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长艳,杨 婷
(1.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医患沟通,即医患双方在疾病诊治过程中,以满足患者健康需求、治疗患者疾病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种交流。近年来,医患关系逐渐紧张,医患纠纷的发生率逐年提升,其中大部分医疗纠纷的产生是由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到位所致。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不了解疾病的特点,也不了解康复治疗在其中的作用及康复治疗的目标,导致患者的期望值过高,如果康复治疗师未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就会产生医疗纠纷。因此沟通是治疗师必须具备的技能,在整个医疗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是临床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加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对策。
由于医患双方对疾病存在认知差异,医患信息不对称[1],因此往往会出现患者不能正确了解疾病的特点,对于自己的残疾状态心理接受度下降,从而高估了康复治疗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正因为患者存在肢体和心理双重功能障碍,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作为康复治疗师更应学会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多为患者着想,从患者的角度考虑,时时体现对患者的关心,实现人性化服务。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小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生活中不懂得为别人考虑,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扮演患者,模拟患者所处的功能状态,感同身受,让他们真实感受到患者的需求,能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充分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配合,为后期良好、和谐的医患沟通奠定基础。
换位思考还需要康复治疗师能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及切身体会。因为患者与康复治疗师的角色不同,体验也就不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也不一样,因此患者的表述也会有所差别,康复治疗师必须给予患者认同,认同就是对患者的基本尊重,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治疗的效果。
在入学思想教育中,所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均庄严宣读“医学生誓言”,让他们了解到:作为一名康复治疗人员,一定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治疗工作,时刻要认真负责,医务工作者就像一个驾驶员,如果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边开车,一边干其他事情,这样让乘客没有安全感,大部分乘客会急于下车,若康复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干私活,做事不认真,同样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在实训课操作中,全心全意地进行实践技能训练,杜绝学生边操作边干私活的习惯(如玩手机、与其他同学聊天等),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如果康复治疗师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工作不积极,评定、治疗过程中不负责任,不考虑患者的利益,将损害病人的利益和医院的声誉。
沟通能力作为医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必须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进行沟通能力的培养,由于医患沟通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因此医患沟通课程已成为各本科医学院校开设的基础课程。而高职院校也应该加强医患沟通的理论学习,医患沟通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训练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医患沟通》课程重点学习内容有医患沟通的原则与类型、医患沟通技巧及临床各科医患沟通技巧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临床康复治疗中能遵循沟通的基本原则进行有效沟通,掌握沟通的艺术,并对不同患者运用个性化的沟通方法。医患沟通有其自身特有的原理、原则和方法,需要康复治疗师能尽量完美地运用于临床康复治疗中。
由于医患沟通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知识,实践性较强,而且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能够灵活地进行实际应用[2,3],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教学。可采用角色扮演、临床见习、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前布置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让学生将医患沟通理论融入实践中,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标准化病人模拟患者,学生扮演治疗师,然后进行沟通,在沟通中要注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同时治疗师的目光应注视患者,首次沟通时对患者表示问候、自我介绍、询问患者对康复的理解及期望值等。沟通过程中治疗师应注意与患者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太近患者容易紧张,应根据具体情况来掌握距离。通过这些沟通,获得患者的信任,为后续的沟通交流奠定基础。
顶岗实习可以有效提升医患沟通能力。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1年顶岗实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实习时通过实习前动员使学生认识到医患沟通是康复治疗师必备的技能。重点强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说话注意方式方法,防止出现医患纠纷;二是杜绝不说话的现象,以便取得患者的配合。实习过程中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充分重视沟通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提升治疗效果。
LBL 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是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法,目前仍在课堂上得以广泛使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讲授能将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具体形象的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TBL 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是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理论教授中不再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根据教学标准设置教学内容,教师提前一周发布学习内容,团队成员分工协作进行学习,然后进行分析并撰写汇报材料,课上选择部分人员汇报并组织班上同学讨论,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为模拟病人,是对正常人进行特定的专业规范化训练,最终能模仿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教师提前为标准化病人设计剧本,剧本内容包括问诊的内容、功能障碍特点,通过剧本内容标准化病人能真实地表演出各种疾病的功能障碍。教师按教学内容的要求,预先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并适合学生理解水平和解决能力的案例或场景,同时将案例相应线索隐藏其中以利于学生展开讨论并寻找答案[4]。CBL 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 Methodology)则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典型的临床病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引用临床案例,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4 个人,每个小组均配备标准化病人,课前教师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然后每组同学轮流对标准化病人进行问诊及沟通,并汇总出本组的医患沟通内容及应用的沟通技巧,教师对各小组的医患表情、动作、沟通内容及沟通技巧进行点评。这种CBL联合SP双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
PBL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解答问题为驱动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通过观察视频,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视频主要包括两类:医疗剧和网络专题节目。近年来很多医疗剧客观地再现了现今的医患关系,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因矛盾激化所致的医疗纠纷,甚至是医疗事故在经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后,最终都得到了妥善解决,由此可见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近年来以《医者仁心》、《心术》为代表的医疗剧的热播,社会反响强烈[5]。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截取相关片段进行播放,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解答问题为基础的PBL 教学模式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心术》中医生“孤美人”从一个经常被别人投诉的冷傲专家转变成一个善解人意的医生,通过观看该段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孤美人”这个巨大转变都源于其患甲状腺癌的日子,她体会到了病人患病后的痛苦和心理变化过程,让她懂得了换位思考。由此让学生深思换位思考、关心病人的作用。
随着我国康复产业的繁荣,康复诊疗群体不断扩大,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等均在服务之列[6]。服务群体如此广泛,这就需要康复治疗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掌握沟通技巧,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患者的治疗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总的来说,康复治疗师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需要教育人员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尽心尽责地在康复治疗岗位上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