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建设

2020-12-11 02:13:06李锦宏
科教导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计算机知识点思政

李锦宏 祁 超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

0 引言

新时代在经济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时,社会不良风气也在滋长蔓延,因此加强青少年思政教育是迫切需要的。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做好高校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占据学生大部分精力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是意义重大的。让学生切身领悟立身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抱负,涵养国家情怀,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1]

1 融入思政元素的难点

现阶段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高校的思政教育是流于形式。[2]迫切需要这种“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将思政教育隐性地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达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

就大学计算机专业而言,无论是基础类课程还是实践类课程,都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庞大的知识体系与有限的课时数之间本身就充斥着矛盾,此时再要融入思政元素,那么专业课教学和思政教育二者之间平衡点将在哪里?融入思政元素的数量和时间占比多少才算合适?这一系列问题给计算机专业课融入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对思政元素的融入只能靠专业课程教师的自我挖掘,这也极大的阻碍了计算机专业课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3]

2 融入思政元素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建设

2.1 课程体系结构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操作系统底层逻辑进行理论和技术的讲解。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本文主要将操作系统课程思政体系结构分为三个模块:

在模块一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学生参与主流操作系统的搭建,切身体验和感受操作系统的作用,感恩科技带来的便利、敬畏科技的力量,激发为我国操作系统发展作出贡献的愿望,如图1 所示。

在模块二中,主要是努力发掘课程体系理论和知识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元素(对立与统一、对象与本质、认知和思维逻辑)。从解析本学科的学术来源、进展、关联中感悟认知规律,从提出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炼出科学观、人文、逻辑思维等思政线。

在模块三中,主要利用实验课平台的搭建,逐步引导学生动手编程、书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客观、细致、严谨、探索和创新的科学观。

2.2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分析

在操作系统概述中,学生要掌握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融入发展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引入科学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类比归纳能力。

在进程管理中,学生能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分析死锁的原因并寻求对抗死锁的策略。融入辩证法的矛盾统一规律;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在作业管理中,学生能计算并分析常用作业调度算法的性能、利用Windows 任务管理器、系统信息和任务计划来管理任务。培养其探索归纳能力。

在存储器管理中,学生能分析页式管理及淘汰策略、虚拟存储器实现;能利用Windows 性能监视等工具监视内存的使用,调整虚存大小。

图1 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流程

在设备管理中,学生能按用户请求分析设备处理全过程、分析 SPOOLing 技术实现后台打印实例和设备管理器管理设备。类比资源共享,融入矛盾的解决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 具体课程教学案例的设计

基于上文提出的三个模块,针对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章节,对其中潜在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并将其合理的融入到主要知识点中。

2.3.1 准备阶段

主要是进行课程思政环境的建设。以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Blackboard[4]为依托,教师先进行在线课程的建设,提供教学资源,目的是帮助学生开展课前学习,保障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课堂上思政教育有效实行。利用计算机学院的智能多媒体设备营造IT氛围,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了技术或产品的“榜样”感召力。

2.3.2 讲授阶段

知识点1:操作系统概念。

首先,设置提问让学生讲出自己孰知的操作系统,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些操作系统帮我们干了什么,得出操作系统的定义。其次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以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OS为例,参考模块一引导学生使用主流系统完成一次文件存储,并讲解相关知识点(FAT 和NTFS),让学生了解到这一次简单的文件存储中操作系统所呈现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拥有广阔视野和开拓进取的人生观,榜样力量。

知识点2:操作系统发展历史。

从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为起点,逐步过渡到早期操作系统,如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系统,再到当前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等,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发展历程。融入唯物辩证法中的发展观,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不断前进、上升,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从而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知识点3:操作系统基本特性。

并发:通过讲解并发的基本原理引入辩证的观点,一个事物所呈现出来的一个方面,其背后必然有一定的遮蔽性,用户感觉这些进程是同时执行的,但实际上是通过进程调度功能掩盖了多进程之间共享单个 CPU 交错执行这一真实执行方式。鼓励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善于发现日常现象中的另一面。

共享:通过讲解传统意义上的无条件共享与操作系统中有条件共享(互斥共享)的不同,与现实生活中资源共享的形成对比,引出资源竞争(既定时间和既定地点),引导学生归纳出如何解决资源竞争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类比归纳能力。最后启发学生得出之所以进程能够和谐共享资源,是基于操作系统的管理规则,从而引入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融入遵纪守法、爱家爱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政教育。

虚拟:通过讲解虚拟的概念融入矛盾的对立统一观,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比如依靠超强CPU 以牺牲时间来换取空间的虚拟存储技术让用户在感觉不到处理速度下降的同时获得逻辑上更大的内存空间。因此一个优秀的系统是需要做出好的统筹和平衡,就好像天下没有完美的事物,面对矛盾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寻找全局发展中协调的平衡点。

异步:通过讲述进程的异步性引入“殊途同归”的人生哲理。在操作系统中,由于资源的限制进程通常是以“走走停停”的方式运行,然而只要配置完善的进程同步机制,作业即便经过多次间断运行最终也会执行完毕。引导学生了解人生成长亦是如此,成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总要磕磕绊绊,但只要坚持,最终依然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培养学生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

2.3.3 巩固阶段

主要是针对模块三中实验课平台的搭建。结合课堂讲述内容,学生两人一组严格按照文档为裸机安装操作系统,并书写实验报告,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又树立客观、细致、严谨的科学观,还巩固课堂中所讲授的内容,做到真正将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课堂中、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3 结论

传统教学限于讲授专业知识,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不强,很难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动力。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潜移默化地渗入家国情怀、民族自信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自内心的想要全方面提升其知识技能、政治担当、大局意识,最终达到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双赢。

猜你喜欢
计算机知识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