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与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2020-01-08 16:36
科教导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思政课立德思政

陈 军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立德树人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根本,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水平,是思政课面临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仅为思政课发展进一步确定了明确方向,也强化了思政课教学改革内涵。

1 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

新时期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提到,从我国的历史和政治实际出发,我们的教育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把握大局,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做了准确定位。同时如何将思政课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如何将思想内涵贯穿于课程中,真正引导和指引学生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发挥好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作用,是思政课面临的重要任务。

2 立德树人理念的意义

教育是国之大事,肩负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育人之本在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1)立德树人理念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培养有积极意义。思政课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学生,让他们正确理解我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政策,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选择。另一方面在新时期背景中,让高职大学生切实体会到政治制度的优势对我国社会建设的巨大作用,提升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2)立德树人理念让高职大学生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践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立德树人让大学生既能认识到这项事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3)立德树人理念能帮助高职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立德树人能鼓舞大学生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紧密相连,在利国利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4)立德树人理念能让中国精神在高职大学生心目中发扬光大。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让大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长期以来,高职思政课教学缺乏创新,照本宣科,以完成授课任务为主,缺乏实效、有趣的创新观念,给学生的感受就是填鸭和灌输,难以起到有效吸收、乐于接受的教育目的。

(2)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无法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由于思政课教学理论性较强,容易让学生产生讲大道理、讲空话、套话的感觉。如果不紧密联系实际,没有将时代发展与课程有效结合,势必为理论而理论,更增添了空洞和枯燥,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接受。

(3)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理念有待提高。思政教师队伍中各种学科背景大量存在,自身所学专业的不同,让他们对思政课教学看法不一,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方向的正确把握。同时个别思政课教师长期在同一模式下教学,对现有的方式方法习以为常,缺乏研究新方式新方法的热情。

4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策略探讨

4.1 更新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作为年轻的高职大学生,他们对人生和社会保持着旺盛的关注度,他们想发现新颖有趣的东西。思政课如果一味地灌输和填鸭,势必造成学生的反感和逃避,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内容,再好、再强也不会维持太久。所以要从社会实际中挖掘素材,将新颖、有趣、别开生面的现实案例贯穿于教学之中,将社会现实中丰富的素材输入到教学中,这样才能避免无的放矢,为学习提供有力的抓手。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内容接地气。思政课的教学之所以存在种种困难,其中之一就是理论内容枯燥呆板,为理论而理论的内容确实无法吸引学生,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任何理论总有现实的基础和土壤,如果找到合适的点,会使内容生动有趣。为此,思政课教学内容要学会接地气,将社会现实中丰富的内涵提炼成生动的素材,与理论内容紧密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思政课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课程,课程内容不是一成不变、授课方法不能因循守旧。思政课的改革,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同步推进,要及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过程。[3]

(3)善于捕捉新亮点。社会现实包罗万象,要善于捕捉新的亮点。比如,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七十周年,把握好这个素材可以让学生从现实穿越过去,感受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这个内容与民族精神、中国精神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亮点,这种融合比单纯讲理论提升效果,可以拉近学生距离中,融入情感,避免先入为主。

4.2 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和教学能力培养

高职思政课教学主要责任人是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学能力的水平对思政课起着关键性作用。

(1)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突出表现在“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做到这些很不容易,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迎难而上,突破各种瓶颈,与时俱进,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将目前的学习与发展目标相结合,把握标准与思政课发展方向相结合,循序渐进、有始有终,切忌盲目发展。要认准目标,把握好思政教师发展方向。

(2)思政课教师的能力建设是上好课、教好课的有利抓手。由于思政课教学起点高、涉及内容广泛、问题难、定位性强,能把思政课上好,能把问题讲清楚非常不容易,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复杂而多变,国内国外新思潮、新现象层出不穷,各种理念、意识形态扑面而来,对思政课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需要思政课教师知识渊博,负有前瞻的眼光和意识,在复杂的时局中胸有成竹、见解独到。另一方面,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要有与时俱进的应变能力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在时局当中,能把握潮流,引领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3)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机制要与时俱进。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的评价考核往往以课题、论文、获奖等为主,对实际教学中投入大量精力、注重教学质量、注重教学效果等相关内容无法量化和体现,所以一心想上好课的教师在现有的评价考核中,难以获得认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必须把教学态度、实际教学能力纳入评价指标,把对学生的关心、塑造和正确引领作为考核依据,调动教师积极性,让认真授课的教师有充分的获得感。

4.3 将学生的评价考核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

长期以来思政课对学生考核注重期末,忽视平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应该突出此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尝试注重平时成绩,将平时成绩的比例调高,在平时考评中注入一些新内容,比如在关注自我的基础上是否关注社会、民生、世界,用特殊的作业形式予以考核;还有社会热点与课程内容是否结合;再者通过一定的实践与课堂衔接,让学生展示内容,表达感想等。这样避免期末论输赢的现象,触动学生平时的积累和表现,更好达到教育目的。

4.4 思政课要充分利用好现代新技术、新方法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生龙活虎的年轻人,他们与时代的链接具有独特性、迅速性,新时代,各种新技术此起彼伏,网上网下练成一片,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应调整改变,如果还保持僵硬的授课方法,未免老气横秋,远离时代,无法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所以,思政课教学要把握时代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与学生无缝对接。

5 结语

总之,思政课的教学任务重、起点高,从立德树人理念入手,改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真正让思政课成为高职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思政课立德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