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以吴江“智慧图书馆之城”为例

2020-01-08 19:49吴小吕
图书馆学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吴江服务平台智慧

吴小吕

(苏州市吴江区图书馆,江苏 苏州215200)

从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看,科学技术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传统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从现代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每一次新技术的成熟应用都促进了图书馆服务形态的发展升级。在当前超融合、跨时代的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正由传统的资源管理向新的服务管理升级。为此,公共图书馆要充分考虑读者阅读需求的全新变化,重视优化、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积极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

1 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背景

信息技术的进步,导致信息量的爆发式增长,对图书馆在保障信息有效查询与获取方面的优势带来极大的挑战。目前公共图书馆在向大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存在公共阅读空间不足、阅读服务效能低下、用户满意度低、用户流失等多种问题,影响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果。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要积极谋划、主动推进,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有效收集、汇总读者的实际需要,重视改善大众的阅读体验,打造智能化、个性化的智慧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1]。

智慧图书馆是智慧技术、智慧馆员、智慧协同的结合体,其服务平台将传感器、物联网融入图书馆管理体系,将图书馆管理作为可调控、可感知的运行系统,通过对服务对象进行全面、透彻的感知,从而提供智慧化阅读服务,实现图书馆的智慧化管理。智慧图书馆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形态,打破了读者与图书馆、不同图书馆之间的界限,通过发挥智慧图书馆的整体优势,为读者提供了便捷化、智能化服务,为高效利用数字信息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延伸平台,形成了全新的、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2]。

智慧图书馆顺应了图书馆新的发展形态,迎合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新要求,大大优化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在持续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广泛覆盖的智慧图书馆,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深度挖掘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为提高大众的公共文化素养奠定了重要基础[3]。

2 吴江“智慧图书馆之城”的实践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是全新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环境,是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方式,也是目前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吴江图书馆结合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积极融入“智慧吴江”平台,充分发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优势,成功打造了“智慧图书馆之城”项目。该平台以读者获取信息方式、阅读习惯为基础,整合图书馆现有的“一卡通”通借通还、文化共享等优势资源,通过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为广大读者提供智能化服务,形成了全面覆盖吴江的阅读服务网络,充分适应了读者全新的阅读方式和个性化阅读需要,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吴江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2.1 整合现有资源,筑牢智慧图书馆建设基础

在物联网成熟发展、智慧化设备普及以及大数据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智慧图书馆发展建设的主要动力[4]。为此,吴江图书馆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发挥总分馆制和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优势,整合阅读资源,优化文化服务形式,构建了数字化、智能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吴江图书馆适应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智慧图书馆之城”项目是吴江图书馆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的重要成果,是将智慧理念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有效尝试和积极实践。以“全媒体数字图书馆”为基础,结合数字图书馆、电视图书馆和手机图书馆等一系列数字平台,为吴江读者打造了一系列“操作极简,履职卓越”的移动阅读资源。随着现代公共图书馆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吴江图书馆以总馆为基础,积极开展乡镇分馆建设,在吴江范围内建成了30 余家图书馆分馆,实现了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全面覆盖。为延伸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领域,吴江图书馆将农家书屋、乡村图书室和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等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了新的公共信息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目前,吴江图书馆形成了以区馆为核心,包含乡镇分馆、农村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实现了公共阅读资源的全面整合,大大提升了公共阅读服务效能。“智慧图书馆之城”项目建设还得益于吴江良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基层服务。凭借全面覆盖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吴江图书馆将数字阅读资源、多媒体阅读资源加以整合,优化优秀文化资源传播体系,为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2.2 用好智能技术,完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

智能化时代,公共图书馆从信息化转向智能化,读者、馆员和藏书等要素在新的阅读环节下,被赋予了更丰富、更完善的内涵。通过发挥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平台优势,搭建图书馆资源传播系统,可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的知识服务。吴江图书馆充分利用智慧阅读技术和设备优势,整合阅读信息,构建了“智慧图书馆之城”项目。将信息技术与图书馆资源要素充分结合,优化阅读资源配置,有效减少了阅读资源消耗,提升了阅读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充分发挥物联网、云计算、RFID图书自助借还系统等智能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借还、24 小时自助服务。借助无线上网设备和多功能读报机等智能终端,为读者提供了随时随地的便捷阅读服务,实现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管理。通过资源挖掘、信息互联,实现了阅读信息的泛在服务。通过面向社区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使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实现了图书借还的“自助化”。吴江图书馆将“智慧图书馆”打造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服务的新平台和新阵地。在智能技术助力下,通过丰富优质的阅读资源,为读者提供了阅读过程便捷、阅读形式生动、阅读服务深入的智慧服务体系,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智慧化服务做出了有效实践。

2.3 丰富资源供给,提高阅读服务质量

海量、优质的阅读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核心,以智慧供给为切入点,打破传统公共图书馆资源供给链条中的不平衡性,为全民阅读构建了智慧服务机制[5]。吴江“智慧图书馆之城”是以资源融合为基础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实践,通过发挥信息融合的基础优势,推进公共阅读服务与图书馆运行系统的深度融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广泛、有效和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和阅读管理新机制。吴江图书馆与吴江市民卡中心协作,市民持市民卡可以到吴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各个网点免费借阅图书,实现了图书借阅与市民服务的有效对接。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吴江图书馆搭建微信服务平台,开通了微信在线智能服务,读者通过关注“悦读吴江”,就能随时查阅图书信息、开展在线数字阅读,为读者提供了方便高效、智能便捷的阅读服务。微信公众号服务所提供的“独联体服务平台”是一种内容丰富、立体生动的智慧阅读服务,使用二维码技术在手机终端上形成包含读者信息的借书证,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借阅图书,既方便了读者借阅,也减轻了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管理负担。吴江图书馆还开发了图书馆手机APP,读者通过下载APP,就可以借助移动阅读终端,享受图书借阅、参考咨询等多样功能服务。在智能技术推动下,吴江“智慧图书馆之城”成为优质阅读资源的融合平台,大大提高了阅读服务的质量。

2.4 诠释用户思维,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

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吴江图书馆以用户多元化阅读需求为基础,积极构建全面延伸和全领域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智慧图书馆之城”项目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依托,积极向广大农村社区延伸,以技术优势弥补了阅读资源分布不均的客观不足,适应了用户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人本精神是吴江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之城”项目的精髓,该平台从技术应用到服务项目设计,均以读者需要为基础,旨在为用户提供广泛覆盖的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吴江图书馆通过实施“智慧阅读推广人”制度,与高校及其他机构进行协作,开展数字文化及数字资源使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掌握计算机技能的智慧阅读推广人,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在服务方面,吴江图书馆通过拓展阅读服务功能,使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获取信息服务、电子阅读和信息查询,实现了服务领域的全面升级。吴江图书馆坚持“用户至上”的理念,在官方网站上,增设了“吴江公交查询”“商品价格查询”“居民电费查询”等便民查询服务,为用户提供立体化、多元化的服务。为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供给与读者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平台实现了“你点书我买单”,读者通过线上推荐来选择数字资源,真正实现了数字文化资源的“按需采购”。通过在线电子咨询台,读者可以向图书馆咨询各类问题,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服务。此外,吴江图书馆通过搭建“阅·旅行”平台、“读佳少儿”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专属平台、制作“声音魔法石”故事专辑,为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注入了新的时代力量。

3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构建路径

在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积极转变运行思维,展现“智慧服务”理念,通过充分把握用户检索需求和阅读习惯,提供个性化智能服务,营造良好的阅读体验,为智慧图书馆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1 以智能技术为基础,构建智慧场景

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要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势,以智能化设备为终端,以融合互动、可视化的智能数据平台为基础,为大众构建内容丰富、及时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场景[6]。首先,研究阅读服务体系内不同对象的关联规则和发展趋势,发挥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读者提供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个性化服务。通过发挥智能感应技术的优势,实现人与物、资源之间的有效连接。其次,充分发挥智能技术优势,营造智慧服务场景。将读者的兴趣爱好、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统一存储至读者证的射频信息内,读者进入图书馆后,感应设备即可获取读者信息,通过微信、APP 和短信等多种信息推送方式向读者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读者在查询相关馆藏资源时,通过RFID 定位技术,能够及时查询图书所在位置,大大提高文献检索和借阅效率。以虚拟化技术为依托,积极建设图书馆“云平台”,为读者提供云端服务场景,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与科学应用。通过建设参与式、协作交互的云检索平台,优化图书馆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功能,满足了读者泛在信息资源检索的需求,为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服务奠定了基础。借助远程访问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享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3.2 以智慧服务为核心,打造智能平台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是开放互联、具有扩展性的系统化平台,是提供多种服务形态的云服务平台。第一,平台再定位。通过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势,为读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文献借阅、图书检索、知识传播等服务,使公共图书馆成为知识服务、信息资源保障和互动共享中心[7]。第二,平台体量再升级。通过以人与物的互联,为读者提供“人本”“智能”的智慧化阅读服务,使图书馆实现从传统的“单体馆”服务向新的“集群式”服务升级,构建功能完善的智能服务平台。第三,平台外延再拓展。通过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平台服务内容,推进业务融合、重构服务流程,塑造“大图书馆”智慧服务格局,为读者参与阅读以及图书馆开展多元服务提供了新的互动模式和智能化平台。

3.3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重塑服务机制

在物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化设备为依托,通过聚焦用户智慧化阅读需求,形成了人书相联、书书相联的全新智慧服务机制。第一,通过知识整合,提升图书馆智慧服务能力。利用相关感应设备对读者的阅读需求和背景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完善、个性化的“一对一”阅读服务。可为读者提供个性定制、协同共享、知识获取和多元泛在的深层次智慧服务,有效培养用户驾驭、应用、创造知识的能力,实现智慧创新的预期服务目标。第二,将智慧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相融合,发挥智能技术的交互性、创新性和感知性等优势,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内容,最大程度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在向读者提供智慧阅读服务时,熟练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形成主动创新的积极意识和“读者为本”的服务意识,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效能[8]。第三,坚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网络全面覆盖为基础,重视读者互动,构建图书馆智能化服务平台,为大众提供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形成精准供给、及时反馈的全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4 以智能技术为动力,优化服务流程

随着智能技术应用日益成熟,公共图书馆要坚持回归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宗旨,发挥人工智能的驱动优势,重塑服务流程,提高图书馆服务效能。首先,要对用户检索流程进行优化。通过对用户的检索行为、偏好习惯进行记录、分析和识别,结合用户的使用反馈,不断优化检索流程,提高用户检索的便捷性。其次,要挖掘用户偏好,优化服务内容。借助挖掘算法对用户的阅读习惯、兴趣爱好等数据信息进行智慧挖掘,通过深度挖掘读者个性化阅读偏好和互动规律,构建读者知识图谱,实现精准、个性化定制服务。再次,要发挥技术优势,构建主动智能服务。智慧图书馆所提供的阅读推荐不同于传统推荐服务,通过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资源获取、整合等环节的优势,融入读者兴趣和行为特征,形成主动、智能的阅读推荐模式。最后,发挥技术优势,实现实时评价、及时反馈。通过构建移动智能平台,开发实时评价反馈机制,使用户及时反馈个人体验,切实提升用户的使用满意度[9]。

4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图书馆要充分结合大众获取信息的智慧化方式,积极推进自身发展形态转向升级,确保智慧图书馆在城乡广泛、有效覆盖,切实满足大众智能化、个性化阅读需求,提升大众的文化素养。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必然向智慧图书馆发展。因此,将智能技术、智慧服务相互融合,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为大众提供智慧化服务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建设重点。

猜你喜欢
吴江服务平台智慧
加州鲈“遇冷”!端午节后市场疲软,吴江大量出鱼冲击多地市场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基于自媒体的编程服务平台研究综述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