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乡土历史文化的家国情怀培养路径探索
——以增城区荔城中学校本课程《增城历史与文化》为例

2020-01-08 19:16黄毅江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家国乡土情怀

黄毅江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中学 广东广州 511300)

一、融入乡土历史文化的家国情怀培养的意义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备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这种人文情怀应关注现实问题,关注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现在的发展情况,以服务于自己家乡、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基于此,本文尝试从我校的校本课程《增城历史与文化》着手,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同时,融入本土历史文化,以拉近学生与家乡历史、本土历史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二、培养路径探索

(一)陆王心学与甘泉心学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是整个单元乃至整本书教学中的难点。从春秋到汉朝,讲述儒学由出现到独尊的发展,但魏晋以来的动荡和外来文化的传播,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打击和威胁,为重振儒学地位,以韩愈为代表的儒学家融入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尤其是陆王心学的内容,仅从课堂内容的讲授和分析,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晦涩、难懂。

此时,校本课程《增城历史与文化》中,《甘泉心学》这一课的设计正好与常规课堂的陆王心学相呼应。与王阳明同时代的大儒学家湛若水,号甘泉,增城新塘人,其创立的“随处体认天理”学说,在本地区乃至整个明朝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其学术水平不亚于王阳明,有“北王南湛”之说法。通过本课的开设,带领学生走进本土历史文化,缩短学生学习历史的“距离感”。在课堂中把湛若水的《心性图说》《答王阳明》等著作介绍给学生,同时与王阳明倡导的“格物致知”相对比,让学生品味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拓宽学生的视野。最后回到对历史、对本地区历史文化的思考,感受增城历史名人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从黄花岗到继枚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与“辛亥革命”相关的课文,通过课堂学习,能让学生从宏观角度认识辛亥革命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行者的历史功绩。

为了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选择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微观”处认识历史。由于《辛亥革命》一课有关于黄花岗起义的内容,再加之位于广州市区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知名度高,使学生更容易了解这一段历史。而说起“继枚路”,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就显得“陌生”了。通过《从黄花岗到继枚路》这一节校本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搭建从宏观到微观的历史课堂。“继枚路”位于增城老城区(荔城街旧市场)主干道中山路的一侧,与中山路相连。这是增城人民为了纪念黄花岗起义牺牲的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郭继枚烈士(增城福和人)而命名的一条路,与中山路相连,寓意郭继枚烈士永远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通过对郭继枚烈士的革命事迹介绍以及布置学生于假期时间实地走访,让学生带着历史知识走进和品味本土历史魅力。

(三)增城人民的抗战史

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宏观的抗战史知识,利用校本课程的开设把目光聚焦回本地,身处华南腹地的增城,也曾经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地方,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增城人民又是如何奋起反抗,捍卫家园、捍卫祖国河山的呢?通过开设《增城人民的抗战史》一课,把抗日战争的历史延伸到本土。本课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中共增龙博罗中心县委旧址”,将之作为本节校本课程的素材。“中心县委旧址”位于增城区正果镇白面石村高斗墙合作社,1940年3月,为了适应华南地区抗战的新形势,中共东江特委决定成立增龙博中心县委,统一领导增城、龙门、博罗的抗日力量,向学生介绍郭大同、郑重、钟靖寰等人领导中心县委进行抗战的英勇事迹,有力地配合了东江纵队在华南地区的抗战。

三、对融入乡土历史文化的家国情怀培养的思考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既侧重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课程既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过程中,依托对乡土资源的挖掘、整理,教材的编写及教学大纲的制定,形成自己独有的学校特色。所以,立足本地优秀的文化资源,理解并发扬其中的文化特质,是学校特色教育的理想路径。

一方面,把增城乡土历史文化作为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既便于把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都带入教学过程中,也便于深层次地挖掘教师、学生的主体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深化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将乡土历史作为高中历史教学资源,可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家国乡土情怀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乡土中国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读《乡土中国》后感
家国情怀(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