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

2020-01-08 02:23李大经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中历史学习兴趣

李大经

摘 要:一个民族若想发展强大的前提就是要铭记历史,了解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并在其中总结经验,避免在同一个地方犯错误。在初中学习中历史学科就承担这一历史使命。虽然历史对于学生价值观、文化素养发展极为重要,但是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不能发挥出历史学科的真正价值。历史学科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利用什么样的手段能够改变现状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学习兴趣;策略

历史作为一种人文类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发展进程,了解古今中外文化历史的不同,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但是初中历史学科面临许多问题使得无法发挥出历史的最大价值。历史作为一门副科,或多或少都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不仅在学习时间上付出不足,而且对于学习方法的创新也毫无进展,一直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中历史是学习历史知识的开始阶段,此阶段奠定的基础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

一、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片面,缺乏深入

现在通过电视媒体、手机能够观看的古装剧增多,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古装剧缺乏考究的表演方式,容易给学生了解历史带来错误传递。通过观看历史记录片,学生学习的知识也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知识结构,了解历史过于片面化,不能将整个历史结构铭记于心。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缺乏深入的思考,僅停留在教师讲授的简单课本知识上,没有真正体会到历史学科的意义,就算取得了优秀的历史成绩,但学生仅把历史当做是考试学科,学习积极性差。

(二)以死记硬背为主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历史学科的学习全权由教师照着书本知识进行讲解,学生拿着笔在跟着教师划书上所谓的“重点”。一堂课下来学生书本上的笔记满满当当,但是学生脑子里的历史知识却是相当贫乏。所以就出现了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在课下时间背诵记忆书本上记下的内容,就算学生真正背诵下来,在学生头脑中关于历史的知识仍然只是碎片化的背诵内容,没有形成对于历史进程真正的理解。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低,效率也自然下降。

二、培养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教师与学生观念的转变

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都应得到转变,其中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缺少创新教学手段的经验,在课堂上使用不当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展开教学,改正以考试成绩论成败的教育观,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学生方面由于受到教师或家长的影响,认为历史是一门副科,在学习中所要占得比重不大,所以在学习历史中的积极性降低,功利性提高,违背了历史教学的真正初衷,学生的人文素养很难得到发展。二者都将教学观念转变、共同认识到历史学科的意义,这是历史学习的前提,才能为培养学生兴趣做出努力。

(二)开展校外实践

历史学习的知识面广泛,距离现今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但是历史的一大特点就是有现实经验考究的真实存在的事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践,将书本中的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加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历史进程。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练习在一起,更方面学生进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情绪。例如在人教版《辉煌的隋唐文化》学习中,带领学生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直观的观看隋唐文化的唐代壁画、唐代服饰、唐代瓷器还有唐代的印刷术等等,通过真实的事物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再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书本的含义,在头脑中会呈现出参观时事物的直观形象。

(三)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传统课堂依赖教师凭空的讲述,不点也不直观,学生没有真实见过教师说过的历史,所以很难理解,学习兴趣自然降低。但是随着现代技术发展,进入初中课堂中的教学手段也变得丰富起来,教师可供选择的机会也更多,例如:多媒体、纪录片、图片或者影像资料等形式,但是教师要选择适合所授内容的手段来实施教学。

例如人教版《甲午中日战争》学习时,教师通过播放记录片,让学生系统的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发生原因、历史矛盾以及战争发展轨迹等等,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理解,减少学习难度。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播放“毛主席天安门演讲宣言”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民族建立的自豪感和兴奋感,调动学习兴趣。

(四)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历史人物与现在当代人的生活有一定的差距、不同,以至于学生对于古人的话、古人的礼仪和古人的生活都不甚了解。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深入了解故事的日常生活,通过让学生动起来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灿烂的宋元文化》学习中,涉及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创造,沈括和《梦溪笔谈》、郭守敬和《授时历》的文化创作,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与前人进行跨时代的沟通,并理解宋元的文化背景以及前人创造创作的伟大,及其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创设教学情境

环境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当学生处于低沉的环境中学习积极性降低,当学生处于愉快、自由的环境中积极性自然更容易受到环境的感染。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为幼儿创设适宜本课堂学习的内容,为正式学习的内容做一些铺垫,避免直接进入正文的学习过于突兀。例如在人教版《三国鼎立》学习前,教师也通过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为媒介做铺垫,引导学生回忆《三国演义》故事发展脉络,进而引出《三国鼎立》内容的学习。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学习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关键,教师应当摒弃传统观念,站在本班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提升学习效率。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学生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明芳,王杰文.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11):44.

[2]李淑娟.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133.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初中历史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