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华 孙晓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201620)
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后,对于如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作用的探索进一步全面推进。在此背景下,发端于上海而后辐射全国的“课程思政”改革进入标准化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依据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深入研究并建设“课程思政”标准化的评价体系,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
“课程思政”的标准化评价体系建构是高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高校治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指高校、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合作互动,共同管理高校教育事务的过程。“课程思政”的标准化的评价体系是以实现“课程思政”标准化的最佳效能为旨归,由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三大要素共同构成的一系列保障高校“课程思政”标准化的评价制度和程序。具体包括以下四个主要维度:(1)课程标准化的评价。包括在课程材料、教学规范、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四个方面的标准化评价机制。(2)管理标准化的评价。包括在运行管理、质量管理和资源管理方面,建立有保障“课程思政”标准化的专门管理制度、必备的设施条件和专项经费。(3)效果标准化的评价。包括在价值效果、知识效果、能力效果和情感效果方面的评价标准。(4)考核标准化的评价。包括成绩考核、德育效果测评、教学质量测评的标准化指标。由上可见,高校“课程思政标准化评价体系”被新时代广义化的内涵,不仅是作为绩效考核来反哺课程教学的反馈机制,而且是贯穿高校治理现代化全过程的一整套价值引领制度、程序和模式。
多元权力结构安排是克服单一化的评价体制弊端、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的首要前提。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标准化的评价主体在权力边界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从权力属性上讲,高校行使评价的主体以行政人员和行政组织为主,学术人员、学术组织对学术事务的权力式微,民主权力在民主管理领域虚化、形式化;(2)从制度规范上讲,学术权力主体在评价方面没有建立回避制度、公开制度、话语权平等制度等;(3)从运行机制上讲,学术事务有行政化、官僚化的倾向。要解决多元权力主体的责任边界不清的问题,就要在学术权力的评价责任与行政权力的评价责任之间划分出清晰的边界,并规定多元评价的议事规则。上述问题背后根本的制约因素是传统行政化管理模式及其伴生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社会中介评价组织缺乏规范和监督、公众的沟通和评价渠道不畅、政府督导机构的评价机制僵化等。其中,缺乏多元评价的过程控制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我国“课程思政”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建构的制度瓶颈。
评价过程设计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是决定“课程思政”标准化效应能否实现的关键条件。在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标准化评价行为短期化现象背后,更为根本的问题是评价过程控制机制的不健全。(1)从评价主体上看,缺乏调动多元主体参与“以评促建”创新的动力机制。各评价主体权力分散、自成体系,或者责任混淆、相互交叉,难以进行统一的评价管理和协调,造成了许多重复性、主观性的评价问题。(2)从评价制度上看,缺乏兼顾过程与结果的改进性评价制度。比如,常见的教学督导组打分制的方式,以一次性的结果来简单化评价教学质量,缺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方法、部门协同等方面的引导和改进。(3)从评价机制上看,缺乏“课程思政”标准化评价的协同机制,严重制约了各方的合作评价。基于上述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协调多元评价主体的关系,共同从过程和结果的整个体系上深挖制度缺陷的根源,才可能在整个过程控制机制的总体系统中解决评价的具体问题。
确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评价模式,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标准化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标准化评价模式在如下问题:(1)多元评价主体权责不清。行政权力主导的传统评价体制具有启发制衡和监督的弊端,欠缺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参与评价的权力和责任清单。(2)评价的监督程序和手段缺乏可操作性界定。由于此原因,党委会、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工会、学术委员会等各类组织在评价工作中,难以切实发挥各自监督职能与协同合作。(3)公众评价意识淡薄等问题。高校内部缺乏开启权力监督之门的信息公开途径,民主监督主体监督意识和行为能力不足,不具备评价制度的过程化、常态化的社会条件。在上述问题的背后,评价制度滞后是其关键原因。而如何平衡好三种基本评价主体的权责与协作关系,充分发挥社会评价组织、第三部门、用人单位、公众、媒体等各类社会评价的主导作用,是建构现代化高校“课程思政”标准化评价制度体系的重要突破口。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标准化评价体系建构要解决的首要命题是,如何建构科学合理的多元权力结构安排,以克服缺乏制约的行政主导体制弊端,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的标准化评价。多元评价模式要求协调党组织权力的主导性、教育教学行政职能部门的有效性、学术和社会各方力量的自觉性的关系,推动高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多元主体的“同向同行”,实现多重资源有效整合。首先,如何在学校党委、职能部门和师生之间构建起良好的共治机制?关键是高校党委要转变观念,树立共治理念,积极探索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其次,建立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平等对话机制等,多个评价主体寻求共识,是建立合作关系的内在要求。最后,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利益共享和补偿,让思政工作主体能够从中收益,进而形成稳固的多元共治的评价模式。
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标准化建设正在由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创新评价制度运行的过程控制模式,是保证评价有效性的核心和关键。适应这一趋势,高校要加强全面、系统的协同体系建设,建立覆盖主体、平台、场域和制度四个维度的评价体系。一是在主体方面,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学校职能部门、院系、群团组织、学术机构、实践基地、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增强多元主体协同合力。二是在方法手段上,要在构建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体验有机结合、“教学-教辅-学工-行政”一体化管理、“学校-企业-社会”合力育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贯通的立体化的新制度形式的基础上,广泛运用信息网络、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实践平台、社会活动平台,拓宽资源整合和评价反馈渠道。三是在制度规范上,推动评价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客观效果和主观满意度兼顾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转化的理念与背景下,应当发挥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功能,推动“课程思政”标准化的评价体系的场域拓展和平台创新。一方面,不断推进多元评价主体在网络场域、社交场域、学习场域和家庭场域中实现有效合作,建设与完善贯通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和社会教育的立体育人与评价反馈模式。另一方面,要着力于创新“课程思政”标准化的评价平台。从学科基本属性出发,对学术平台、学生社团、实践基地等进行顶层内容设计与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选取相关学科门类中的若干门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思政”的标准化评价实施方案,推动课程平台、学科平台和管理平台有机统一,促进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学科内容和科学方法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在高校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标准化评价体系建设正面临三大重要转型:一是评价体系上,由片面化、表面化、简单化的协同转向“多元协同”的评价体系;二是过程控制上,从注重从事后-结果控制转向更加注重协同体制机制建设的“过程评价”;三是评价模式上,从政府自上而下的传统评价模式转向现代化“系统评价”模式。我们要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圈三全十育人”的战略要求出发,强化现代化评价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标准化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