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兰 陈鹏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丰富内容,是德育课的鲜活素材。本文从课堂导入、重难点突破、案例教学、课外活动四个方面入手,研究红色文化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红色文化 中职德育 哲学与人生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凝聚而成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具有培养中职生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观念、吃苦耐劳品质以及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等重要作用。
德育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成败关系到中职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中职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使中职生实现全面发展,提升德育课的实效性。
一、将红色文化融入中职德育课哲学与人生中的意义
哲学与人生是一门中职学校必修的德育课程。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走好人生路。但是这门课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理论性,对于中职生来说,学好这门课有一定的困难,而将红色文化融入该课程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增强哲学与人生课程的课堂活力
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利用红色文化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理论教学与红色文化结合起来,既能把深奥的理论知识简单化、通俗化,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认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改变课堂枯燥无味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力,同时又可以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
(二)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精神食粮和思想指引,是生动鲜活的历史教材,具有铸魂育人的独特作用。但是当今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红色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力逐渐变小,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严重影响到一部分中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在哲学与人生课堂中,中职教师应以红色文化为主线,创设实际情境,充分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将弘扬红色文化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有效结合,利用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思想滋养学生思想意识发展,让红色文化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养分,让学生在英雄事例中学会剖析自我,促进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艰苦朴素、勇敢奋斗、自强不息精神,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红色文化在中职德育课哲学与人生中的应用
(一)巧妙运用课堂导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哲学与人生课程中的哲学知识枯燥、难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要想上好哲学与人生这门课,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为整节课增添光彩,能起到触动学生心弦、吸引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创设情境等作用,并且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欲,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带领学生进入美妙的哲学世界。
例如,在讲“客观实际”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播放中国革命史的视频,并提出问题:毛泽东为什么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呢?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引出“客观实际”内容。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融入红色文化故事,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融入红色感人故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红色故事承载着红色记忆,凝结着红色传统,流淌着红色基因。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通过讲故事把深刻的哲学讲得动人、感人,能够教育人、说服人,使学生接受精神洗礼,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例如,讲“顺境逆境”这一知识点时,教师播放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红军长征胜利的案例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挫折,在逆境中愈挫愈奋、坚持不懈,最终走向成功的过程,以此引导学生探讨顺境逆境的辩证关系,得出顺境逆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通过此案例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在顺境之中如果只顾享乐,不思进取,那么顺境也会转化成逆境;如果在逆境中能卧薪尝胆,奋发图强,那么也可能开创一片新局面,使逆境转化成为顺境。
(三)采用案例教学,丰富教学素材
红色文化不仅仅有丰富的、经典的红色故事,还有丰富的革命精神、厚重的历史文化。从1921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等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先后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时代精神。这些红色文化遍布全国各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与梦想,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教材。
例如,在讲“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这一课时,教师给同学们讲述赵一曼被捕后受尽折磨,但为了理想信念宁死不屈的感人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感悟理想信念与意志的关系: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意志,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需的主观条件。理想信念这一内容较为抽象、空洞,而红色文化素材真实而鲜活,它比空洞的说教和一般的案例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容易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
(四)增加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有多种形式,如参观当地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以及红色文化体验、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社会调查、观看专题片等。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外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各种锻炼的平台,同时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在活动中让学生切身地感受红色文化,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名人故居、革命遗址进行参观,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熏陶。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广西红色文化演讲比赛、写作征文大赛等。学生可以通过直接和现实的活动,在无形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情感认同。此外,教师也可以请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战士给学生讲述作战时的情景。聆听革命英雄的事迹,能让学生有更强的革命代入感,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教师通过多种课外活动表现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革命人物的伟大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感悟革命岁月的艰苦卓绝,体会到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更能增强德育课的育人效果。
总之,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所在哲学与人生课中融入红色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课堂充满活力。同时,教师将红色文化倡导的革命道德情操和崇高理想信念融入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中职生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人。
参考文献:
[1] 卢站桥.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夯实中职德育——以衡水科技工程学校为例[J].职业,2017(11).
[2] 蔡颖颖.红色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探究[J]. 亚太教育,2019(9).
[3] 曾长秋.论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
(作者單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