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伟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小学学习阶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微课,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2],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微课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提升教学质量。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不断积累情感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更强的艺术性[3]。语文源于生活,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可以使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微课中广泛的视频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点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欲望。
语文是小学阶段必须学习的科目,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也有较强的人文性,学习语文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微课的有效运用可以更好地拓展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导入环节,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教学内容等有效运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转移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玩耍,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很不容易进入状态。因此,教师可以有效运用微课中的微视频,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积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学习《黄山奇石》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运用微视频展示有关黄山的图片和视频,然后提出问题,如“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景点吗?看到美丽的景色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黄山美景所带来的震撼。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等重点,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材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反复研究编制的,但有些知识点还是超出小学生的理解范围。小学生思维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对于教材上的知识点仍然存在无法理解的现象。由于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带,只能理解一些教学中简单的、表面上的知识点,对于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知识点还是无法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有效运用微课,使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学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绝大多数学生无法理解、感受、体会文化遗产的价值,教师可以有效运用微课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影视资料,使其感受中国文化的壮丽,同时增强学生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及文化品格。
综上所述,微课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有效运用微课,使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而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