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桃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8)
自专业群的概念提出以来,各职业院校尤其是示范性和高水平职业院校根据国家有关专业群建设的政策要求,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在对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专业群建设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益探索。到目前,专业群建设已成为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抓手,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1]专业群的组建是专业群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专业群结构调整贯穿专业群建设的始终,对专业群建设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服务于产业链转型升级发展是专业群组建及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专业结构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其对接的产业链或岗位群,面向的技术或服务领域以及原有专业结构,决定了专业群组建的专业类型、数量以及核心专业的确定。[2]而在专业群实际建设过程中,部分专业群从组建到建设过程中的结构调整并不科学,具体表现及原因如下。
一是办学定位不清晰,组群的专业及结构缺乏建设基础和特色。由于过去的办学定位不准,导致学校现有专业多而杂、与某一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整体实力欠缺,从而使组群的专业基础不厚、优势和特色不明显,存在东拼西凑、滥竽充数的做法。这种没有较好基础和特色的拼凑“群”忽视了组群的内在逻辑性,从而造成专业群内的专业设置架构松散,缺乏真正的内在联系,既不利于专业群协调发展形成合力,也不利于专业群结构的合理调整。
二是缺乏对产业链及岗位群的调研,组群的专业与产业发展脱钩。专业群应立足产业发展,并结合现有专业基础等校内资源再科学组建。事实上,部分高职院校在组建专业群时未依据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专业群调研和论证,导致构建的专业群无法适应区域产业链或岗位群,既违背了专业群建设是为产业链转型升级服务的初衷,也失去了专业群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是组建的专业群对接产业链过窄或过宽,导致专业群建设意义不大或者难度太大。专业群一般由3 个及以上专业组成,有的群刚好由3 个专业组成,而有的群则由近10 个专业组成。组群的专业过少,导致其覆盖的岗位群和服务面过窄,既不能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其所需的“立体化”的复合型人才,也不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专业群建设优势和意义未得到有效发挥。但组群的相近专业过多,就会出现因培养目标难以区分而使专业同质化,或因跨专业大类组建专业群,导致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任务太多和成本太高而难以保证建设的质量。
四是专业群结构一成不变或调整明显滞后,缺乏科学的动态调整机制。随着技术革新的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不断加速。因此,基于产业发展的而进行的专业群调研和论证不是一劳永逸的。专业群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群内专业的结构调整是紧密对接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须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实际及时进行“增”“退”“扩”“减”等专业结构优化调整,避免因失去自我优化活力而最终与产业发展脱节。
职业教育的要求和产业链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群组建及结构调整过程中,须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并加强相应工作机制建设,方可有效促进专业群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
根据专业群建设的目的、要求和实践探索,专业群的组建及结构调整逻辑大致可分为以下3 种策略。
(1)基于教学资源共享逻辑组建和调整专业群结构。按照文件要求,专业群可以由3 个及以上基础相近、教学资源共享的专业组成,因此,高职院校可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和办学基础,基于教学资源共享逻辑组建和调整专业群结构。这种组建及结构调整逻辑特别适用于在对接某一产业方面专业分类较细且较全的学校,这样群内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如教师、实训条件等可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共享,在节约办学成本实现专业群集约化发展的同时,可更容易对接分工越来越细的产业发展,进而促使产教融合更加深入。以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品制造与服务专业群为例,其包括药学、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组成,涵盖了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流通及药学服务等药品产业链的主要领域。这些领域所涉及的技术大多相近,其所需要的很多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是相通的,因此,在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诸多教学资源可实现共享。
(2)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逻辑组建和调整专业群结构。随着产业链的延长及分工的细化,产业间的相互渗透,关联度越来越高,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为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和综合性服务的紧迫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职院校应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跨专业的交叉和整合,重点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事实上在专业群建设及其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强调从“群” 视角进行课程规划与实施人才培养,依据产业链或岗位群的不同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重新遴选教学内容或相应课程组成网状立体式专业群课程体系,以满足产业链和岗位群的多元化人才需求,以及专业群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和终身化发展、初次就业和长远规划的不同需求,培养符合产业链经济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3)基于产业链发展逻辑组建和调整专业群结构。专业群建设以服务对应产业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因此,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在于产业,而专业群的组建和结构调整的长度、宽度及深度,直接对应产业链的长度、职业岗位群的覆盖范围及技术工艺的关涉程度。[3]正因为如此,高职院校在专业群组建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明确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群专业设置指导思想,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专业群内各个专业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内部结构,努力实现专业群的人才培养与区域内相应产业发展间的良性耦合。
专业群必须建立完善长效的专业群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准确把握专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发展变化所产生的效应,动态调整群内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方能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本校专业形成品牌及特色。在高职院校专业群组建及结构调整工作机制建设方面,应从自身办学定位和该专业群实际出发,利用政行校企的优势资源,建立健全由政府统筹、行业指导、学校负责、企业参与的专业群组建及结构调整工作机制。
(1)作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在营造良好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政策环境、更新完善指导性专业目录、健全专业群建设协调机制、建立区域经济调研及信息发布平台、加大专业群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等方面,通过采取宏观调控方式发挥好统筹、指导、监督、协调、服务、保障等积极作用,推动行业、企业及学校积极参与专业群建设。[4]如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省级专业群建设方案等政策,通过财政拨款和引导金融机构投融资为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提供准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数据、产业的布局、企业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及预警等信息,设立专业目录指导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等。
(2)行业协会的特殊属性在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同时能成为监督政府职能转变的催化剂和行业学校、企业、政府间的沟通桥梁,还能利用其对相应行业经济发展研究的职能,提供本行业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第一手信息,主导专业群建设成效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和标准的构建等。行业协会参与校企深度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应发挥其在专业群组建及结构调整方面的指导作用。[5]
(3)学校方面,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办学定位和专业群定位,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适时开展精准对接产业链或岗位群人才需求的深度调研,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效能。其次要进一步规范内部治理结构,打破专业间、院系间、部门间的壁垒和障碍,扩大并有效发挥二级院系在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方面的主动权和决策权,建立以专业群为基础的二级教学院系。同时要充分发挥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或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专业群的组建及其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专业预测预警和专业诊改评估指标及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专业群动态调整和评价的运行机制。另外,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等现代信息和智能技术,构建政行校企等共同参与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评价、反馈、预警和改进的专业诊改工作机制,持续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要凸显群内核心专业的特色和实力并发挥核心专业的头羊作用,带动群内相关专业协同发展,促进专业及内涵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4)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是由职业教育须立足于产业和服务产业发展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因此在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企业的积极作用应得到重视和充分发挥。一是应积极发挥企业在专业群产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调研的作用,主动为学校专业群建设提供产业、行业及企业的真实数据和人才需求信息,奠定专业群的组建和结构调整的基础,避免专业群建设脱离产业发展,成为无本之木;二是应积极发挥企业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作用,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创新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等内容的建设,真正为产业发展培养实用复合型人才;三是应积极发挥企业在专业群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综合实训室、创新创业基地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上的作用,拓展基于上述实践条件的科学研究、技术转化、社会培训、项目孵化等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耦合;四应积极发挥企业在教学团队建设、双专业带头人聘请、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兼职教师支持等方面的作用,为提高专业群师资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智力支持;五是应积极发挥企业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协同发展机制方面的作用,创建长效、稳定、紧密、互惠互利的专业群校企共建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