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光
摘要:目的:观察补腎通阳行气针刺法对中风急性期后肢体偏瘫80例患者血清Hcy、IL-6水平的影响。方法: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普通针刺治疗,给予实验组联合补肾通阳行气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对患者患者血清Hcy、IL-6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阳行气针刺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后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突出,尤其可减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后续患者的治疗实践中作为有效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实施。
关键词:补肾通阳行气针刺法;中风急性期后肢体偏瘫;血清Hcy;IL-6
本文为观察补肾通阳行气针刺法对中风急性期后肢体偏瘫80例患者血清Hcy、IL-6水平的影响,特对我院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120例中风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的资料进行实验分析,信息整合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采用医学实验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120例中风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按照治疗路径方法迥异,等分为病患数相同的两组。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52~71岁,平均(60.09±0.91)岁;实验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53~70岁,平均(60.10±0.90)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普通针刺治疗,给予实验组常规治疗+补肾通阳行气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对患者患者血清Hcy、IL-6水平的影响。
对照组:降血压、降血糖、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血循环、营养神经等方法治疗等,必要时行介入手术治疗。普通针刺法,常规十二次针刺治疗[1]。
实验组: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应用补肾通阳行气针刺法治疗。以《针灸治疗学》为参照选穴曲池、外关、手三里、环跳、合谷、足三里、昆仑、解溪等,含督脉经穴和肾穴。在针刺取穴治疗时,就应在疗程12次治疗中,逐日针刺全部的、各有其所属腧穴的十四经,即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有关腧穴。
所有患者连续治疗14天。
3.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临床效果;炎症因子水平:血清Hcy、IL-6(白细胞介素-6)。
将临床效果划定为可控、有效、无效三层级;可控:疗效佳,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患者咳嗽、咳痰等情况显著改善;无效:疗效不佳,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等。临床效果=可控率+有效率。
4.统计处理
应用PEMS 3.1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以%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 两组临床效果情况
实验组临床效果95.00%(57/60)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70.00%(42/60)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两组治疗先后炎症因子水平情况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血清Hcy、IL-6(白细胞介素-6)上结果水平差异不大,治疗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补肾通阳行气针刺法在中风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的治疗实践中,发挥了突出的功效。
既往研究在本论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中医针推综合方案床旁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偏瘫的疗效优于常规康复组;方法上,以身体背侧穴位,推拿手法以5351 、拿法为主.评价2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NIHSS)、肢体运动功能(FMA) 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2]。针刺治疗急症的疗效经过了数千年的验证,疗效肯定,有“急则用针,缓则用药”“药之不及,针之所为”的突出效果[4]。治疗后对患者的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肢体痉挛,患侧肢体康复评定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评分上均得到了显著的疗效[5]。从治疗机理来讲,补肾通阳行气针刺法实现了对患者的有效治疗。补肾通阳行气针刺法介入的时机对患者而言越早越好,度过急性期,即患者出血稳定后再针灸介入治疗。掌握针刺刺激量,因为每个患者体质和病情的轻重不同,针刺中会出现酸、麻、胀、重的表现,即得气表现,注意跟患者解释,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皮下血肿或者滞针等情况,局部会出现软组织疼痛等表现,可待局部症状缓解以后,再行后续治疗。
综上所述,补肾通阳行气针刺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后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突出,尤其可减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后续患者的治疗实践中作为有效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植华.补肾通阳行气针刺法对中风急性期后肢体偏瘫患者血清Hcy、IL-6水平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7):63-64.
[2]祝春燕.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0,35(14):21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