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果 曾祥敏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四小学)
学校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办学竞争力。学校文化的力量源泉在哪里?
学校精神从学校自身现实与历史中归纳、提炼或培育出来,它是学校土地上生长和绽放的花朵,而非于学校机体上随意披上的彩衣或装饰。
学校那些值得歌颂的人与事,传承的好做法和优良传统,具备的正能量精神品质,都是提炼学校文化的优质原材料。由此而成的学校文化,师生因热爱、亲切等积极情感而易于接纳,乐于践行,并有不断完善、提升的热情。学校文化自然会激发和转化为办学竞争力。
这些文化基因或营养元素,并不“嫌贫爱富”。无论办学历史长与短,地理位置优与劣,还是师资力量强与弱,生源好与坏,校校都有宝藏,处处皆可寻得滋养。
初创的汉丰第四小学,师生从农村考调、转学而来,实为“草根”,学校无历史文化底蕴,却自强奋进,视“品质生命、品位人生”为追求。刚大学毕业的彭文博老师训练一批从未学过舞蹈的孩子迎战全市舞蹈比赛,学生担忧“城里老牌学校同学有基础,还有校外舞蹈培训经历,我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他以“最可靠的起跑线是自己的勤奋”为激励,终于完胜渝东北,获市一等奖,师生拥住一团又跳、又哭、又笑。创办仅几年的汉丰第四小学,后竟获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教育学会舞蹈教育专委会颁发“舞蹈传统学校”称号。
“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的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主导下的全体成员的行为方式与物质形态的总和。”[1]建构学校文化体系,尤其是理念凝练和制度制定,不能搞成领导“颁旨”,而应当“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2]
师生在文化建构中的主体性,可带来建构的科学性、践行的主动性和高效性。如制定管理制度,囿于领导管理团队制定的管理制度,师生或多或少都有抵触应付心理,影响和谐关系和执行效度;若让管理对象充分酝酿、讨论而确立,会把制度视作自己的主张,把切实践行当成履行自己的原则与承诺,表现出强有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且,即便受到制度约束或带来负面影响,也能以平和心态接受或面对。
汉丰第四小学筹建期间,也曾委托某文化公司策划编制学校文化系统,但于教师却无感或排斥,后仅用其形式架构,内容完全由师生共商共议而成,效力即大为改观。以出勤制度为例,尽管无签到、打卡之类,但大家却高度自觉。
把学校核心价值体现在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中,化为流淌在学校机体里的血液,深入到学校机体的每一处,时时支撑着学校的生命运动,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充满力量。
一要画好两个同心圆。以核心价值观为圆心,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训、校歌、校徽环绕而成内圆;制度文化设计、行为文化构思、物质文化规划拱卫而成外圆,分别从不同角度和方式诠释、表现和落实学校核心价值。汉丰第四小学的核心价值和校训是“尚品求新”,育人目标为“品德个体、品质生命,品位人生”,办学目标是“成就‘三品’、生长创新的家园,铸就‘三品教育’品牌”,都紧绕“尚品”与“求新”表达愿景,呼应学校核心价值追求;校徽从视觉识别上展现了“品”的元素,以活跃的基本色调凸显了求新的取向;校歌也紧扣“尚品求新”进行了具体而艺术化的表达与宣示。
二要守住一个“执念”。在行政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师生行为方式、物理环境打造等各方面,都要坚定遵循核心价值理念,让学校制度、行为、物质文化成可视、可感的核心价值理念。以汉丰第四小学领导管理文化而言,通过几年办学实践后,大家认识到,应充分体现“尚品求新”的核心价值追求。于是,努力摈弃“搁平捡顺”的庸俗管理观,视最大限度激发教师潜能,促进师生品质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创新为驱动,努力创建有艺术品位的管理。近年来努力“去三化”:一是领导分工去僵化。打破按德育、教学、后勤板块分工的传统,代之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校级领导专业修养为依据,采取了有利于带领发展的分工模式;二是管理去行政化。重心下沉,校级领导分管年段,中层干部做好部门工作的同时,每人具体管理一个年级,直接服务师生,引导发展;三是去教师客体化。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通过组建若干任务小组、课题项目组等形式,让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智慧与才能得到充分施展。
汉丰第四小学办学十年,获得市级以上荣誉数百人次,在社会上有良好声誉,实在少不了这些文化建设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