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20-01-08 11:11:34邬吉波
科学咨询 2020年51期
关键词:办学理念核心

邬吉波

(垫江县实验小学校)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竞争正逐渐取代生产竞争、管理竞争,文化力将成为明天的经济动力。

学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除了具有文化的共性外,还有它自身的一些特性。它是以学校价值观念为核心,涵盖学校生活中的观念思想、管理制度、行为规范、语言符号以及环境特征的有机体系。如果说过去和现在的一些学校还有可能较多地借助历史的惯性、政策的倾斜、地域的优势来谋求发展的话,那么随着整个社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今后校际竞争将主要取决于文化的较量。既然学校文化建设如此重要,那么学校该如何进行自身的文化建设呢?

一、发掘历史积淀,提高学校文化识别力

学校文化带有非常明显的个性特征,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识。特别是在当今提倡建设学校特色的大背景下,个性鲜明的学校文化无疑是学校特色的最大要素。然而,当前许多学校在文化建设中都存在着趋同流俗现象,缺乏个性,难以识别和认同,自然也就无法在浩瀚的信息流量和激烈的学校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很多学校的办学宗旨都是“以人为本”,论及办学目标则免不了“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说到培养目标要么是四个“学会”,要么是“做什么人”,提起校风更是离不开“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之类。[1]虽说这些提法和做法本身并无不好,但在这种千校一面、众口一腔的文化表象下,如何体现学校的个性特征,如何发挥文化感染、震撼和激励师生的效应,又如何使社会大众对你这所学校产生鲜明的印象乃至向往呢?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各个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应该仔细研究自己学校的校史,特别是对于一些办学历史悠久,本身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学校,更应该拂去历史的尘沙,发掘出自己学校的闪光点,并由此入手来确定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例如,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因地名、特殊的地理位置、校名、学校传统,提炼出“人和”的核心文化,并基于这样的理念,将校名从“渝中区实验一小”改回到曾经的“人和街小学”,配合其他文化建设,让“人和”教育成为这所学校的特定标识,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极大增强了学校文化的识别力。

二、提炼办学思想,增强学校文化凝聚力

办学思想集中体现了学校成员的教育追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办学思想的形成,应该依托一个核心。这个文化核心就好比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整个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起着统领作用。然而,当前很多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文化核心,往往是校长把自己看到的一些关于教育和办学的词语拼凑起来,这样的学校文化肯定没有凝聚力。[2]

学校文化核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如成都双水小学以“水”为核心文化,提炼出“若水的教育,上善的人”的办学理念,并围绕这个理念,提出了“若水教育”,整个学校文化建设围绕“水”来打造。学校文化核心也可以是抽象的东西,如重庆市垫江县桂溪小学以“志”为核心,提炼出“修身明志”的办学理念,“有志者事竟成”的校训,“仁人志士”的培养目标等,学校整个理念系统都围绕“志”来建设,主题十分突出。

学校办学思想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包括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各种理念,如何让这些理念围绕文化核心展开,是学校文化是否具有凝聚力的关键和难点。因此,在确定文化核心之后,学校就应当认真解读和分析这个核心,深刻挖掘它的教育价值,并围绕这个核心,提炼诸如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办学思想,使他们密切相关,紧密相联,互为补充,互相支撑。

三、借助专业智慧,提升学校文化竞争力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仅靠校长一个人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小学而言,仅靠本学校教师的智慧也还是不够的。学校文化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类专业知识越来越深的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要想出精品,就必须借助专业人士的智慧。比如,学校可以邀请具有丰富学校管理经验的校长进行斟酌,可以依托高校的专家团队进行参谋,还可以聘请专业公司量身打造。[3]

当前从事学校文化建设的专业公司不少,这些专业公司常年聘请有高校的专家坐镇,可以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出很专业的见解;同时,他们拥有美术设计、环境建设、文学写作等专门人才,经过专业人才打造出来的学校文化,必然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四、形成组织体系,发展学校文化生命力

学校文化是一个系统,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环境建设、宣传推广等。这些系统都要围绕学校文化的核心来进行建设。如果这些分项目建设得好,不但可以互相补充,共同支撑核心价值观念的实现,更重要的是,系统本身在运转的过程中,产生良性循环,不断产生新的思想,补充和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使学校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近年来,学校文化逐步形成了以理念、视觉、环境、行为四大识别系统来进行建设的模式。理念识别系统是其他三个系统的统帅,其他三个系统的建设都要围绕理念来进行。理念识别系统的形成,又必须围绕学校的核心文化理念来展开和生发。在确定了理念系统的各项内容之后,学校在环境建设上,应该具体体现这些理念,如将校训镌刻在学校醒目的地方,通过景观设计实现对办学理念的解读。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开发学校校本课程,学生活动也应有相应的能体现学校理念的内容,让师生在环境中认识理念,在活动中感受理念,不断升华理念的内容,丰富理念的内涵。[4]

五、加强宣传贯彻,扩大学校文化影响力

现在很多学校的文化建设都停留在纸面上,停留在给领导的汇报中,普遍存在学校文化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相融合的问题。这样的文化除了光鲜的外表,是不能发挥学校文化特有的教育功能的,也有违我们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初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文化的设计者忽略了文化的贯彻,没有将这些文化细化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得这些文化仅仅停留在口号和标语的层面。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采取内外兼修的策略。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对各种标识的规范,加强对外(社会)和对内(师生)宣传,让学校成员和社会人士知晓学校的文化内涵。另外一方面,学校要将各种理念细化为全体成员的行为规范,深入到全体成员的心里,同时,还要围绕这些理念,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这些教育教学活动,内化到每个成员的精神世界中去。这样,一方面通过学校自身的宣传推广,让外界知晓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在成员身上发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表现出文化的烙印,从而扩大学校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体现了学校的教育追求,是学校个性特征和办学水平的重要表现,是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学校文化的建构者,通过对学校文化的识别力、凝聚力、竞争力、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提升,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从而实现学校“文化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办学理念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