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让思维之花绽放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堂教学之我见

2020-01-08 16:35:04陈佩馨
科学咨询 2020年40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豆荚豌豆

陈佩馨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路小学 广东佛山 528000)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时提出问题的能力,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围绕“提问”编排了提问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课文重点描写了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它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笔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1]。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整个提问策略单元的起始,笔者把教学重点聚焦在“学习提问”上,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的状态,提高积极思考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一、通过课前预习,激发提问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为了在课堂中高效地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同时,为了了解学生的提问原始状态,我在学生预习时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围绕课后问题“读完课文,把你的问题写下来”提出3个或以上的问题,并把问题写在语文书第20页的空白处[2]。

课前,我浏览了学生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一开始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而后来变黄了?

为什么豌豆苗会顺着绳子往上长,是有什么原理吗?

小女孩的病是怎么好的?

为什么小女孩的眼睛会发亮?

为什么第五粒豌豆是最了不起的?

为什么那颗豌豆会让小女孩好起来了?

为什么小女孩的母亲可以搬动病床?不是很重的吗?

那个女孩的妈妈有钱了吗?

为什么最后一颗豌豆会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呢?

“水笕”是什么呢?

……

由此可见,“提问”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学生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已经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基本打开了思维,初步从不同角度大胆提问,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小组整理问题,发现提问角度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于漪说:“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提出的问题,并整理问题清单。这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的环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分享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思维的碰撞。通过分享问题、交流问题、筛选问题、质疑问题……学生从其他同学的提问中获得启示,活跃思路,提出更多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给每个小组展示的机会。小组整理清单结束,每组派出代表发言人带着整理好的问题到讲台前进行展示、汇报、分享,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

通过小组合作整理问题清单的方式,引导学生仿照课后的问题清单,从而发现提问的角度: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出的,有的问题是针对全文提的,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的题目提出的,有的问题是针对写法提问的……从而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依托问题清单,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提问方法的指导上,还要进一步借助问题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是要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理解,提出问题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既包括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自己提出的问题,也包括教材中以学习伙伴和小组合作整理的问题清单等方式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提出问题,再一起梳理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课文。

通过提问,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深度阅读,有的学生开始深思文字背后的含义,有的开始思考故事的角色选择,有的甚至开始构思新的故事内容。如:为什么那颗豌豆会让小女孩好起来了?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感受到豌豆苗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顽强地成长着,豌豆不气馁、勇敢面对生活的做法,给小女孩带来了生的希望,有勇气战胜病魔,有信心恢复健康。这是安徒生通过他的文字传递出的生命的力量。

普列汉诺夫说:“有教养的头脑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诱导学生一步步进行质疑、析疑、释疑,基于学生的真实问题开展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主动阅读,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让学生思维之花慢慢绽放。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豆荚豌豆
豆荚儿,嘭!
豌豆
大灰狼(2018年5期)2018-06-20 14:49:32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豌豆笑传
豌豆笑传之拔罐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豆荚旅馆
娃娃画报(2015年11期)2015-12-08 04:39:23
剥豆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