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渝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四川 广安 638000)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歌是变形的艺术。”(雪莱),由于古诗具有高度的凝练性、表达的含蓄性、较大的跳跃性和强烈的抒情性,学生往往觉得读不懂,看不明,悟不透。古诗中蕴藏无限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养分,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沉浸其中,品味声韵,体察情感,感悟意境,浸润思想,陶冶情操,使古诗教学既富有诗情画意,又蕴含生命底蕴,让诗歌真正滋润学生生命。现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为例,谈谈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的基本路径。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走进文本的一个抓手,题目往往包含体裁、时间、地点、事件、手法等丰富的信息,通过分析题目,能了解诗歌的基本信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和主题等。揣摩本单元诗歌题目可以获取很多信息:或体裁,如《琵琶行并序》,行,古诗的一种体裁,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或内容,如《蜀道难》,袭用乐府旧题,写蜀道艰险难行;或基调,如《秋兴八首》,秋日起兴,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或手法,如《咏怀古迹》,表面看写昭君的遭遇、怨恨,实际是借古抒怀,寄托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锦瑟》难解,被称为古典诗歌的哥德巴赫猜想。课堂可以引导学生探讨“锦瑟”命题艺术:《诗经》许多诗歌是无题诗,以篇首二字做诗题,《锦瑟》也是无题诗吗?组织学生讨论,明确首联集中写锦瑟,后面内容由锦瑟引发,是诗歌的核心内容,并非简单的无题。
读人,就是全面了解作者,注重作者与作品的关系,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以及作者创作作品时的社会状况,为深入理解诗歌奠定基础,如李商隐《锦瑟》。
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歧见纷纭,有咏物说、悼亡说、自伤说、爱情说等,学生对此诗主旨的理解和把握自然有难度。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下宦官擅权、党争不休、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晚唐时局,介绍李商隐遭遇谗毁、横被排挤、志不得伸的人生经历,介绍作者生命走到尽头,回忆往事,一生坎坷,人生绝唱,有感而发的写作背景,学生自然就能读解此诗内涵含蓄深沉,表现婉曲隐晦,意境朦胧迷幻,抒写诗人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的艺术技巧和表达意旨。
如《琵琶行》中一个沦落江湖的京城歌女何以惹得诗人泪湿青衫,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由衷感叹?可以让学生在“知人论世”中理解诗人情怀。教师讲述或者学生查阅背景资料。如白居易出身仕宦之家,5 岁学写诗,9 岁辨声韵,16 岁写出家喻户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28 岁中进士,32 岁入仕途,35 岁谱就《长恨歌》,36 岁拜左拾遗,克尽职守,屡陈时政,惹皇上或权臣不满,陷入政治斗争旋涡,被贬为江州司马,成为“天涯沦落人”,一生仕途不顺……从史实中让学生知晓白居易的耿介性格和蒙受的冤屈,从而真切理解他与萍水相逢的琵琶女产生感情共鸣的缘由,体会他“泪湿青衫”的情不自禁。
诗歌,是情感的结晶,是音乐的艺术。在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含英咀华,反复吟诵,因声求气,让学生充分体味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画面美和意境美。
《蜀道难》节奏回环往复,音韵流畅激越,宛若天籁之音,读之飘扬欲仙。这样的诗,不宜过多寻章摘句,考证概括,宜让学生反复吟诵,读出高唱入云,读出雷霆万钧,读出万千气象,读出恢弘气势,读出悲壮苍凉,读出激越奔放,体验平上去入、相勾相连、相承相顺、相逆相生的天地大音,听作者灵魂独白,与诗歌深刻对话。
如《琵琶行》,教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用声音演绎那些富有韵味、富有乐感、富有冲击力、震撼人心的诗句。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先急促,后轻快;“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先流畅,后缓慢;“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读出清冷低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读出激昂奔涌,紧张热烈;“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读出短促急迫、戛然而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读出寂静悲凉等。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修辞的精妙、乐声的起伏、情感的动荡,体味琵琶女的哀情和诗人的幽怨,由声而情,由象而境,感知、体悟诗歌的魅力。
北宋王安石提出写诗要用“诗家语”。由于格律、修辞、强调、抒情等需要,作者有时对诗歌语言进行适当的变形,运用比兴、象征、双关等技巧,诗歌中出现一些超逻辑、超常规、超语法而陌生化的“诗家语”,从而达到出神入化变化无端的艺术境地。这无疑给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鉴赏造成困难。而理解文本,是一切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这就需要注意倒装、换位等特殊组合、特殊用语、含蓄蕴藉、凝练精妙的语句,让学生明白知晓,辨别疏通,品味鉴赏。
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语意双关,“开”既指菊花开,又言泪眼开,“系”既指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又指心念长安,心系故园。
一般说来,七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三。正常语序应为“群山万壑赵荆门,尚有生长明妃村”的诗句,成了“群山万壑赵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吟怀古迹》)
古人强调炼字、炼句,增强语言表现力。要引导学生赏析精妙传神的诗句。如《琵琶行》“四弦一声如裂帛”,“裂”精妙传情,不仅写出音乐的断裂,还写出沦落天涯琵琶女的心碎,谪居江洲诗人情感的撕裂。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歌的灵魂,是走进诗词文本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意象,领诗歌之“意”,入诗歌之“境”,感受作者的情感,体味诗歌的意境。
如《登高》,首联运用了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等意象,渲染肃杀、萧索、苍凉的氛围。第二联的萧萧落木表现对哀残生命的忧伤,滚滚长江表现生命悲怆感的绵长无尽。通过这些意象组合表现诗人“艰难苦恨”的生存状态和孤苦、沉痛、凄凉、破灭的精神状态。
古人写文章,讲究“意格俱佳”(沈德潜语),意即主旨,格就是章法,指诗词的结构谋篇。沈德潜《说诗晬语》:“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矣。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前人将诗歌的章法结构归结为“起承转合”:起,缘起,是开端,直接入题或间接入题;承,承接,是承接开端并加申述,是景、情、事、理的延续和发展;转,转换或深化,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或由景转情,或由事转理,或由人转己,或由浅入深……合,收合,收束合题,聚焦主旨,或议论,或抒情。起承转合这四个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乎作者情感,关乎诗歌主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都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老师指导学生抓住诗歌起承转合的特点,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从章法结构上去理解分析,从而把握诗歌的思路脉络,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
如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以景起,写登高所见之景,间接扣题。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承首句之景,把景象引至阔大苍凉。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景及情,承上而“转”,“万里” “百年”与颔联“无边”“不尽”的阔大实景相呼应;由眼前之景触发心中所苦。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收合全诗,把颈联“常作客”“独登台”补充得更深沉了 ,时世之“艰难”,个人之“潦倒”,二者同现,个人情绪与家国情怀的结合,正是杜甫情感沉郁之表现。
如李商隐的《锦瑟》: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以锦瑟起兴开篇,以“思华年”统领全诗。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承接首联,追忆锦瑟华年。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为转,“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结束全诗,又照应开头,点明主题,“惘然”归结全诗情感。
诗歌是对生活的提炼,与我们现实生活有时空的距离,要正确感知诗歌内容和情感,需要鉴赏中还原特定的场景,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让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从诗句本身寻觅场景,借助想象和联想丰富这些场景,发现感悟作者的创作动因,找寻诗人的情感轨迹,体会诗歌传情达意的精妙。
如《琵琶行》,讨论琵琶女为什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琵琶女到底愿不愿意出来呢?为什么她还是出来了呢?她有什么样的故事和遭遇?她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诉说的?当你失意、痛苦时,是不是特别想找一个人来倾诉?启发展开学生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琵琶女对接,从而深入理解文本的情感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