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荷
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应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与探讨,让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帮助,而不是老师作为解答问题的主角。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习更加轻松、简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进行新课改之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这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效率还是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不是很高,长此以往,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非常疲惫厌倦。并且,学生都是刚刚从小学六年升上来的,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初中的繁多课程,导致功课无法跟上,学生压力过大。学生无法良好地调整学习状态,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一辅导,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小组学习时,学生面临困境时可以向组员申请帮助,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学生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能了解到更多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方法能使学生共同提升,减少“两极分化”现象。
在新课改背景下,许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讨论问题,合作探讨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其他成员思考并分析该观点,小组成员彼此进行探讨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参与性。小组分别设置组长,组长需要监督组员的学习,减少小组中的滥竽充数现象,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良好的发展。
在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授课时,想要有效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教师就需要找准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能马上进行小组讨论,应留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逐步完善学生的想法和思维,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例如,教学“勾股定理”时,本节的重点是探究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结论,从而发现勾股定理,以直角三角形的边为边的正方面积计算。授课时,教师可以简单地为学生介绍一下勾股定理,然后留给学生时间自己看书思考本节内容,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出勾股定理的定义、内容,合作观察、探索出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1]。
初中阶段尤其是刚上初一的学生,由于刚刚从小学六年毕业,整体的思维活跃程度较高。很多学生都在期待初中的新课程,但很多学生面对众多课程时没有太多的准备,学习兴趣很低。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教学策略,设计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教师讲解完教学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些小组竞赛的活动,教师设计题目,小组抢答,答对数量最多的小组获得胜利,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刚学的知识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能会存有一些不合适的地方,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思考与反思,并不断地创新和优化,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