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01-08 14:54:29何衡衡
科教导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何衡衡

(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212)

课程思政是从思政课程出发,扩展至其他专业课程,从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一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是指深入挖掘课程中某一具体的知识点,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应该是有深度和全面的,将思政建设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育人”的本质要求出发,抓住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始终,落实教师的育人职责。

语言是文化和思想的体现,思想和文化通过语言传播。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汲取其文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当前,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信息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当重要的交流工具,教师在选取教学素材时,在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应该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体现人文意识,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家国情怀和具备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复合型英语人才。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014 年起,在教育部的指导下,上海市率先进行了思政课程的试点,开展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所有的课程都上出“思政味”,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由此而言,“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育人理念进入大众视野。[1]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所涵盖的面非常广,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学习等方面,在教材的选择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和文化,引进原版教材,这就决定了其内容蕴含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因素。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两种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还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能够将政治思想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语言知识之外,同时塑造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辨识和理解,培养和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高校英语课程思政以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语言基础能力的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和政治思想水平,将他们塑造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时代新人。[2]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涵盖除外国语言专业以外的所有学生,覆盖面广,人文性强,它承担着语言教学的责任,同时也肩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的重任。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学制两年四个学期,所占课时比重较大,教学内容涵盖不同的行业领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素材。大学英语与思政课程同属于人文学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有利于开展英语语言学习和德育育人。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大学英语教学所选用的教材重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和理解西方文化背景,较少直接涉及到中外文化对比,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正面价值进行引导和深入挖掘,通过名言警句,或讲述历史故事和人物及历史事迹的方式,增加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精心挑选含有德育思政元素的课文内容作为课堂学习的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思政,实现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的结合。高校的课程教学大纲是保证和组织课堂教学正常运行的依据,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内涵特点,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以人为本的核心教学目标。因此,将课程育人目标具体化,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要求理解课程思政开展大学英语教学。除此之外,在高校课堂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规范建立课堂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很好地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中缺乏思政教育,长期存在于传统教学中的遗留问题。[3]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提高德育育人的意识,不断丰富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找准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引领。教师的德育能力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担起思政教育的重担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挑起的责任,大学英语教师在讲授语言文化知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涉及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碰撞的问题,这就对教师的思政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是否具备较高的政治敏感性、是否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否能够在语言教学中给予学生及时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这些因素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思政课程开展的情况。

与其他课程相比,大学英语具有独特的课程优势,兼具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大学英语课程提供不同文化素材,为深刻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提供比较和思考平台,使大学英语课程在立德育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学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学题材多样,有利于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思政建设。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时多过于其他课程,能够充分发挥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特点,两者有较高的契合度,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实施课程思政的教书育人的教学效果。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建设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为思政教育拓展了渠道,甄选有思政教育意义的素材作为课堂教材的补充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对时事的关注,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形式。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建设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思政建设不应该孤立于大学英语教学而存在,课程思政建设与大学英语课程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而治。简而言之,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与主流价值的引导应该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所以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思政话题,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教学大纲决定着教学课堂,做好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在教学大纲中突出德育主题的教学内容,将课程承载的德育元素具体到教学知识点上,通过语言实践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想政治修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思政元素,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解读,延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用思政内容丰富大学英语的语料库,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作用不言而喻,教材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同时为全面开展思政教育提供思想政治素材,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添加思政教育理念的基础,不仅能够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而且扩大了教学深度和内涵,实现课堂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本位,这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调整课程素材内容设置,加大在大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研究教材,拓展素材,探索和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自觉防范不良意识形态的侵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理想和信念。

教师一直以来就充当着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因此做好高校学生思政建设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有效落实思政课程,将立德树人贯彻到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德育观,加强课程思政的学习积极性,做好传授语言文化知识的工作,和传播党的政治思想理论的工作,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教师通过给学生提供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话题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政治思想因素,这种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的互动的过程,建立学生在课堂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积极肯定的态度建立起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辨别事实的能力,归根到底,培养了学生的德育观。 在网络和多媒体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丰富的资源充斥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能够给学生传递什么是大学英语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4 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的重要思想理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满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教学和育人两手抓,在课文内容中深入挖掘德育思政元素,建立语言知识背后对学生思想道德信念的教育和传承。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将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提炼思政内容,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向学生宣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增强中西方文化辨析能力,有助于实现新时代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整个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中,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有效减少反面和负面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突出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的育人导向,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课程教学中的核心作用,促进教育与育人的统一,实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融会贯通,为课程思政的全面推广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