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鉴赏流程“僵化”、鉴赏形式“表面化”、鉴赏方向“模糊化”等问题,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策略:鉴赏诗歌语言特色和情感基调,注重语言建构和思维培养;整体视角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蕴含的审美意蕴;实施文化拓展教学,促使学生理解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古典诗歌 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0-0124-02
古典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通过鉴赏学习,可以获取相应的鉴赏经验,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教师在开展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基于核心素养的指引开展鉴赏教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古典诗歌的学习,有效鉴赏古典诗歌,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鉴赏流程“僵化”。高中语文教师开展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制定高效、合理的教学流程。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依赖传统的教学经验,或者参考他人的鉴赏模式,缺乏自主性的内容,导致整个教学节奏“僵化”,无法根据课堂学习的氛围适当调整鉴赏流程,一直套用固定的流程继续开展教学工作。如“诵读—讲解—理解—升华”,一直是古典诗歌常用的鉴赏模式。虽然上述流程对于古典诗歌的鉴赏和理解有着一定作用,但是在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流程分布的时间制定缺乏合理性。多数教师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诵读”“讲解”,造成学生缺乏对古典诗歌的自我阅读与揣摩,一味地按照教师的节奏和观点学习诗歌内容,此种过于“僵化”的鉴赏教学流程,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二)鉴赏形式“表面化”。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室课堂的深入融合,使得以多媒体设备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设施,逐渐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可将原有教材中相对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视频、音频、图片等直观化的信息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会。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双面性,对于古典诗歌的鉴赏教学,基于多媒体设备的鉴赏形式呈现出“表面化”的现象。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就书本诗歌内容展开联想与想象,以自己的视角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情感,而是采取直接观看视频或者课件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教师理解”的诗歌内容。虽然与传统诗歌教学方式相比,新的鉴赏模式更加趣味化,但是学生的鉴赏活动浮于表面,无法深入理解诗歌内涵,难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想象能力。
另外,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开展鉴赏教学时,必然会预先设置鉴赏流程、鉴赏目标、鉴赏方法等。为了能在 45 分钟之内完成设计的教学任务,往往是教师过度引导,致使学生缺乏深入思考古典诗歌的时间和机会。尤其是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古典诗歌,教师往往缺乏“耐性”,直接进行解读。虽然现阶段教育提倡“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现实中一些老师却更多采取“表面新课标,内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
(三)鉴赏方向“模糊化”。高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歌,通常涉及诗歌的核心内容。但是,一些教师对学习古典诗歌“本质”的理解存在着偏差,侧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词汇以及蕴含的情感等,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能力等,最终导致鉴赏方向出现“模糊化”“偏差化”。由于语文教师在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方向指引,造成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影响了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质量。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一)鉴赏诗歌语言特色和情感基调,注重语言建构和思维培养。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不同诗人语言风格的差异,源自自身语言思维的区别,因此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建构和思维培养至关重要。
例如,教师在开展鉴赏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特色,运用辩证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古代作者创作诗歌的初衷,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传递的情感基调,以更加客观的角度学习赏析诗歌,最大限度地还原古典诗歌的“本真”。
例如,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归园田居(其一)》时,教师可以依据五言律诗的语言组织、结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首颔颈尾”的划分方式,再逐一对各部分内容展开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思想主旨及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例如,诗歌的起首四句,描绘出诗人自身的性格与前半生仕途的種种“冲突”,但隐隐又传递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下四句则是对“仕途”与“田园”二者之间的过渡转折。诗人尽管走错了人生方向十三年,但是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教师通过这种古典诗词解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陶渊明自始至终对田园的向往之情。
(二)整体视角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蕴含的审美意蕴。基于整体视角分析鉴赏古典诗歌,能够为古典诗歌营造一个宏观叙事语境,避免碎片化解读,曲解、误读原诗歌作品的内涵,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古典诗歌鉴赏的主题,切忌将诗歌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单独地“拎出来”,让学生单就词汇或者语句的表面含义进行鉴赏,而是应当将关键词、关键句融入诗歌当中,以整体的角度系统化分析鉴赏,确保学生全方位地把控诗歌传递的内容和情感。正如木心对《红楼梦》诗词的描述,“取出来、即不好,放在水中才好看”,整体视角审视一首诗词,连同创作语境一并体现出来。如《采薇》的开头均为“采薇采薇”,整首诗也有很多重复点,单独拎出来很难体会到美感,但从整体鉴赏,诗的韵律美、建筑美就得以凸显出来。
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体悟诗歌情感。每一位学生的共情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其诗歌审美鉴赏的水平也有高低。再加上古典诗歌的语言表述比较精练,学生存在不少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可预先讲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诗歌的历程,让学生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随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构建的情感基调,对古典诗歌进行鉴赏,把握诗歌蕴含的审美意蕴,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例如,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预先向学生讲解苏轼的个人经历。苏轼创作此诗时已然四十七岁。而东汉末年周瑜大破曹操才三十四岁。苏轼想到了周瑜的年轻有为,又联想到自己坎坷经历,脱口而出“多情应笑我”。教师向学生讲解作者与诗中人物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体悟到作者悲哀之情,进而更加读懂“多情应笑我”的含义,继而为后文苏轼上升整个人类发展角度而总结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进行强烈的对比。
(三)实施文化拓展教学,促使学生理解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由于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古典诗歌类型多样,语文教师开展鉴赏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实施文化拓展教学。例如,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琵琶行并序》,教师在讲解“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等诗句时,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就该诗句中蕴含的文化元素进行拓展讲解。如“轻拢慢捻”是弹琵琶的两种指法,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琵琶“轻拢慢捻”的演示视频,使其对诗歌描述的景象产生初步的印象。《霓裳》则是指由唐玄宗主编的乐曲《霓裳羽衣曲》。该曲是唐代歌舞曲的代表作,体现了唐代宫廷音乐的巨大成就。语文教师通过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古典诗歌本身,而是扩展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兴趣,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计算机技术等将自己心目中的《霓裳羽衣曲》编辑出来,并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总之,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进一步提升审美意识以及鉴赏能力,从而理解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要制定明确的鉴赏目标、合理的鉴赏流程,运用科学的鉴赏方法以及鉴赏形式,促使学生经过鉴赏形成系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白军晖.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20(1).
[2]蔡政荣.古典诗歌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之初探[J].汉字文化,2019(24).
[3]侯志强.关于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效策略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9(22).
[4]王 菲.高中語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效策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
[5]润 萍.从教学的实际看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7).
[6]赵云强.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7(45).
[7]伍伯根.有关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对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5).
【作者简介】唐飞凤(1984— ),女,汉族,籍贯广西兴业,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北流市明瑞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责编 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