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要:幼儿园“小学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治理幼儿园“小学化”,但成效不够显著,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访谈四川师范大学鄢超云教授,帮我们解读幼儿园“小学化”概念、现状和“去小学化”本质,从而以幼小衔接的视角提出幼儿园“去小学化”的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去小学化”;策略
一、幼儿园“小学化”理解——形象表达,防止误区
问:鄢老师,请问您如何理解幼儿园“去小学化”呢?
答:我认为幼儿园“去小学化”是一个形象化的表达,通过形象的表达让大家能够明白大体的意思,也就是幼儿园阶段要做幼儿园该做的事,就像教育部文件中提到的不要让幼儿提前在幼儿园去学习小学的内容等。但我们不能机械地、教条化地去理解幼儿园“去小学化”,如果我们将其理解为幼儿园和小学完全截然分开,这样就不对了。“去小学化”并不是幼儿园跟小学一点关系都没有,实际上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要相互衔接相互理解。我认为目前我们对幼儿园“去小学化”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甚至有些小学教师不高兴,“去小学化”好像小学对幼儿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我们要去除,这是理解上的误区。但我并不是说不要用这些词语,我认为现阶段用“小学化”和“去小学化”来表达是很好的、很形象的,没有用专业的术语来表达,这样大家大体上是能理解的。但我认为不加强宣传和引导的话,可能会导致一些人走向另一个误区。
二、幼儿园“小学化”现状——形势严峻,家长“育儿焦虑”
问:幼儿园“小学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治理幼儿园“小学化”。鄢老师,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我觉得幼儿园“小学化”可以说是学前教育里面一个比较顽固的现象,教育部出台了很多政策来应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幼儿园“小学化”比较严重,其实不仅幼儿园“小学化”,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其实也在超前,比如小学提前学习初中的知识,初中提前学习高中的知识,高中提前学习大学的知识,这也反映出家长的一些担忧和焦虑。所以,国家之所以出台这些政策是因为现状是比较严峻的,也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今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出台了幼小衔接行动计划,也是跟幼儿园“小学化”相联系的。有人说幼儿园“去小学化”关键在于小学,我想也不完全是这样。中国的社会这个文化氛围竞争太激烈了,我觉得现在这是全社会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这是全社会的“育儿焦虑”问题。
三、幼儿园“去小学化”本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问: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等。鄢老师,请问幼儿园“去小学化”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教小学内容,不采取小学的教学方式、教育环境等?
答:什么是小学的内容?什么是小学的教学方式?有些教育方式它不一定是小学的,中学或大学也可能采用,幼儿园也可能采用,如果从教学方式上理解“去小学化”就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这种理解太极端、太简单了,所以幼儿园“去小学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幼儿园教育应该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这是最根本的。即使在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不能用大班的教学方式,小学同样如此,教师会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也会考虑这个阶段孩子的规律和特点。所以,教育部文件中幼儿园“去小学化”指向的是幼儿园教育应该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實际上,我们现在很多做法已经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我觉得有两个极端:一是高估了儿童,我们提前学习和超前学习,加大难度,没有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二是所学内容没有指向儿童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他们来说不具有挑战性,没有促进儿童的发展。
四、幼儿园“去小学化”策略—一幼小衔接
(一)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行动和衔接。“去小学化”不仅是幼儿园的事情,实际上幼儿园与小学应该双向行动、双向衔接,如果只是幼儿园“去小学化”,小学不做相应的改变和调整,是起不到作用的。幼儿园方面要“去小学化”,小学方面要“零起点”教学,要实行过渡性的课程,比如在小学第一个星期或第一个月实行过渡性的课程,否则孩子到了小学后不适应,家长就更要求孩子要提前学习了。
(二)幼儿园、小学与家庭双向互动。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他们比较担心幼儿园教师不教孩子小学的内容,孩子上小学会不适应,比如有些幼儿园大班会开展家长讲座,昆明五华区采用三人一个小组开展讲座,包括幼儿园、小学和教研部门人员,三人一起备课一起开展讲座,这样就比较容易让家长信服。而且,小学老师有很多现实的例子可以告诉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比如提出一个“三年级现象”,有些孩子在幼儿阶段提前学习,到了小学一年级可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超前教学中有些教学方法是不恰当的,到后面或者三年级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当然这是一个形象的表达,并不是绝对的。这也就是说幼儿园、小学和教研科研行政部门形成了合力,在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方面是比较好的。
(三)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和“去小学化”,宣传方法多样化。总体来说,我感觉我们现在科学地开展保教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其实一个国家的政策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这个政策本身好不好,还跟政策宣传有关系。我认为幼儿园“去小学化”的政策是非常好的,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但是这个政策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宣传和倡导的话,政策执行上可能会打折扣。有些地方在幼儿园“去小学化”方面做得比较好,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宣传上做了很多文章,想了很多办法。
(四)幼儿园应该真正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去小学化”是从否定的角度来表达的,不要“小学化”,我们是幼儿园,不应该搞成小学那样,那么幼儿园应怎么做呢?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幼儿园要把游戏搞好,真正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那么“去小学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解决了。所以,反过来我们要研究幼儿园怎么把游戏开展好,怎么样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五)幼儿园阶段应该要非常重视幼儿的品德、品质、品格等基本素养的培养。品德是指思想品德,品质是指学习品质,品格综合了前两者,包括人品、人格、个性、性格等。如果在幼儿园阶段,我们把幼儿的品德、品质、品格这些基本素养培养起来,我想幼儿园小孩在进入小学后就不会出现人们担忧的一些问题了。
(六)幼儿园和小学要进行合作,加强具体深入的研究。总的来说,关于幼儿园“去小学化”、幼小衔接、入学准备这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这种研究不是单方面的研究,不是幼儿园关起门来做研究,也不是小学关起门来做研究,至少是幼儿园和小学要一起合作来做研究,那么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科研部门在这之间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担当有作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幼儿园和小学一起来做这样的事情,才能把相关的内容具体化,否则仅仅把国家出台的“去小学化”的文件传递下去,落实效果不一定好。这也是幼儿园“小学化”一直成为一个顽疾的原因,因此我们的研究还不够,还应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