。尽管这些网络平台传播红色文化已经常态化,但传播范围有限,受众较少,更谈不上红色文化传播的大众化。为此,应探索在“天水发布”“陇南发布”“平凉发布”“庆阳发布”等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及时、准确地呈现陇东南红色文化挖掘保护、开发利用、传承创新的面貌,广泛开展网络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让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成为常态,汇聚网络正能量。
红色文化是红色历史、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的有机统一。红色历史是红色文化的生成土壤,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呈现形态,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一部陇东南红色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陇东南红色革命的演进史,一部陇东南红色资源的生成史,一部陇东南红色基因的传承史。新时代,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利用好陇东南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奋力谱写新时代陇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