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融入德育要素的探讨

2020-01-08 02:23林玫伶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大幅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美术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不够到位,不能够在日常教育中将德育理念进行渗透,本文以实际角度出发,集中探讨如何能够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中正确的将德育教学的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输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要素;探讨实施

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中,缺少德育理念的思想指导,如果能在美术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引入德育教育的相关要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精神导向,还能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完善自身人格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一、德育要素的基本内容

德育教育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重点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为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德育教育由很多种不同的要素构成,德育方法、德育内容、德育的管理实效等,只有相互协调这些要素,才能够完成相应的德育目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方法,能够及时的组织德育教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的基础,构建适应的德育活动,提高总体教学的实效性[1]。

二、德育要素在小学美术中的作用

(一)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普遍年龄较小,对于有趣的情景和新鲜的事物更感兴趣,所以,在小学美术的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他们的目光非常重要,利用德育教育的理念,创设出充满趣味的情景,将学生们带入到情境之中去进行美术欣赏。这样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们的道德修养,还能够通过“玩”的方式让学生们领会课程内容中的重点所在,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除了基本的绘画过程之外,多元化的美术表现形式能够大幅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综合媒介,将德育教育与艺术的表现形式加以融合,這样既打破了单纯的平面教学模式,又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又动脑的过程中加深对德育元素的印象,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程度,进一步提升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增强隐性的人文技能

德育教育是前期,美术教育是基础,两者相辅相成,教师要灵活运用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把握好不同的美术教育特点,加强道德的感化和美的熏陶,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化含量。借助美术作品中传递出的思想,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平、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加深对于历史文化的清晰认知,从而树立良好的文化价值观,并建立正确的人文精神[2]。

三、德育要素在小学美术中的具体应用

(一)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能够让学生对于小学美术的学习方法和自身知识的掌握更进一步,有利于学生总体的成长和发展。而进一步利用德育教育的思想,能够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需要在物质上进行建立,对于精神环境更需要教师在建立过程中加强对德育理念的渗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在美术课堂上关于德育文化环境这方面内容的力度。例如: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创建合作、民主的教学环境,就某一美术作品或某节课堂知识,师生间相互提问,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该环境下被民主、合作等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真正实现德育要素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目标。

(二)从课本中发掘德育知识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课本之中,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也在其中有所体现,因此,正确的进行美术教学,也是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之一。首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德育知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课本资料,要灵活的加以运用,并结合学生具体的实际生活。其次,加强互动的教学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师生间的交流中将课本之中的德育知识进行传授,从而在学习到美术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进行教学时,对于作品背后的的故事,教师要加以讲解,使学生对于我国丰富悠久的美术发展过程有明确的概念,在具体的实施中,要积极的利用我国古代的著名作品,比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经典作品,对其创作的故事和理念进行充分讲解,在真正的经典作品中体会其蕴含的丰富的精神知识,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我国悠久的美术文化的认知,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其中了解到真正的艺术精华。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大部分学校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严重,只重视相关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在美术教学的实际运用中,教师更应该以德育思想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在学习《中国美术作品中的任务情感表现》这一课程内容时,就可以运用徐悲鸿先生靠售卖自己的画作来拯救国家的真实事迹,在“七七事变”后,国家遭遇重大打击,人民苦不堪言,这时,为了能够筹集更多的金钱,用以拯救国家,徐悲鸿先生决定前往新加坡举行画展,在当时,新加坡天气炎热,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徐悲鸿先生仍然坚持创作,不顾自身的腰伤,最终顺利展开画展,并将获得的全部收入无偿捐献给国家用以支持抗战。徐悲鸿先生的事迹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情绪,从而大幅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3]。

结论

小学美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下坚实基础,还能够为学生完善自身的人格提供巨大帮助。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还要让学生汲取到足够的美术知识,从而加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重要性,进而达到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倩.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融入德育要素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31.

[2]方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融入德育要素初探[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02):70-74.

[3]于丽荣.中学德育方法推陈出新研究[D].河北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林玫伶(1988.3-),女,汉,江苏徐州人,教师,本科,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东山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生美术与德育的渗透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美术教学中育人本位功能的彰显策略
小学美术快乐教学之我见
美术教学综合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开发动画资源 优化美术教学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