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芹 李雅琳 李璐燕 杨国华
(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0)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在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授中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探索在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改革途径。
(1)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管理模式有了新的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缺乏及时性与创新性,使得大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工作后,发现自己所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对人才的需求不符合。在双创背景下,应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相应地调整人力资源管课程教学理念、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和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加强,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的必然渠道。
(2)偏重理论讲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一门课程。多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目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且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实践性教学课时较少。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讲授教材大多缺乏具体的、实务性的内容。传统教学方法把一切都固定在书本上,忽略课本以外的东西,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缺乏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有效满足国家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应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来讲授,让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思维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不断加强。
(3)考核方式单一。课程考核是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对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大部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仍以传统的笔试答题形式进行。这种考核方式以理论知识为主,偏重于基础知识、原理和理论的测试,主要强调记忆,过分追求答案的一致性。这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也不利于考核学生是否掌握各种工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忽视平时的学习过程,临考前背一下书本笔记便应付考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的编写内容源于实践,由于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新的发展变化、新的问题没有及时反馈到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来,导致教材内容的编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材内容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合。课程内容的传授应与社会时代的发展相联系,这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应获取人力资源管理新理论,引入最新案例。比如,人工智能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时代的人才管理新思维、量化管理与数据分析在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中的使用等。通过引入新理论和最新案例,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讲授,让学生在新理论和新案例中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思考怎么利用创新思维在市场中寻找创业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此外,还可以进行校企合作,学生和老师到企业中实习和学习,将企业新的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用到实践教学当中,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可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中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薪酬设计与管理、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在讲授工作分析这部分内容时,可结合理论教学,设计相关实验课程。让学生提前预习、查资料,进行分组讨论,对企业和岗位进行构思,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从而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得到锻炼;讲解人力资源规划这一章时,可以先讲解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后,以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为例,来让学生分析、思考这些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这方面的工作是如何进行的。锻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有规划的意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招聘的讲授时,可结合最新的招聘方式和技术,特别是面试方面的例子,向学生讲授创新理论,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学习培训与开发这一章时,以一个企业的入职培训为例,让学生模拟制定一个培训计划,评选最佳培训师,以此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
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课堂应以学生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实践、探索,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开发,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比如,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模拟结构化面试、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情景教学法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提升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绩效考评这一章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开展主题讨论,通过讨论掌握绩效考评的诸多方法;组织一次模拟招聘会,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主考官来进行招考和扮演应聘者进行应聘,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演练中;还可以将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去,开发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另外,可以邀请当地的一些企业相关人员来课堂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介绍,或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观摩,通过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例相结合来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联系与思考。
让学生参与到实践项目中来,增强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真正动手的能力。如建立校外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学生可到企业进行见习与实习,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挑战赛”、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等活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验室,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通过模拟管理一个公司,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录用等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模拟操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近真实的实践场所,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传统的考试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的评价,应采取多样化模式来进行,改变原来的单一考核方式。要逐步实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可提高平时分数所占比重,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比如:调查报告、专题演讲、小论文、组织模拟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培训方案的设计、绩效考核内容的设计等方式。其次,在期末考试卷中,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答题分值比重。通过创新、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方式,让学生明白,该课程的考试仅仅通过背课本笔记是不可行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是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增强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课程进行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不能是为了考核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