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2020-01-07 08:17范春霞刘剑钊李俊梅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范春霞 刘剑钊 李俊梅

摘要: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学前儿童文学也随之受到更多关注。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笔者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便捷网络拓展教学空间,提高过程性考核比例以督促引领学生开展高效学习,利用合作幼儿园资源促进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教与学。

关键詞:高职院校;学前儿童文学;教学改革

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有助于提升未来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语言文学专业素养。本课程对学生今后就业有着较大影响,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有助于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与幼儿顺畅沟通,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启发幼儿心灵,还能促进幼儿教师进行幼儿语言教育领域教学研究。

一、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合适的教材偏少

在选择教材时,我发现供选择的教材有限。李莹、肖育林主编的《学前儿童文学》,是在中专《幼儿文学》基础上加以补充的教材,对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深度和难度不够,而且部分章节文学性不够突出。杨佳利、卜庆亮主编的《幼儿文学教程》为幼儿师范学校统编教材,目标是培养中等以上幼儿园师资,更适合中专层次的学生,该教材在学术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上尚需完善。方卫平主编的《幼儿文学教程》,使用范围较宽泛,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幼儿文学课程教材。沙聪颖、赵莹、张斌主编的《儿童文学》,基本符合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该书选编的文学作品较为丰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文学作品为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作品,不适合3~6周岁幼儿。

(二)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是课时不足。学前儿童文学课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每周只有一次课,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需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结合相关具体的文学作品做分析演练,指导学生创编相关的文学作品,课上留给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探讨的时间相当有限。课后,有少量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进行较深入的学习。

其次是课堂互动较少。课堂教学模式较单一,教师以讲授理论为主,相关作品因囿于课时,不能做深入探讨和足量练习,引导和提问较少;对教师的引导和提问,大部分学生不能做深入思考,不能在短时间内较为准确地作答。大部分学生能听讲并记笔记,但很少能提出相关问题,因此师生互动不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再次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文学素养不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也很有限。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不足,学生在改编创编作品时遇到困难便裹足不前,课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课后进行及时的整理巩固,及时消化课上所学,练习相关技能,大部分学生比较依赖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学生有限的作品阅读量、狭窄的阅读面,非常不利于该课程教学的顺利推进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提升。

二、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一)选用合适的教学资料

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用性,是高职教育的大方向。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要对学生的今后工作有切实显著的指导和帮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学前儿童文学教材,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有书可依、有例可循。如沙聪颖等主编的《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书中的作品,我们着重选择适合3~6周岁幼儿阅读的儿歌、幼儿故事、幼儿童话、绘本作品等开展讲解练习并尝试创编。在学习基本理论后,教师指导学生赏析大量相关文体的文学作品。除了学习赏析教材中选编的作品,教师还认真挑选了补充材料。考虑到高职学生较易接受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授课教师给学生展示自己制作或下载的教学课件及相对应的音视频材料。学生的理解更迅速,消化吸收更快。为了及时检验学习效果,结合学前教育工作者职业标准和考核要求,我们每次课后安排适量的相关习题和考题。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我校于2018年9月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网,实现了教学区、生活区全覆盖,且网络较为稳定。师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较高。教师和学生的移动设备端均已下载并使用教学App,如超星学习通,教师在学习通上构建学前儿童文学课程,将相关的教学资料上传,供学生反复学习,慢慢消化,直至理解,并建立试题库,用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主题讨论区,师生可以在线上就某个话题开展讨论,这有助于摆脱时空限制,实现师生及时交流。

(三)提高过程性考核比例

以往,该课程主要考查学生的文学基本理论,以闭卷考试为主,但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未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各部分所占比例为:平时30%(其中考勤占10%,阶段性理论测试成绩占2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70%。现注重过程性考核,提高平时成绩占比,提至50%(其中考勤占10%,阅读考核占20%,技能考核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50%。

作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学生除掌握基本的理论外,更加需要有诗歌朗诵、故事表演、作品创编等技能,以满足未来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需求。因此,我们学前儿童文学课程组教师采取了如下措施。

措施一:加大学生阅读量。学期伊始,给学生开一份书单,如国内作品包括叶圣陶的幼儿童话和诗歌、郑振铎的图画故事、陈伯吹的幼儿故事和诗歌。每周检测一次阅读效果,折换成平时阅读分。

措施二:提高学生语言教学技能。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教师推荐的儿歌。每一项也定期检测,折换成技能分。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编排和表演作品,重点训练儿歌诵读和讲故事两项。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学会选择生动活泼的作品,然后根据自己的特长编排展现。如同一个幼儿故事,展现方式可以不同:可以边讲边演,也可以边讲边展示自己创作的相关图画。这样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四)利用实训实习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改善教师课程教学

我校与多家幼儿园建立了合作办学机制,为学前教学提供了真实的教学环境。因此学前儿童文学课程,除了课堂上的随堂练习、校内模拟演练,教师还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到有合作关系的幼儿园观摩语言教学课,让他们初步感受真实的教学氛围:幼儿教师优美动听的声音,活灵活现的辅助表演;小朋友们聚精会神的状态,积极参与课堂的热烈场景。观摩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园语言教学模拟课堂,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小朋友”,一组“幼儿教师”,学生在教学模拟中改进教学安排和活动设计。

到幼儿园实习既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理想途径。通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我校已为师生创造了较为理想的教学实习环境,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空间。学生能够在具体真实的幼儿园教学中检验自己创编的儿歌、幼儿戏剧、童话等。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教学中遇到了合适的教材有限、教学课时不足、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学习状态需要调整等诸多挑战,但只要结合社会需求,以学生为本,同时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多方协作,以上难题便可以一一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