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锐
摘 要: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在高三英语总复习中可以实施三维统整的复习教学,即素养维度的上位统整、语用维度的中位统整和知识维度的下位统整,使学生在核心素养、语用能力、基础知识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统整;语篇;素养;语用;知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英语课程的目标,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路径,即通过践行统整“主题、语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六要素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现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1]。
统整,顾名思义,就是统合整理。基于统整的复习策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与挖掘系统中的要素,进而联动教授,同时能够主动寻求看似没有关联的元素之间的联系,进而整理成系统。随着新一轮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的兴起,统整已经成为素养时代的必备教学策略,这种必备性在高三英语总复习中更具突出性。笔者在高三英语总复习教学实践中,实施了三维统整的复习教学,即素养维度的上位统整、语用维度的中位统整和知识维度的下位统整,使学生在核心素养、语用能力、基础知識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一、素养维度的上位统整
素养维度的上位统整,需要教师时刻把“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纳入备课中,从而杜绝“碎片教学”抑或“肤浅教学”。该维度的统整,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以语篇为中心,积极开展群文阅读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师生的教与学都应该以语篇为中心,因为只有语篇,才能赋予语境,才能蕴含思维活动,才能传递文化信息,从而让单词富有鲜活的意义,让推理、批判乃至创造等思维活动发生,让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熏陶与塑造。总之,语篇是培育核心素养的主要依托。
以语篇为中心,首要之义在于语篇输入量要大。但是实施大量阅读,并不是意味着对阅读语料的随意选择,而是需要精挑细选,进行整合,最终实现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就是基于某种标准,将具有共同特点的语篇集中到一起,让学生进行阅读。Sperber和Wilson指出:在同等条件下,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大,付出的努力就越少;反之,关联性越弱,语境效果越小,付出的努力就越多。群文阅读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增加语篇关联性,提高学生阅读的学习效率[2]。
择定群文的标准,可以是多样的。主题、体裁、修辞风格抑或解题技巧等,都可以是标准。高三复习过程中,备课组要发挥集体力量。一方面要积极计划,提前行动,基于一些常见标准,如主题、体裁等,择定群文。另一方面,在复习过程中,加强研讨,对于教师临时想出的标准,如果觉得可行,可以立即分配任务,搜集相关语篇。以下两个案例就是分别从“提前行动”和“临时搜集”两个视角展开。
案例1 我们在依据主题圈定群文时,发现“环保”这一主题在历届高考全国卷中体现得相当明显。于是备课组通力合作,搜集到了以下群文:2007年全国卷Ⅰ阅读E篇、2008年全国卷Ⅰ听力第7段材料、2010年全国卷Ⅰ作文、2011年全国卷Ⅰ听力第8段材料、2012年全国卷Ⅰ短文改错、2013年全国卷Ⅰ阅读A篇、2014年全国卷Ⅰ阅读B篇、2014年全国卷Ⅱ阅读B篇、2015年全国卷Ⅰ短文改错、2016年全国卷Ⅰ阅读A篇、2017年全国卷Ⅰ阅读B篇、2018年全国卷Ⅰ阅读D篇、2019年全国卷Ⅰ完形填空。
案例2 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学生都会经历母亲节,像2020年因为疫情高考推迟,其间还经历了父亲节。笔者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深受节日的启发,搜寻若干与此主题相关的完形填空真题语篇(如2004年浙江卷、重庆卷,2005年山东卷,2010年江苏卷,2011年四川卷、天津卷,2013年和2014年天津卷)。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不仅熟稔相关主题的词汇,锻炼了完形思维,而且还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接受了感恩教育。
群文择定标准远远不止主题标准。我们备课组还基于“问题解决型体裁的说明文”“记叙文阅读策略”“完形填空中如何利用情感线索”等标准择定群文。总之,备课组要加强集体教研,群策群力。这不仅惠及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
(二)以语篇为基点,做足做实文本解读
倘若上述“群文阅读”旨在强调“教学应有量”,那么这里的“文本解读”则是在强调“教学应该深”。如何实现深度教学?有效的、甚至是必需的方法便是:对一些经典的语篇进行充分的文本解读,进而设计精致的学习活动。文本解读是避免“教师主讲、练习主导、应试主宰”这一常见备考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充分释放语篇“文化、思维”教学潜势的必经之路,是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实现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3]。
在笔者看来,文本解读可以从宏观与微观的层面展开。就前者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语篇结构与中心主旨的关联,进而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就后者而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设置一些词义猜测、句意理解、完形填空、口头复述、书面改写等任务。
不少学者、教师在“语篇分析”以及“文本解读”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李福庆[4]就列出了以下问题,将宏观层面的文本解读引入深处,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① How many parts can the passage be divided into?
② How do the different parts serve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③ What is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parts?
当然这些问题只是聚焦“段际关联”的普适性问题。教师也可以自行设计一些个性化的问题。笔者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D篇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开展深度教学。
案例3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D篇是该卷的压轴阅读,不少考生反应:理解有一定难度。该语篇的四道题命制得相当有水准,基本上可以判断出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尤其是第35题,不读出中心,是不能选出答案的。
但是,笔者并不满足于做题讲题,而是进一步做一些文本解读的工作,从而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具体而言,结合上述李福庆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框架以及自己的挖掘,笔者设问如下。
①How many parts can this passage be divided into?
②Whats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 3? Do you think it is reasonable to put it as a single paragraph?
③In Paragraph 1, what does the author imply by writing in the end “among whom I soon found myself”?
④Why does the author mention the least well-liked teens since the author just wants to demonstr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kinds of popular students (the most liked and the highest in status)?
這里问题①与②帮助学生聚焦到文本的宏观结构。问题③④则走进细节,需要学生思考前后文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与中心的关联。
(三)以语篇为起点,灵活开展读后活动
严格说来,开展读后活动,隶属于上述“文本解读”的范畴。笔者将其单列出来,主要是想强调读后活动对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且特殊的意义。一般而言,读后活动都是具有升华意义的应用语言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形式上展示的是语言的能力,内涵上则反映的是文化熏陶、思维品质。可见,它对素养的统整培育具有天然的优势。
下面,笔者以案例3的语篇为例,说明读后活动的设计助力素养维度的统整。
案例4 该篇的文化意义,应该在于高扬“乐于分享、和善待人”的价值观。那么,在对该文本的处理完成后,教师可以再进一步设置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问题,例如:(1) How do you think of the social status seekers? (2) In what ways can you get popular among your peers?这样,在学生发展说的能力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文化品位。紧接着,教师顺势从说过渡到写,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同学”的文章。这样,学生在用词、谋篇时的语言水平、思维品质以及受到语篇影响之后的价值取向,都需要得以体现。这一过程完整地还原了语言学习中“语言、思维与文化”的统一。由此可见,这种“读后写”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语用维度的中位统整
语用,即语言运用,也就是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看。如果说,素养维度的统整,体现的是人,那么语用维度的统整,体现的则是学科。因此,在笔者看来,语用能力应该是英语学科层面最本质的目标。英语教师的教学应该时刻以“应用英语”为目的。
语用维度的统整,总体原则就是:从知识走向应用。在操作层面,笔者认为可以有两种策略,其一是统整知识与技能,其二是从一维技能走向多维技能。尽管后者只是在技能层面的拓展,但同样需要知识的铺垫。可以说这两种策略其实就是“统整双基”的一体两面。
(一)知识与技能的统整
英语学科的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等方面的真理性认识。从学科层面来说,掌握知识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应用英语。就如同,教学词汇与语法不是培养词汇和语法方面的专家,而是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与表达。教师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忘记:要让学生多应用这些知识。笔者在高三总复习中,积极践行“知识与技能”的统整,牢牢把握住“学相伴,用相随”的原则。
案例5 在高三英语总复习阶段,将语法与写作结合起来,是一条有效的复习策略。笔者在二轮复习中将语法的核心项目分解成如表1所示的若干专题,然后选出若干写作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应用。
以专题五为例,笔者引导学生总结“形否意肯”常见句型,并思考其功能,最后形成如下的“语言与功能”系统总结。
(1)表达感情:我十分……(利用cannot+…+more adj或be never more+ adj等相关句型);
(2)发表意见:它非常……(利用cannot+…+ more adj或be never more+adj等相关句型);
(3)表达预见:你一定……(利用sb will not/never fail to do句型);
(4)陈述事实:没有不/没有……不(利用there is no ... but ...句型);
(5)表达激动:忍不住……(利用sb cannot help/choose but do 句型);
(6)提出忠告:不/没有……你不……(利用not ... without 句型);
(7)描述现象:很正常(利用含否定前缀的句型It is not unusual ...)
最后给出具体的例句让学生操练,并给出具体的写作情境,让学生迁移应用。
(二)从一维技能走向多维技能
技能在高中英语学习中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看。从一维技能走向多维技能,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把五项技能融入活动之中。
总体上来看,五项技能包括两个方面,即输入性技能(听、读、看)与输出性技能(说和写)。教师不仅要注重两个方面中的内部技能整合,而且尤其要注重这两个方面的连接。各个方面中的内部技能整合,可以丰富认知方式,接觸更多的信息;而两方面的外部连接,则可以深化认知,促进思维。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内部整合,还是外部连接,作用还不仅仅在于促进学生的认知,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高三总复习是一个枯燥、辛苦的过程,但是如果引入一些技能整合的训练,则能改变“以练代学”“以考代教”的局面,给教学过程带来无限生机。
案例6 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英语教学肩负着“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教师在履行这种责任时,其实可以借力当今丰富的网络资源。例如,2020年4月6日,BBC推出了一部关于中国诗人杜甫的纪录片。视频播音员语音纯正,解说饱含文化赞美,意义深远,这不正是借用的绝佳资源吗?笔者下载该视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上了一节“走进杜甫”的文化专题课。在简短的热身导入之后,笔者就让学生观看视频,偶尔要求学生讨论并发言,最后要求写一篇介绍杜甫的文章。
当前,随着高考技能统整型题目读后续写、概要写作等的出现,教学中的技能统整已成燎原之势。技能统整符合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值得在复习中利用。
三、知识维度的下位统整
笔者将知识维度的统整称为下位统整。下位,并不意味着知识不重要。知识、语用、素养的下、中、上体现的仅是课程目标的逐级深入,并无轻重之分。事实上,没有知识基础,语用与素养只会是空中楼阁。但是,知识的获取,不能只是靠机械的死记硬背,而应该是巧记,在使用中理解,并在思维和文化活动中升华。要做到这样,非统整不能为。以下两方面是笔者在知识统整维度的常用策略。
(一)常规主干知识需要体系化
一些词汇以及语法知识,散落在教材的不同单元,这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逻辑。但是,在高三总复习中,教师就要将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让学生从一点能够想到几点,从零散的认知发展至完整的认知体系。
语法知识是高中英语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力技能形成的有力工具,当然也是高考直接或间接考查的对象。因此,帮助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熟稔,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对语法知识的复习,不应该是单条详解式的,而应该是发散整体式的。教师需要整合出某语法项目的相关体系,然后依托思维导图,要求学生能够复述整个知识体系。例如,图1是笔者在复习名词性从句时引导学生一起构建的思维导图。
(二)巧设标准构建新知识模块
一般的单词记忆,教师都会依据某些标准把一些单词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词群。这便是在构建知识模块。通常教师会根据语义(近义或反义)、词缀词根等标准来构建这一知识模块。笔者基于学生在写作中的需求,从近义的视角,构建一个六大“导致影响”词汇模块(1. amount to; 2. translate into; 3. be conducive to; 4. contribute to; 5. enable; 6.fuel),并积极引导其进行如下造句,从而深化巩固了认知。
Dont hesitate to drink some Chinese teas,
① which amounts to learning of life.
② which will translate into a special spiritual experience.
③ which will be conducive to your health.
④ contributing to your understanding of oriental philosophy.
⑤ enabling you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Chinese culture.
⑥ fueling you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life.
最后,笔者创造一个写作情境,让学生在该情境中运用这些词进行微写作。这样又把知识嵌入语用之中,深化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高考复习,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一个特殊阶段,它不仅是促进认知的黄金阶段,同时也是青少年认知情感愈发成熟、动机愈发强烈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该阶段,依托语篇、整合知识、注重应用,进而夯实双基,培养情感,实现学以致知,学以致用,学以致素养的英语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
[2]蒋炎富,于新茹.建构阅读关联 提升思维品质[J].英语学习(教师版),2020(5):11-16.
[3]张秋会,王蔷,蒋京丽.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1):1-7.
[4]李福庆.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9):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