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CK视域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探析
——以高职院校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例

2020-01-08 13:54
科教导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教学法学科信息化

骆 莎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江西·南昌 330099)

1 TPACK 理论与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1.1 TPACK 理论

TPACK 全称是指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最早由米歇尔和科勒(Mishra&Koehler)在2006 年提出。TPACK 的框架主要包含七个元素,分别为TK(技术知识),PK(教学法知识),CK(学科内容知识),PCK(学科教学法知识),T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P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七个元素;其中核心元素CK、PK、TK,复合元素TPK、TCK、PCK、TPACK。TAPCK 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应把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运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形成信息技术知识、教学方法及手段和学科理论知识三者融会贯通,整个授课过程应具有互动性与融合性,将知识要点情景化及动态化。因此,把TPACK 理论融会到高职教师信息化能力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效果。

1.2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理论指引下,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撑,传授专业学科知识的一种能力;能力的水平高低取决于对学科知识、技术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融合程度。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精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要求高职教师必须能够掌握信息化教学,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设计,使得传统知识更加生动和具象,为学科教学的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TPACK 视域下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义

一方面,结合TPACK理论指导,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打造全方位学习环境,丰富学习内容,实现了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开放教育。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出发,高职学生虽基础知识和自我管控能力较弱,但普遍爱好信息化技术且接受程度较高;也就是说,把学科内容与信息化技术相连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度,带给学生学习过程的新体验。因此,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的举办和各级慕课课程建设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职教师已经意识到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现代高职教师的必备能力,也认识到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性,但提升能力的紧迫感却不足,或是对如何去提升这项能力感到迷茫和困惑。赵学瑶(2019)通过对分布全国23 所高职院校的230 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之后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态度端正,信息化教学理论和技能掌握水平差异显著,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已有很多高职教师会有意识地利用网络慕课平台辅助教学,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发布一些学习任务或是课后讨论等启发式教学,但如何使信息化教学效果最大发挥作用以及与线上线下课程的自然衔接等诸多方面也是有待完善。

3 线上与线下课程的实施过程

3.1 教学前期准备

首先,由于近几年学院与泛雅超星平台(以下简称“学习通”)合作,许多核心课程已制成慕课课程,可以直接在线上课使用。但从成熟的慕课课程种类上来说并未达到专业课程全面上线的程度,因此,实施线上课程还可以借助学习通中共享电脑桌面等方式传达要点;其次,任课教师需要在学习通创建上课的班级,通过二维码或班级链接让同学们添加课程;最后,可以提前预设线下课需要的课堂活动。

3.2 教学实施阶段

3.2.1 线上教学实施情况

(1)教学平台的使用。学院主要是以依托学习通作为线上教学的主战场,重点事项也可通过班级QQ 群辅助通知。学习通的课堂活动分为签到、投票、选人、抢答、随堂练习、问卷、计时器等共16 项,每项活动可以自定义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或是预设积分,学习通后台可以精准到每位学生的课堂活动和平时累积分数。

(2)教学资源的整理。针对没有慕课资源的课程,线上课主要使用“直播”或是“白板”活动,可以分享教师屏幕,便于传达要点;针对有慕课资源的课程,线上课主要是提炼视频中的混淆点和易错点。在线上课实施过程中发现,线上资源的丰富程度也会影响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所以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库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

(3)教学时间的突破。相比线下教学,线上教学还处于辅助面授课的地位,从作用上来说,主要是面授课之前的预习和面授课之后的复习过程,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学生晚自习或是其他约定的时间段进行。

3.2.2 线下教学实施情况

面授课前10 分钟用来衔接线上课的引导性提问或是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总结;中间30 分钟按照学生的反馈信息讲解教学内容,分清重难点和内容主次部分,针对学生已在线上课听懂的内容一带而过,针对存有问题的内容举例讲解;最后5分钟留给同学个别提问。在面授课程中同样可以使用学习通的“问卷”“投票”功能分辨讲解内容的取舍,通过“随堂练习”“抢答”检测知识点掌握程度。线下课程结束后又回到线上课的复习程序以及下一个知识点的预习阶段。

3.3 教学结果反馈

从经过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点来说:第一,由于每周付出多一点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学生掌握内容程度确实会随之增多,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第二,有慕课资源的专业课程在线上课教学更便于操作,促进专业慕课资源建设及相关教学素材的开发;第三,锻炼了教师整合信息化技术的专业学科教学能力。缺点在于线上课的掌控力弱,个别贪玩的学生没法管控,而另一方面由于利用课余时间,教师的工作量也会有所加重。

4 TPACK 视域下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的建议

(1)教师要树立学无止境的观念,授课方式与时俱进。教师除了要巩固自身文化功底,还应改进教学方法,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保证知识的传递更加直接和准确等。现阶段,有些教师把信息化教学能力简单理解成就是使用计算机或是多媒体授课,这只是代表信息化教学环境。TPACK 视域下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三方的整合,即学科内容、信息化技术和教学法内容的融会贯通。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除了巩固学科知识,还要学习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充分发挥课堂组织者的职能,把传统填鸭式教育逐步引导启发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自己充当知识引导者身份,采用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促使教学成效的提高。

(2)政府要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高校致力培养教师梯队。首先,政府可以从鼓励政策、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高职院校支持,在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方面提供风向标和指航灯作用;其次,高职院校一手抓在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讲座、经验分享或学术调研等途径提升其能力,另一方面在招聘要求融入信息化能力评分,保障入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起点,健全一套适用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考核方案和鼓励机制;最后,鼓励高职院校的专业队伍形成一股勤钻研、精学识的教师力量,充分利用名师效应的引导作用。

(3)建立高效的多元化信息交流渠道,搭建优质的资源共享平台。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和资金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模式通常具有普遍性,极少针对具体专业分别展开培训,因此,搭建高职院校与培训机构多元化信息交流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至关重要。不仅便于教师之间进行教学能力的沟通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还可以展示教师的教学成果,分享先进经验,共同进步。平台的搭建不仅有效地帮助教学资源匮乏地区的教师,帮助他们拓宽知识、优化信息化教学能力;还能使各专业教师捆绑成学习共同体,方便探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益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汇集。

(4)加大激励措施和力度。高职教师除了从主观意愿上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之外,还应从客观条件上鼓励其提升的积极性,适当奖励愿意分享教学能力提升经验,扩大先进教学模式的影响力。如高校对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教师给予评优评先或评选职称政策倾斜,也可根据获奖等次给予资金奖励。在学校内部也可以积极组织信息化教学能力沙龙,举办校级内部信息化教学能力竞赛,积极宣传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益处。

因此,相信在政策的激励、科学的培养、思想的重视三方作用下可以逐步提升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应当树立勇于突破自我的人生信仰,紧密跟随日新月异的教育时代脚步,结合TPACK 理论在传承学科内容时,以信息化教学手段教书育人,突破传统时空教学壁垒,打造声情并茂的教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法学科信息化
【学科新书导览】
月“睹”教育信息化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