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2020-01-08 02:23张雪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效率思维导图

张雪

摘 要:通常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往往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启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建设学生的知识系统.

关键词:初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效率

一、运用思维导图,启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将课本中的抽象理论文字以及图表等信息,彻底转化成形式丰富多样的记忆图形,以便于学生进行相关知识之间的串联记忆,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这样去繁存简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构建生物知识体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物想象力,启发学习动力。在生物课堂教学的总结环节,以及在学生的课下复习巩固和预习的过程中,生物学习将不再枯燥无趣,而是通过思维导图成功的转化为脑海中的记忆图,这有助于开发学生的空间治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与课堂的参与度。

例如,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的课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到何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的必备条件有哪些时,往往教师会结合实验进行教学。但是,学生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与实验结合起来,丰富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还能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实验预习,实验过程操作的记忆等。教师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将实验目的以及知识做适当的延伸,使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设计思维导图的时候,多选择几种不同形状的思维导图,以防止学生出现视觉疲劳。而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帮助在课后复习巩固时,能够轻松的将知识有效的串联起来,这满足了当代初中生在学习上的认知特点。

二、运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关注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目前的初中生物归属于理科科目,而理科科目向来重视逻辑分析与抽象思维。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切不可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调查显示,大部分的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由于生物教材中提及到的理论知识较多,而让学生进行机械性的记忆,理论知识全部要死记硬背下来。不管是生物的理论概念还是生物的相关实验,均要进行背诵。尽管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应对期中期末考试,但是学生一旦存在了思路或者记忆问题,或者在考试中由于紧张心理导致背诵下来的知识难以想起,就会影响学科的考试成绩,这也是目前初中学生生物学科成绩起伏较大的关键原因,所以在这一层面上教师就可运用思维导图,改善这一状况,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

例如,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课程学习中,由于该部分的理论内容比较多,学生记忆以及学习压力都比较大,而且该部分的内容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中,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概念如性状和相对性状,另外就是要知道染色体、DNA以及基因之间的关系,生物的变异等等。其主要的关键点就在于认识和辨别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学习。通过孟德尔杂交实验了解基因遗传的基本规律以及遗传病都有哪些、为何禁止近亲结婚等。如果单纯的依靠教材中众多知识点的罗列学习,学生很容易将知识弄混。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将重要的实验步骤用思维导图做详细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通过提取关键词的形式将实验过程简单的叙述出来,或者借助多媒体进行分析实验过程,从而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记忆。这样学生在脱离实验内容后,也能够对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特质有一个清楚的记忆。哪怕在考试时,忘记了其中的某一个实验步骤,但也能够很容易的想起来。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只要设计好思维导图的具体模式,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就可以完成自主预习,依照图表的内容简单了解重点知识内容。等到了课堂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将重要知识点映射到脑海中,从而形成记忆逻辑,提高学习质量。

三、运用思维导图,建设学生的知识系统

目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使用思维导图设计时,很多教师只关注了在图表制作方面的创新,而没有将重要的关键词突出出来,或者是只强调了关键词却没有进行实例分析,这对生物知识的连贯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初中生物教学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例分析与知识网络的构建,提高生物教学与思维导图之间的结合度,加强思维导图的运用质量与水平,在帮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利用思维导图做整理笔记与记录的利用率。这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炼生物关键词,构建生物知识网络,还能够有效的将关键词与实证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拓展生物知识内容。

例如,在学习“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一些人体必备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水等。很多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的时候,都会用不同食物内含有的营养物质进行线性教学,再通过总结分析构建思维导图。这种形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认知错误,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分析不同营养物质上。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当在教学的时候,从构建知識网络的角度入手,关键词确定为人体必需营养物,再对关键词添加实例分析,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营养物质的真正来源。如蛋白质为关键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实例如鸡蛋、肉类以及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通过实例分析如果人体缺少蛋白质将会怎样,让学生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的联系起来。由此可见,思维导图的设计与教学过程一定要相辅相成,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效率,也应当注重生物关键词以及图表的制作设计,通过关键词引出具体的生物理论概念,提高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强化学习能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助于激发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秦俭.初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J].名师在线,2020(05):74-75.

[2]乔奕.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9,29(01):6-8.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效率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