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晓华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藏书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000)
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单纯以成绩作为教学方针和目标,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当前社会背景下,综合素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关键载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完成基础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和能力方面的培养。
语文是具有一定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但是,当前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单一,仍然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体,学生只负责照单全收,完全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长久下来,会使学生陷入定向思维,扼杀了学习情趣和积极性。加上一部分教师只为了完成任务,根本不关心学生是否听懂弄通,这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十分不利。
现阶段,小学语文还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仍然以教师口述、学生听讲的方式进行。一堂课结束,教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并没有对知识点理解得十分清晰,师生间也没有充分进行互动和交流。学生只是机械化地听讲和记录,而教师也只是按照教案完成任务,这正是当前我国多数小学语文教学的模式。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仍以应付考试与升学为教育目标,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与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仍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自己总结的知识和技巧硬塞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只是为了取得一个满意、合格的分数,并不能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现自己的个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例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领路人,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出问题的答案,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提出的问题去理解课文,多给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语文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自行解答,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可适当给予一定提示,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以及自主思考,以此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小学生的表现欲望更加强烈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对其进行个性的培养。例如课本中有一个关于动物的章节,其中有《猫》《母鸡》《白鹅》几篇文章,教师在此类课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到讲台上进行角色扮演,和老师一起互动。根据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学生可以大胆自由地展现自己,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个性得以展现,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为学生提供自由平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既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另外,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个性,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充分展现自我。教师应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以微笑面对学生,学习生活两手抓。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信任教师,进而在课堂中表现最真实的自己。
良好的情感体验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例如运用多媒体对学生的个性加以培养。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做成PPT,通过屏幕展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作者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将课本中的情感通过让学生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读这种直观方式呈现出来,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作者的表达,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丰富自己的情感。在掌握、吸收教学内容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目的。另外,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性格,允许学生自由发展,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平等表达的机会,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应当给予奖励。通过此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从而塑造他们的良好性格。
小学生还处于学习的低级阶段,更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教育阶段,不应一味地强调分数,学生的个性不是仅仅依靠分数就能体现的,更不能将分数作为评判学习能力和教师教课能力的标准。例如在写作训练时,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开展写作。在很多学生的眼中,父母就是给予自己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教师在阅读这种文章时,就不适合以分数高低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应该对学生文章的构思以及立意等方面综合评价。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改变评价标准,以学生展现出的能力以及个性来当作评价最主要对象。不束缚孩子个性化的养成,是确保学生在以后学习道路更加顺畅的前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长远考虑,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考试中,教师要多设置多设计开放式题型,从而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是理解情感的课程,更是对世界的初步认知。在小学课本中,也相应增加一些表达家国情怀的课文,这有助于学生价值观和个性的塑造。这个时期,是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例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延安,我把你追寻》两篇课文。教师在授课此类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在讲解时要对内容深切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幸福生活得来不易,要懂得珍惜。对于高尚内容要大加褒扬,对于丑恶事物要进行贬低,树立学生的善恶观念。可以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语文是一门创造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个性的前提,就是要维护语文教育的创造性。语文大多数问题是理解性问题,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在学生作答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不必一味追求标准答案,只要答案反映出正确的价值观即可,即便回答与标准答案相差甚远,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方向,以指引学生能够在社会上健康地发展作为最终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