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江 丽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湖南·常德 415100)
高校在育人育才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核心与重点,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推动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与从业,在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时,要坚持和秉承“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思维的指导,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与内容融入到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当中来,不断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促进大学生职业水平与就业能力得到有效的塑造与提高,使得大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更好地彰显出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作用与意义有效地发挥出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所谓的课程思政,主要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想政治课程与各类教育课程进行融合性教学,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发挥出协同育人的作用的一种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的教育元素主要包括思政教育理论知识、思政教育理念、精神追求与价值引导等,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合与渗透到各个学科或者各门课程当中去,使得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理念、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主要就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正所谓:“育人”先“育德”,重视传道授业解惑与育人育才的结合与统一,是我国良好的教育传统,也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道德观等培养与塑造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要以德施教、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地发展。
与此同时,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的理念,主要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各学科之间进行更好地协同教学,从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课程思政的结构是立体多元,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三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课程思政的方法是显隐结合,主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融入到管理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当中,使得思政教育的目标、结构、内容、模式得到更好地优化与改革,将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政教育内容与各类学科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的有效结合,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政治素养的更好地提升,使得学生更加自由、全面的发展。课程思政的思维是科学创新,主张将思考与学习、观察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使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坚定政治立场,遵循历史发展轨迹、把握时代发展方向,运用科学的思维与方式来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促进学生更好地对各类错误思潮与观念进行更好地辨别与抵制,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维护自身的政治信仰与理念,推动大学生的发展更加先进、可持续。
在“课程思政”的理念指引下,组织和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与内涵能够与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更好地丰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内容,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更好地树立积极的择业观、就业观与思政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与内在素养,使得大学生更好地面对当前的就业环境。
与此同时,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改革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优秀人才,使得大学生不仅在所学的专业领域中出类拔萃,而且在综合学科与综合品质方面也能够更加优秀。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融合与渗透思政教育理念与内容,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求实创新、艰苦奋斗的意识与精神,使得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更好地结合与统一,培养大学生更好职业塑造、职业能力、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此外,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中融合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思维,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素养也得到更好地塑造,使得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以及就业与从业的重要性,也能够促进良好师德的有效塑造,增强高校师资力量与师资水平,也促进教师更好地践行“三全育人”的价值理念,提升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效果与价值。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更好地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专业素质够强的优秀人才,将“课程思政”的观念和思维全面且综合的渗透到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与过程当中,逐步打造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与育才方法,塑造大学生更加敬业的职业精神和更高的职业素养,为大学生未来更好地就业、从业与创业奠定坚持的基础。下面探究与讨论“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与策略:
(1)转变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思路、革新教学理念。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高校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必须要摒除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思维,不仅要对学生职业引导与教育,而且也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师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思维与课程思政理念来指导教学,并着重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品质,这样在职业规划教育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课程思政来培养大学生优秀的职业素质,那么在大学生未来就业中更好地凸显出自身优秀职业能力与素养,对于大学生获得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非常有利,更好地在工作领域中实现自己职业理想、发挥大学生职业价值。
(2)重视课程思政思路、内容与职业规划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展开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教师必要以课程思政为改革目标,不断进行教学形式、教学结构的优化与设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与根本,着重塑造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专业能力。与此同时,在设计与改革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时,教师不仅要将职业规划知识积极的传播给大学生,而且也要重视将课程思政理念作为价值引领与思想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与创业观,鼓励大学生积极的进行创新与创业。在教学内容丰富与创新上,学校以及教师要多组织和开展一些就业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在实践中塑造大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与敬业精神。
(3)强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方法与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改革与创新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课程时,教师必须要重视改革与创新模式、手段的多样化创新,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多元化、多样化教学,并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合到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当中,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力和思政政治素养。例如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因材施教法等,并拓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体会与感悟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案例教学法,将身边最真实的案例引入到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实际案例中的经验与不足。通过情景创设的方法能够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变得更加直观与具体,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者模拟实践,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知晓自身的局限与不足,通过反复实践与总结,培养大学生良好地逻辑思维与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职业规划时能够更加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不动摇,更好地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领导。此外,将课程思政理念与职业规划教育进行更好地融合,实现全过程、全员与全方位育人,在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精神的同时也锻造大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推动大学生更好、更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在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学模式、方法与理念的持续革新,也要重视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将“课程思政”理念、内容与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育内容与理念进行巧妙的融合,在开展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教学时融入思政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使得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与理念得到有效的培养,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得到有效的塑造、职业能力与职业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品质、职业能力、专业水平都得到全面地提高,促进大学生未来更好地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